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千三百一十章(1/2)

所以与其急匆匆的追上去,还不如冷静一下。

先不要急,复盘一下先。

到底发生了什么,又该怎么解决。

政治这玩意,最怕的就是脑子一热就蟒了上去。

比如抓住了希芙,然后处死。

那后面的麻烦怎么办?

首先,海姆达尔必然不可能无动于衷。没错,海姆达尔或许尽职尽责,甚至会把阿斯加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可是…你杀了他唯一的妹妹。然后,你百分之百的相信他会继续尽忠职守?

怕是海姆达尔自己都没有这个信心哦。

还是那句话,希芙并不穷凶极恶!

哪怕那些会坚定处死希芙的人,都承认,希芙并不是真的恶人,她会走到这一步,绝对是原因的,至于是什么原因,大家都很清楚,也知道希芙的委屈。所以处死她和同情她并不冲突!

正因为希芙不是穷凶极恶,一切事发都有原因。那海姆达尔的怨气只会更重!

所以海姆达尔不确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坦然面对妹妹的死!

既然海姆达尔自己都没信心,那其他人呢?

那就更没信心了!

所以海姆达尔到时候要么被边缘化,要么就直接离开阿斯加德!

这还算好,别忘了,还有一个华纳海姆啊!

希芙是阿斯加德长大的,但却实打实的是华纳海姆人!

现在华纳海姆已经被重创,本身实力收缩的很厉害,要是可以,他们非常愿意把希芙接回去。当然接不回去,也没事。希芙拥有华纳海姆血脉这件事是没得说的,所以关键时刻,她依然是华纳海姆的重要助力。

可你把希芙给杀了,华纳海姆怎么想?

是,华纳海姆是实力大损,但也是这样,阿斯加德更加注意对华纳海姆的态度。

别忘了,华纳海姆是怎么实力大损的。

是特么海拉那个疯子在那里发动大屠杀!杀害了华纳海姆的神王和战神,顺带屠杀了他们大量的人口!

那海拉是怎么找上他们的?

归根结底,还是特么阿斯加德的锅啊!

华纳海姆没有责怪阿斯加德,一方面是真的心胸广大,毕竟后来海拉和苏尔特尔也杀上了阿斯加德,差点把阿斯加德给搞灭绝了…大家难兄难弟,关系有那么好。所以算了。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海姆达尔那边能打的都特么快死光了!

就算真的找阿斯加德晦气,也没这个底气了。

以前全盛时期的时候都打不过别人,更何况现在。

说真的,虽然在中下层阿斯加德和华纳海姆差别不大,甚至华纳海姆的人力资源还要更加丰富一些。但比起高端战力…那就差距太大了。

当年,阿斯加德上面就两位神灵。奥丁和海拉!

而华纳海姆呢?

主神尼奥尔德,华纳海姆的夏神与海神。掌管夏天、海洋、风暴、渔业和财富,也被奉为航海的庇护神。当他愤怒时会挥动手中的铁桨,不但能轻易掀起滔天巨浪,更能引起风暴和海啸,当他高兴时,波浪会变的平静。因此维京海盗和渔民对他极为的崇拜。住在“船城”诺欧通,管辖海上的风、水和火。

那瑟斯,华纳海姆的神后,尼奥尔德的姐姐。在作风开放的华纳神族里,那瑟斯和尼奥尔德曾在一次宴会中有了关系,弗雷和弗蕾亚就是她和弟弟尼奥尔德的孩子。她是华纳海姆的丰饶女神!(和希芙的神职一样)

古尔维格,魔法女神。

还有那位不知姓名的战神。

总共四位神灵…就这,被奥丁和海拉压着打!

所以华纳海姆虽然不怵阿斯加德,但要和阿斯加德翻脸还是缺乏底气。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华纳海姆的重建需要阿斯加德!

海拉那一次针对华纳海姆的大屠杀…实在太过于惨烈了。

海拉是死亡之神,她为了获得更强大的力量,用来对抗奥丁。

所以打算加强自己的死神之力。

于是她把主意打到了华纳海姆那边。

因为华纳海姆没有死神诞生,所以她想着把自己变成华纳海姆的死神,这样一来,她就拥有阿斯加德和华纳海姆双重死神神职!

那怎么得到死神神职呢?

神职这玩意,其实挺玄乎的。就比如希芙的丰饶女神的神职…鬼知道她是怎么得到的,或许是大家觉得国王的妻子,就应该代表着丰饶?总之稀奇古怪。

但也不是一点规律都没有,这玩意总体也脱离不了一件事,那就是当你做一件事,大家知道了,然后就反馈给你了。然后冥冥中就形成了神职。

比如死神。

只要你带来的死亡够多,够震撼,那你就可能是死神!

于是海拉在华纳海姆大杀特杀!

掀起无边的死亡,甚至为了造成更多的死亡,海拉甚至和以前那些看不起的渣滓合作。

比如霜巨人,比如海盗,再比如巨魔。

以前海拉在阿斯加德时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海拉杀了不知道多少,她十分看不起这些东西。

因为他们毫无荣誉。

海拉没有亲情…因为奥丁把她当武器。

也没有友情。

她的下属把她当做神明一样崇拜,唯一称得上友情的东西,就是和自己的坐骑巨狼芬里尔。

她本身也没什么世俗欲望。

她是死神!

死亡是人类最终的归宿,也是人类最难以接受的现实。死亡是一种永恒的消失,是一种无法逆转的改变,是一种无法预测的未知。死亡让人感到恐惧、悲哀、无奈、迷茫,甚至绝望。死亡是一种无法逃避的命运,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它,但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它。

为什么人类会对死亡如此恐惧呢?

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首先,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失去了所有的感觉、思想、记忆、情感、欲望、理想、价值和意义。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的渺小和无足轻重,让人感到自己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徒劳和无用。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和虚无,让人感到自己的一切经历和回忆都是空洞和虚幻。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的无法掌控和无法把握,让人感到自己的一切选择和决定都是随机和盲目。

其次,死亡意味着与世界的断裂,意味着失去了所有的联系、关系、交流、影响和作用。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联系,与家庭、朋友、社会、文化、历史、自然等都断绝了关系。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交流,无法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无法再倾听他人的声音和心情。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影响,无法再改变或影响任何事物或人物,无法再参与或贡献任何事件或活动。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作用,无法再发挥自己的能力或才华,无法再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梦想。

最后,死亡意味着进入未知领域,意味着面对所有的不确定性、疑问、谜团、困惑和难题。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和未知的世界,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不知道那里会发生什么,不知道那里会遇到什么。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面对了一个完全不确定和不可知的命运,不知道自己会去哪里,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不知道自己会怎样。

死亡让人感到自己面对了一个完全没有答案和没有解释的谜题,不知道为什么要死,不知道死后有没有灵魂,不知道灵魂有没有轮回。

海拉就是死亡的代名词,任何世俗的享受,对她来说都是虚无,她没办法享受食物的美味,美酒的甘甜,甚至连两性之间那点事,对她来说也寡淡无味!

那海拉还剩下什么?

只剩下荣誉了!

荣誉本质是虚幻的社会建构,根植于人类对精神认同的渴求。这种集体意识产物依托于神经认知的奖赏机制,在文明进程中逐渐异化为高效的社会管理工具。相较于物质激励需要实际资源投入,精神嘉奖只需符号编码就能触发群体的多巴胺分泌,其运作机制堪称人类史上最具性价比的操控术。

社会规训系统早已将荣誉异化为精密的行为控制器。

幼儿教育中,餐盘清空速度被量化为小红花指标;企业组织里,996加班文化被包装成烫金荣誉证书;军国体系中,金属薄片构成的勋章成为效忠凭证。

这些符号资本在不同场景中循环流通,构建出令人沉迷的价值评估体系。

值得深思的是,荣誉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规则制定者手中。

传统礼教体系通过“君子小人“的二元对立实施道德管控,现代考评制度借助KPI体系进行行为驯化。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