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9章 对质、、处罚(4/5)

必须全民大会、大喇叭道歉,这个没商量。”

她又对魏琼芳道:“不记档案也行,我有条件。”

她也不是得理不饶人要赶尽杀绝的,对知青来说档案的确很重要。

魏琼芳赶紧道:“你说。”

姜琳:“从今天开始,不要再让我听见你嚼舌头!”

魏琼芳虽然窘得脸通红最后都吓得发白,却也不得不听着,之前有多得意,现在就有多萎靡。

“再也不敢。”

魏琼芳脑子里木木的,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离开这里,忘了这里的一切,再也不见姜琳。

“从今天开始你每天给我打点柴火来,一天三十斤干柴,打一个月,不为难你吧?”

魏琼芳哭起来,“不、不为难。”

难死了!

“行,那咱们就到此为止。”

姜琳也爽快。

魏琼芳被她吓得胆战心惊的,却没想到居然真的过关了,方才程玉莲跟她说得很吓人,如果姜琳豁出去闹到县里,那她是最吃亏的一个,只怕这辈子别想回城。

至于刘红花和马开花几个妇女,道歉加赔钱是必须的。

如果不处罚他们,还以为只是说几句闲话,没什么事儿呢。

可姜琳就不让她们好过,说自己卖孩子,破坏家庭关系,这要是个脸皮薄的吵吵起来,指定喝农药、跳河寻死了。

必须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程如海和程福万的队长必须撸一个下来,要不他们还得作威作福,当个村干部把自己当成土皇帝,还没见这么嚣张的呢。

孙清辉等人也联合了一些知青,尤其跑关系跑不下来被处处刁难的知青,就趁机发泄怨气。

还有那些被程福万和马开花欺负过的知青,更趁机报复,主动写信要求严惩残害知青的生产队干部。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冲突,大部分人都忍气吞声,现在见姜琳不忍还闹起来,他们就自发地靠拢过来,要求主持公道。

最后程福万也急了,让程福军和程福联出面给姜琳说和,愿意多出钱让姜琳不要闹得太过分。

程福万阴沉着脸,“就是说你卖孩子,也没打你骂你,不痛不痒的,你咋就没完没了?

我们给你道歉,另外给你五十块钱,你看怎么样?”

程玉莲还是懂的,她悄悄跟姜琳道:“程如海能撸下来,程福万不那么容易。”

她也是为姜琳好,毕竟真闹到县里去,如果程福贵不怕丢人,活动一下,姜琳肯定不是他们对手。

现在对方还要脸皮,愿意花钱调解,是最合适的机会。

姜琳当然也知道,她不过是想闹一下,扩大舆论给对方施加压力。

本来她被马开花等人造谣,打一顿出出气,让她们不敢再嚼舌头就是最好的结果。

这会儿不但打了他们出气,让她们全大队道歉、检讨,还要赔钱,还能把程如海撸下来,已经非常意外。

姜琳自然见好就收。

她道:“一百块外加一个条件。”

马开花的脸哭得已经肿成猪头,“一百块,你可真敢要……”

“闭嘴吧!”

程福军呵斥她,再折腾二百块了。

马开花就呜呜地哭,黑黄的婆娘,长得也不俊,哭得又奔放,显得表情狰狞无比,众人看着一点都不同情,不想多看。

看看人家闫润芝!

那才叫会哭呢,批斗的时候,她无声无息地流眼泪,老太太们都骂自家儿子男人女人的,不许欺负女人,念念报告、骂骂就拉倒了,打人家干吗?

程福万感觉嘴里都是铁腥气了,“你说!”

姜琳又看向旁边那些知青,她道:“这些知青们,有些家里办妥关系要回城的,你们不能阻拦,必须按规矩办事盖章。”

现在知青们活动关系,两头都要花钱,所以很多知青活动不起,哪怕没有工作先让家里街道接收,在家里住些日子想办法干点别的,在这里也会被卡住。

姜琳看他们那么卖力帮自己,孙清辉等人是出于仗义,但是大部分还是出于私心,他们的私心就是回城、与当地干部社员的矛盾。

她自然要投桃报李,把这个好处给拿到,这样也不欠他们人情。

知青活动关系,城里、公社、村里,好几处,没有个三百四百拿不下来,而村里和公社基本都是程福贵的好处,别人就喝点汤。

当初原主出两百,是因为有潜博愿意给出三百。

“姜琳,好样的!”

“心里有咱们知青啊!”

“对不起啊姜琳,以前错怪你了!”

有些知青听姜琳这样说,顿时激动起来,原本他们寻思姜琳肯定会捞自己家的好处,比如说程如海撸下来,让程如山当生产队长,哪里知道人家给知青们铺路,并没有私心。

简直太感动了!

姜琳同志太无私了!

姜琳逼视着程福万,“你答应这个,这件事一笔勾销,你还当你的队长,我保管不去县里闹。

你要是不答应,咱们就没完,所有知青都陪我去县里告你。”

程福万感觉倒了血霉,女人们打架还带这样的?

他没法答应,毕竟这事儿得大哥拿主意,这么多知青,要是活动关系,一个人收两百,一年有一个两个人办关系,他也能赚不少呢。

“姜琳,他不答应算了,我们一起去县革委会,现在就去!”

有知青喊起来,之前是给姜琳主持公道,这一下成了他们自己的事儿。

切身利益,不能不拼。

盖章花钱,本身就不正常,可都这么办也没处说理。

现在有人戳破这个脓包,他们就跟着挤,非要挤出新鲜血液不可。

程福万:“一百块可以,这个问题让我们考虑一下。”

他得找大哥商量商量。

知青们喊道:“这是公事公办的,你们凭什么收好处费?

商量什么?”

程福万的儿子程德才喊道:“怎么、怎么就好处费了?

逼着你们交了吗?”

“不交你们能给盖章?”

嘴上都说不收好处,没人收,没人逼着交,可不交你给好好办事了吗?

要么就各种借口这个不全那个不全,让你回城去办,要么就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让你等。

跑上十几次,来回的时间花的钱,差不多也得两三百了。

等个一年两年,猴年马月办不下来,还不如花上两百块钱。

程德才:“你们本来就没资格回城!

没有政策让你们回城,你自己想回,可不得找关系?”

这一下子成了知青和程德才之间的口水战。

程福万不得不去公社请示,一帮子积怨已深的知青跟着去监督。

程福贵去县里开会,程福万只得手摇电话过去申请,很快得到程福贵指示答应姜琳的要求,但是这件事到此为止,再也不能闹腾。

他让姜琳和知青们签字画押。

姜琳和孙清辉几个商量一下,大家同意。

为了公平起见,大队会计王纲帮他们起草了和解书,写得很公道,双方签字,一式三份,一方一份,大队保存一份公证。

这是一个出乎意料让人满意的结果,孙清辉等人都不敢置信。

“姜琳,以前我们对你有偏见,向你道歉,以后有用得着的你只管招呼一声。”

好些知青跟她道谢。

姜琳笑道:“大家远离家乡,本来就该守望相助。

以前我也不对,上一次分家也仰仗同学们帮忙,这一次也要多谢你们。

同学们不要灰心,相信大家很快就能回城的。”

姜琳猜测应该是文G尾声,县里政策已经在悄悄的拨正,程福贵也忌惮,生怕知青闹,所以才能得到这样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这边的阻碍解决,他们只需要回去跑城里的关系就可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