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222 入局(2/2)

nani:好,你忙你的正事,不用担心我,记得按时吃饭[奋斗][奋斗] 杨九安也很忙,她们小组要赶在元旦前把拍摄的前期筹备工作做完,而最苦最累的活,自然全交给她这个新人干。

自从上次录完返场,两人日均见面时间不足半小时,不过,就如沈亦泽所说,正由于没办法长时间腻在一起,每天在一起的那半个小时才弥足珍贵。

每每想到在这座城市的另一端,他(她)正在为自己的梦想和他们共同的未来而奋斗,她(他)就干劲满满,再苦再累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了。

“肖总——”

“害,别叫我肖总,还像以前一样,叫我肖主任就行。”

“行,肖主任,里面请。”

沈亦泽将肖宁、吴希振等江南水乡的负责人迎进会议室。

闲话不多说,肖宁直接开诚布公地表明来意,希望能与金点达成长期合作,由金点为江南tv输送创意和内容。

意料之中,最近联系上公司的电视台和新媒体,全是这个提议。

如果只是一档的《心动的信号》,这些播出平台或许还会观望一下,但继《心动的信号》之后,接连策划出《诗词大会》和《向往的生活》,这就不是运气,而是实力。

更何况,金点还拥有以小柒为首的众多知名编剧,无论综艺还是剧集,历史成绩都极其出彩,这样的公司,就算不能达成长期合作,尝试接触一下总不是坏事。

沈亦泽早已考虑清楚,委婉地说:“肖主任,你从我这里买过三次版权,没有一次为难过我,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很希望能够继续和你合作。

只是,我现在不仅仅代表我个人,在商言商,有些事,我还是得说清楚。”

“理解,理解,有什么要求,你但说无妨。”

“黄皓——”

听见招呼,黄皓当即取出一叠资料分发给肖宁等人。

沈亦泽继续说:“版权问题另谈,这上面的几条是合作的前提条件,概括起来就三大点。

首先是期限,第一次签约只到明年q3季度,也就是九月,之后是否续约,视情况而定。”

“在协议期间,我方保证每季度至少为贵公司提供一部综艺和一部剧集,以买断的形式交付版权,不保证播出之后成绩。”

肖宁“唔”

一声:“只到明年九月啊……”

他寻求的是长期合作,可只到明年九月,他实在不能满意。

但他也明白沈亦泽提出这个要求的用意,因为明年十月,夏台长就退休了,届时,江南台内部必定会出现大的人事变动,且不说别人,光是他这个新媒体掌舵人的位置就未必坐得稳。

他连自己能否长期管理公司都不敢保证,又如何要求对方提供长期的合作协议?

一念及此,他便说:“期限是短了些,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见他同意,沈亦泽接着说:“第二点,据我所知,贵公司目前的只负责新媒体的运营,并没有涉足制作,对吧?”

这是他向王师兄打听到的内部信息。

肖宁坦然承认:“是,节目制作由卫视频道负责。”

沈亦泽说:“我还听说,由于综艺数量剧增,卫视频道的后期团队已不太够用,台里似乎有将新媒体节目的后期制作外包出去的打算?”

肖宁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

“你想承接江南tv旗下所有综艺节目的后期制作?”

他已经看见资料上罗列出来的要点。

沈亦泽微笑道:“既然是合作,自然应该优势互补。

正好我们公司有后期团队,可以缓解贵方人手不足的压力。”

肖宁不置可否,只是说:“台里对后期制作的要求很严,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

不怕不轻松,只怕太过轻松。

公司的后期部门除了偶尔剪辑一下mv、宣传短片之类的视频,平时几乎处于没活干的赋闲状态。

沈亦泽说:“你们可以派一两个后期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我们公司指导工作,具体有什么要求,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尽管向我们提出。

当然,基于合作,我们肯定会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承接你们的项目。”

他还不奢望靠后期部门赚钱,只希望找点活给他们练练手,公司迟早要转型做影视制作,后期则是影视制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不可轻忽。

肖宁说:“后期不属于我们公司的业务,是否外包,外包给谁,都由台里说了算。

等我问过台里的意见,再给你回复。”

沈亦泽点点头:“行,那我先说第三点,在合作期间,由江南tv自制的节目,在挑选嘉宾时应当优先考虑我们公司的艺人。”

这要求并不过分,而且在肖宁的职权范围之内,于是他一口答应:“没问题。”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