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击鼓鸣冤(1/2)
今天小僧去练车,更新有点儿晚,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小僧一定会补上。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
张宇从来没有感觉到今天睡得爽。
也不知道昏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在宋朝。
睁开眼睛看着古色古香的床铺,还是在古代,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并没有死。
哎,看来这药不能乱吃。
要不然就嗝屁了。
于是想召唤出自己的人物界面窥个究竟。
‘叮咚’系统提示,系统正在升级,请勿打扰。
靠,又是这一套,相看咱现在什么状态都不行。
哎,一声叹气。
“恩?
什么这么滑溜呢?”
一抓正好摸在不该摸的地方。
扭头一瞧身边多了一个女子,张宇一阵紧张,自己一定是在做梦吧。
因为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马小玲。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喜欢这样河东狮吼的女子,躲都躲不急。
她为什么在自己的床上。
想来这几天昏迷,人家照顾自己吧。
突然一声。
“别闹,让我再睡一会儿。”
马小玲侧转身子又睡下去。
张宇闻言,倒吸一口气,头皮痒痒。
还以为她醒来了。
看着她眼上的黑眼圈儿,知道很劳累,蹑手蹑脚下了床,生怕吵醒她,免得尴尬暴打咱一顿。
还好有衣服,穿好刚踏出门。
他又辗转回来,给她盖好被子。
这才轻声轻脚的出了房间。
深深懒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到厨房随便搞了一点儿吃。
已将日上三竿了。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在院子里散散步。
做做恢复一下动作。
便在此时,突然听到有人击鼓鸣冤。
“咚咚”
鸣怨鼓响起。
为便百姓告状,各级官署大门必须各置一鼓一钟,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藉以显示便民、德政。
就这样,击鼓鸣冤之制,一直流传了两千余年,直至清末。
听到鸣怨鼓,张宇暗想:还第一次碰见击鼓鸣怨。
难到发生什么案件?
带着疑问,赶往大堂。
“威……武……”
两排的衙役敲打着水火无情棍喊着长号。
水火棍分水火两头,棍的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
红为火之色,黑为水之色,取不容私情之意,故名。
这水火棍极是结实,打起人来,痛入骨头,非同一般。
张宇是捕快,不属于衙役。
可以说比打杂的衙役高一头。
但不一定能进公堂。
公堂的位置是固定。
案台上最高位置那是包黑子的。
旁边一侧桌那是书记员书记也就是公孙策的地方。
包黑子下方站四人,分别是四大名捕:张龙,赵虎,王朝,马汉。
然后再是两排水火无情棍的衙役。
水火棍分水火两头,棍的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
红为火之色,黑为水之色,取不容私情之意,故名。
这水火棍极是结实,打起人来,痛入骨头,非同一般。
大堂上自然没有他的位置。
况且又来的晚,除了老爷传唤才能进。
如果不传唤就进,可是判藐视公堂,要挨板子得。
但,未必不能了解大堂上的事情。
在小堂,这里与大堂只有一屏风之隔。
也就是大堂包黑子现在坐的案台座位后面的。
可以的瞧见大堂内的情形。
不乖这里也不安全。
如果包黑子随便放一个屁。
那可要臭死了。
两排衙役好像丐帮拿着竹棍敲打一个意思,口号喊完。
包黑子一拍惊堂木,惊堂木声响彻全场,威严道:“带原告!”
衙役们高喊道:“带原告!!!”
这个时候,从外面呼啦一群人进来。
小鱼儿在后面虽然瞧不见模样,但是瞧见人影却很多。
吓了一跳,干嘛?
想攻打县衙吗?
包黑子也是吃了一惊。
什么时候原告这么多人了?
那群原告捆绑押解着一男一女两个人。
在堂内跪下。
包黑子准备审案的时候。
就在此时,从外面走进一书生,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折扇纶巾一番打扮。
摇着扇子入大堂。
包黑子看着堂内站着一人,太不给面子了,厉声道:“你怎么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