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小千世界 264 颤栗(5/6)
当日在大楚都城的赌坊里面,孙公子把祖宅给抵押了,要赎回来的时候被人故意抬价。
“孙公子,你家勾结飞霞派,这片祖宅已经被朝廷回收,你从我这里借去的六十万两银子拿什么抵押。”
说话的是当日赌场里面的胡老头。
当日胡老头故意抬价不让孙公子赎,结果第三天孙家就因为大楚皇宫的叛乱而被抄家。
胡老头背后势力再大。
也不会为了一次宅子和朝廷对抗,所有的责任就落在胡老头身上。
胡老头追逐逃跑的孙公子。
一直来到临安城。
“我已经一无所有,你要命就拿去。”
孙公子家破人亡,全家就他一个人逃脱出来,还一路被胡老头追杀。
“孙公主,你这条命还不值六十万两,你既然没钱,那我只好买你去矿山了。”
胡老头道。
矿山是最苦的职业之一,也是最危险的事情之一。
孙公子全身发抖。
能够从矿山中或者回来者十余三。
“这块灵石足够六十万两了。”
罗洪把手上的一个东西抛给胡老头。
胡老头没想到还会有人出头,接过包裹,扫了里面灵石一眼,晶莹剔透,就对是第一等的灵石,道:“这是房契,以后的事就和老夫无关。”
放下手上房契。
转身离开。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孙公子喜出望外,没想到能绝处逢生。
“进来再说。”
外面闲杂的人太多。
“公子有任何吩咐,我一定为公子做牛做马。”
孙公子连忙走进房间。
“做牛做马就不必了。
我要你重回大楚。”
罗洪道。
“什么?”
孙公子脸色一变,他现在在大楚已经是寸步难行。
“你别担心,我先安排你去一个地方,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再从回大楚。
帮我打听一些情报。”
罗洪道。
“公子既然有安排,我听从安排就是。”
孙公子心中稍安。
临安的拍卖会场无疑比天鹰城的拍卖会场更加华丽。
会场大厅分为四层,上两排是包厢,下两排是坐席。
大厅中间一条过道把坐席分为两半。
拍卖台在大厅中间,保证了四面都能很清楚的看到拍卖物。
凭借着龙四海赠送的令牌。
罗洪直接被带到最上层的包厢之中。
进入包厢,罗洪不由一愣。
龙魅儿竟然又已经在里面。
“你怎么会在这里?”
罗洪道,这丫头怎么躁不散的跟着自己。
“这里一直都是我臧龙山庄的固定包厢,我自然可以在这里。”
龙魅儿还是一身贵公子打扮。
罗洪想起龙魅儿不是第一次离开臧龙山庄,点点头,坐到旁边的座椅。
孙公子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希望这个安排能有点作用。
龙魅儿银牙紧咬,对面这家伙竟敢如此无视自己,实在可恶,可是自己偏偏又没有理由生气。
“你今天救的那个人是谁?”
龙魅儿问道。
“以前认识的一个人。”
罗洪没有抬头,今天如果能在拍卖会场卖到灵药,自己就可以开始炼制,护甲和丹药。
只是那些炼制的道具去哪里找?
“你打算拍卖什么?”
龙魅儿耐着性子。
“随便看看。”
自己一直要去南岭,结果一波三折,要尽快启程,不知道叶高柔现在怎么样。
罗洪心中一动,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时不时的都会不自觉的想到叶高柔。
“你!”
龙魅儿气的把脸转到一边。
这又是怎么了?
罗洪不解,谁惹她了?
大厅之中吵闹的声音静下来,拍卖会马上要开始了。
大厅之中主持拍卖的是一个妙龄少女,但是举止之间却是十分沉稳,十分老练。
“这些女孩自小就被训练培养,能够站在这里的都是百里挑一的。”
龙魅儿在一旁说道。
罗洪眉头一皱,这些女孩多半身世可怜,能够被选上主持拍卖会自然是幸运,那些没被选上的女孩只怕就没这么幸运了。
大厅之中少女展现的是一块矿石,罗洪认出这是黑曜石,天性能吸收强光,也是炼制武器的精品,最后被底层的人用十万灵石换走。
一路下来,还有浩英石,雷魄晶,甚至还有银星晶魄这种稀世的矿石。
银星晶魄对于有守护大阵的门派来说尤为重要,通过银星晶魄能吸取星辰之力,支持大阵的运行。
在很多神秘洞府,纵使千年无人照料,只要有足够多的银星晶魄支持,就可以一直躲藏在大阵后面。
只是现在的修真界中,能够懂得布置吸取星辰之力大阵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更多的银星晶魄多是用来帮助加快修真者的修行速度。
银星晶魄最后直接被人用一套功法换走。
矿石拍卖完以后,就是各种珍贵的材料,这些材料多半是狩猎各种灵兽和妖兽获得的,这些材料的品质和贵重程度多半没有公价,完全是按照拍卖双方来约定。
这次拍卖的多半是一些海里的妖兽的内丹和血液,这些东西也是炼药的材料,只是不适合罗洪。
“现在拍卖一杯圣土,起价一百万灵石。”
少女手中举着一个透明的水晶杯子,在拍卖桌子的灵石照射之下,可以清晰的看到土壤,和平常的并无太大分别。
少女的表情多少有点不以为意,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拍卖了,卖主又说不出这块土壤的作用,只是说是珍贵之物,拍卖场就只能笼统的称呼为圣土了。
罗洪心中一动,气海之内已起变化。
原本沉浸在气海水潭中的卷轴精光发出阵阵波动,画面之上不断的幻化出各种不同的景象,罗洪能清楚的感受到里面的画面,一个大汉上半身,站在涛涛的大河之中,不断的开凿河道,把挖出来的泥土筑成河堤,引导河水流往大海。
息壤!
罗洪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难道那少女手中拿的就是传说中的息壤?
三王之中的禹王当年就是依靠息壤围堵洪水,加以疏导,最终解决水患。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
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只是现在的人间界和当年的九州的对应位置早就湮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