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小千世界 204 雅女(1/6)
…… …… …… …… …… …… …… …… …… …… …… …… 那带路人将他引到楼下,便一声不吭自原路返回,罗洪顺着扶梯上楼,阁楼上窗幔飘动,中央有张崭新的八仙桌,上面放着一盏熏香。
那动人的香味便是自它散发而出。
这是这间阁楼最美的东西,也是唯一的东西。
罗洪不动声色的走上前去,只见那窗幔末处,似有人影飘动。
风吹过,撩起了一角。
那人魁梧高大,竟是李国正。
他背负着手,自阁楼瞭望远方,谁也不知他在想什么,只听得淡淡道:“既然来了,就过来吧。”
“你娘还好吗?”
这句话顿时让罗洪身子一震,步伐都迟缓了许多,一步步走到窗幔后,也并未说话,同样瞭望着远方。
“罗洪罗洪…洪久不变吗?”
李国正喃喃自语。
“你知道我是谁?
认得家母?”
罗洪转过头看着他,竟然发现这个震西大将军竟然苍老了许多,那些皱纹似乎活过来了一样,让他显得十分落寞。
良久,他才叹一口气道:“我不认得你,但我却认得你的玉佩。”
“玉佩?”
罗洪低头抚摸着腰间的那支玉佩,那是一支白玉美人,只是残缺了一角,美人的神韵似乎也被打破了。
李国正也痴痴的看着那个玉佩,当看见那残缺的一角,他的心如同被抽了一般。
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才缓缓道:“当年的川蜀第一大美人,何人不知。
何人不晓?
艳名远播,同江南木氏姐妹、丽州何夫人、西漠活菩萨,共称为大秦五大绝色。”
罗洪看着远方,眼神黯淡,他虽然知道自己的母亲不一般,但却没想到她有这么大的名气。
可是名气再大又如何?
“当年追求她的人数不胜数,她若愿意无论是金银财宝或是权势官爵,都有人拱手送上。
只愿博她一笑。
当今皇帝,也曾钦点此人为玉美人。”
李国正眼神中充满回忆道。
“玉美人?”
罗洪疑惑道。
“不可思议是吧?
天下美女如云,其实又何止五大绝色,但你母亲却是第一个被皇帝钦点之人。”
李国正道。
罗洪本想问:“你为何知道这些。”
却听李国正道:“当初护送你母亲入宫之人,正是我。”
罗洪默然点了点头,已经猜到了不少。
“你母亲是位奇女子,只是她太过好强…罢了。
这些事你本不因知道。”
李国正似乎想起了不愿回想的事情,叹息一口,笑道:“刚才我那一掌没有伤到你吧?”
罗洪摇摇头,他猜的果然没错李国正伤他定有隐情,只是听闻他认得母亲,心中早已没有兴致再听到底是何隐情。
只因他知道。
这人既然认得他母亲,那定是当初的情人之一。
任何一个儿女都不愿听他人和自己父母的风流韵事,更不会觉得高兴。
李国正活了这么久自然知道这点,只是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因为罗洪永远也不会知道。
这个金戈铁马一生的男子心中有多痛苦。
他是臣,而罗洪的母亲却是皇帝钦点的玉美人。
即便天下男人能都拥有她,但他却不行。
君臣之道,忠字第一!
所以,他叹息的是人生。
“李将军将我唤至此处,不会只是想说这些吧。”
罗洪的声音已经开始有些冷了下来。
………………………… 江南水镇的风景已在身后渐行渐远,这里是一片枫叶林,蜿蜒的小溪上飘着几片火红的枫叶。
宁静中,又比江南水镇,多出了几分自然粗狂的秀美。
行走在这样的景色中,无论是谁,恐怕都会忍不住流连。
罗洪自然也在其中,不过他却无心流连美景。
“南竹大师为何在三月前就远赴边关告知李将军?
难道他早知道有事发生?
李将军为何又告诉我…”
嘣。
一件软物落在了他头顶,打断了他的思绪,顺手将滑落下的软物接在手中。
那竟然是一双小巧的绣花鞋。
“公子,奴家鞋子掉进水里了,你能帮我捡下吗?”
忽听一个女子娇笑道。
那被打断思绪的薄怒也随着这声娇笑消散而去,罗洪看了看漂浮在小溪面上那支绣花鞋,笑了笑便施展轻功给取了上来。
他没有回头,因为光是看见这双绣花鞋他便已经猜到了鞋子主人是谁。
那俏生生的女子,正坐在枫树上,摇晃着洁白的小脚,眼角都挂着丝丝笑意,特别是当她看见那人被绣花鞋打个正着的时候。
而现在,她笑的更甜了。
“公子,能帮奴家穿上吗?”
罗洪抬头看着她,竟然也露出了一丝笑意,那位红衣姑娘身形艳美,容貌绝佳,除却柳玉外还有何人?
夕阳下,晚风中,她的笑容总是那样的迷人。
罗洪飞身上前,怀中却是多了一个如玉佳人,只因柳玉竟在他飞身前来之时飘然而下,稳稳的落在他怀中,一双眸子凝着他,道:“几日不见怎么又变成呆子了?
难道想我想痴了?”
落地,罗洪摇头笑笑,本想将她放下,但她却没有穿鞋:“你一路跟着我,就是为了让我帮你穿鞋?”
“怎么?
你不乐意?”
柳玉笑道。
“佳人在怀,我有何不乐意?”
罗洪道。
“那你还在等什么?”
柳玉道。
“你坐在我怀里,我如何为你穿鞋?”
罗洪笑道。
此刻,他忽然发现原来一个人女人的眼睛也会说话,柳玉瞧着他的眸子中带着灵动的笑意,原本并无媚人的意思,但却比任何妩媚的眼神更诱人犯法。
她搂着罗洪的脖子,缓缓将头伸到他的耳边,娇笑道:“我就是不穿鞋,我就是要你抱着我。”
“抱着你也无妨,只是不知道接下来去何处?”
罗洪耸了耸肩。
笑道。
“随便你带我去哪儿,我都去。”
柳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