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忙碌的包大人 3(1/2)
小鱼儿护送着七珠来到衙门,人畜无害的微笑道:“师太,请稍等,容小的禀报一声。”
七珠觉得这小子给足了面子,连通报一声都请示自己,也就应允。
小鱼儿见到她点头,招呼衙役道:“上上等的龙井茶。”
然后小鱼儿转身上了堂,禀报道:“大人,小的已经将那淫尼传来了,在衙门偏房等候。”
“进来!”
包大人面无表情的说道。
小鱼儿应承出去,正好这个时候九黄也到了。
小鱼儿远远的望去只瞧见那两个淫僧卿卿我我,心中冷笑一下,这一对奸夫淫妇竟然在大体广众之下如此宣淫,必然会倒霉。
上前道:“两位大师,我们老爷在里面等着你们呢?
里面请。”
做了一个请字。
僧尼上堂,包大人看那恶僧:豹头环眼,黑肉满脸,须七寸许,年约四旬;又看淫尼:白面如粉,唇红齿白,年纪不过二十以外,生的袅娆,站在堂前,并不下跪,打躬问讯,含笑问道:“老爷,叫我何事?”
包大人一听,心中暗怒,勉强含笑说:“奉请二位,本官虔诚还愿,许下僧尼对坛念经,各请十三位拜忏。
行观灯、破狱、取水、金桥过往、放烟火、施食,行水陆吊挂、金身佛相。
幡帜宝盖,要扯满棚。
僧冠僧衣,普用一切,都要新鲜。
香烛齐食,有烦二位费心。
明早设坛三天,共要多少白银?”
僧尼闻得包大人之言,九黄叫声:“大老爷,小僧承大人吩咐,不辞辛苦,应当照办。”
淫尼带笑说:“九黄爷,小尼穷介。”
九黄复叫声:“大老爷,明早登坛,我们二人先要取些银子。
以备请客之资,余待事毕再算。”
包大人叫施安取银,交付僧尼,出衙而去。
且说包大人见僧尼领银去后,吩咐移文去知会守府,暗派兵丁,捉拿凶僧、淫尼二人。
衙前搭起对面彩台、芦棚各五间。
又悄悄分派衙内三班人等,明日如此这般。
包大人吩咐已毕,又见胡登举上堂,手捧催呈。
一旁打躬。
包大人接呈子,说:“贤契请回,本大人虽未捕获,现今暗中查有踪迹,事在早晚结案。”
胡登举答应,出衙回去。
又见堂下走上二人,跪在左右,都举呈词,同口呼冤。
包大人就问:“尔等何事?
不用如此。
个个讲来!”
齐声答应。
一个说:“小人名叫海潮,久在本大人居住,昨晚偶出怪事:贼人盗去东西,又把女儿抢去。
婆家日后要娶。
如何是好?
求恩派人拿贼,以消其恨。”
包大人一听大惊、又问:“这个你为何事?”
那人说:“小人名叫李天成,南北贸易。
昨在界内,被强盗将伙计砍死路旁。
货物劫去,求老爷差人速拿强人。”
包大人闻说,就知是九黄和尚与那十二名强盗做的事。
包大人道:“尔等呈子留下。
听传结案。”
二人答应而去。
包大人退堂,众役散出,个个你言我语。
且说凶僧淫尼领银各回庵院。
九黄回寺,会晤十二个兄弟,言说:“衙门办事,明早设坛。
我已应允。
倘有吉凶,众兄弟必须商议而行。”
不言众寇提防。
且说包大人退堂,书房闷坐。
沉吟:“西江这些豪霸,施某所为小计,必要捉清。
那人命盗案,犹如雪片飞来。
还有无头的案件。
观音庵里尼姑,莲花院内凶僧,还有十二个响马。
我今设计要拿凶徒,先捉强盗,再拿余党。”
包大人前思后想,不觉三鼓,宽衣安睡。
次日起来净面,更衣已毕,吩咐施安,到外面预备停当,专等僧尼对坛,包大人好出去拜佛。
且说九黄和尚,先打点铺排一应佛像,送至衙门,在经棚内陈设。
凶僧随后请众僧,一同进县,共办佛事。
七珠也是先将法器送至衙门,各样陈设,结彩挂好。
鼓楼旁边,搭起高棚。
不多时,僧尼陆续入城,各归各棚,茶房献茶已毕。
守府振公,来至衙门外下马。
入报,包大人迎出大门。
二公都是蟒袍补褂。
包大人在僧棚内参拜主坛;守府在尼棚内参拜主坛。
九黄、七珠个个身藏兵器,提防不测。
二公进棚拜佛,九黄留神偷看,并不带多人跟随,凶僧淫尼一见这般光景,就不以为有别的意了,一齐站立。
包大人带笑,望九黄说:“和尚请坐,大众不用多礼。”
众僧回答:“不敢。”
都站立合掌向心。
包大人上香行礼毕,起身外走,带笑说:“本大人失陪。”
二公出棚,大堂设椅而坐,闲谈。
僧尼点鼓敲磬,打了三通,烧香开赞,宣毕,正了法器,就叫茶房送茶。
献毕,僧尼就铺排幅幡执事等物,运出衙门。
守府县公所办,人民随着走看,那街市上三教九流,都看热闹行香。
走了四条街,回至衙前,鼓手吹打大锣大鼓,响声应天。
住了法器,斋房吃斋。
二人带领多人,拥进棚来。
吩咐下役人等,将汤、饭、菜,不住的折换新鲜的。
使唤人的手脚不闲。
僧尼留神,看视二位老爷动静,还是别无他意,都放下心怀,安然吃斋。
饭毕,各入经棚,茶罢。
话说众僧茶毕,取水请神,天晚施食一台,三更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