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小千世界第九十七章 修炼法诀(2/5)
寨子里大部分人都进山打狼去了。
仲秋正是打狼的时节,这时的毛皮不错。
俩人放下竹篓武器便去看病床上的爷爷,年长者这次进山的目的便是为老爷子采鸡毛蛇草。
老爷子去年进山,遭遇一大三小四头灰熊,一番激战,硬是从熊口逃得性命,只是伤势过重,一病不起,要不是身体过硬,恐怕早就去了。
去年秋冬时节。
寨子来了个云游道士,为老爷子开了方剂,说是能为老爷子续命一年,想要痊愈。
需要一味鸡毛蛇草的主药。
此药却是难寻,如有则必生长于地热充沛之地。
看老爷子状况,必须是初秋时节采摘的方能见效。
那道士又指点了草药的生长之地和进退路途,说一年后再来拜访,随即飘然而去。
年长者依言为老爷子服下汤药,月余后果见伤势不在加重,对道士更加信服不已。
老爷子情况没大的变化,脸颊消瘦了几分。
年长者盘算着那道士也快要来了,心中期盼着。
罗洪跟老爷子述说后宅山的种种见闻,手舞足蹈的比划…… 担心着老爷子伤势。
年长者更多的时候都是陪着老爷子说话,倒没有去给罗洪提亲,这让罗洪松了口气。
过了几日,罗洪在屋前树下演武,见的一白发青衣的老者行来,手拄鹿头拐杖,面目红润,正是那位道长。
年长者正与老爷子说话,听的罗洪在外呼叫,急忙出的门来。
见的道人白眉红唇面若婴儿。
正是盼望的贵人,赶紧上前见礼:“道长长途跋涉,请进屋稍歇,小儿顽劣,道长勿怪”
!
罗洪立在年长者身后。
一脸恭敬模样。
道长哈哈笑道:“不妨不妨。
贫道与令郎有缘,说不定还有一场造化与他”
。
年长者按下疑惑。
当前引道长进屋,又吩咐罗洪他娘赶紧沏茶来。
又与道长客气闲聊了一番。
年长者进里屋取出鸡毛蛇草和一些当初吩咐的其它药草,道长每一珠都仔细看了,手指挥舞间,十数种草药一阵飞舞,再看时已分成二十四分。
年长者也见过山前镇的名医抓药配药,小心切仔细捡认真量,不及道长手段万一,心里更加佩服,心道莫不是传闻中的陆地神仙,他还说与罗洪有缘。
年长者不敢再想,掐了下手背——疼。
年长者赶紧恭维起道长的手段来,生生把心中所想压下。
道长又吩咐罗洪各用纸包好,并一一写上数字顺序,以后煎药时按着顺序,切不可有差错。
年长者一一谨记。
分宾主落座,年长者恭维不已。
道长拿出一只瓷瓶说“这里有一颗药丸,正是治疗令尊的关键所在”
,道长又指了指第一包药材,“在服第一包汤药之前三个时辰服下”
。
道长略一思索,“头七天里,令尊会咳出些许瘀血,不必惊慌。
贫道一向是药到病除的”
。
年长者拉着罗洪点头称谢,又恭敬的给道长续茶。
道长端茶呡了一口,说到“贫道这次前来一面是为令尊疗伤,另一面却是为了令郎”
。
“道长有事请说”
。
“我观令郎骨骼清奇,心思灵巧。
贫道欲接入师门,习得一身本领”
。
年长者大喜过望,连忙拉着罗洪稽首行礼,“承蒙道长厚爱,小儿年方十一,心性顽劣,肯请道长教诲”
!
道长却是摆摆手,“令郎随我行去,往后怕是难以再相见,尔等可要考量清楚!”
“小人虽是山野粗人,却也明白这等福缘错过不得。
还未谢过道长赐药之恩,又赐予令狐家天大福缘,还请道长告知称呼,令狐家无以为报,请为道长立长生牌位”
!
年长者现在能肯定眼前的道长必是传说的陆地神仙不疑,年少时在山前镇做了两年商铺伙计,听得许多传说,顿觉道长深不可测起来。
两人又是说了一阵话。
罗洪明白以后怕是不能打猎了,不知是悲是喜。
懵懵懂懂间与双亲道别,又偷偷看了老爷子。
道长叮嘱年长者今日之事不可张扬,自始自终都没说出自己姓名来历,临行又拿出一个瓷瓶,里面五粒丹丸,说是有强身健体百病不生之效,又拿出些许金银以作资用。
年长者看着罗洪二人渐渐远去了,怅然若失。
长引着罗洪。
不多时行到一处山坳。
四下无人。
道长提着罗洪胳膊,呼一声“起”
,罗洪顿时身体一轻,不由自主飞离地面。
“哇”
的一声低呼,罗洪连忙噤声,看着脚下树木越来越小,心里砰砰跳的厉害,眼睛却是睁睁的看着脚下,“神仙,真的是神仙啊”
!
罗洪心里震惊不已。
道长见得罗洪这番模样。
心里轻咦一声,又是几个呼吸后,恍惚间进了一间小屋子。
道长径自去一旁盘膝坐下,罗洪定了定神。
看见三丈大小的屋子还盘坐着十一名少年,年岁和自己相差仿佛,屋子晃动了几下,罗洪赶紧挨着一人在角落坐下。
这些少年中两三人看模样是出身富贵人家,其余皆着布衣,只有自己做猎户打扮,罗洪心中凛然。
众人并不说话。
罗洪念着家人,也不知大哥二哥进山收获怎样,都没来得及告别,以后得寻机会回来。
又想到村口张家妮子。
暗呼好险,年长者不用出血,自己不用受罪了,媳妇得自己找。
罗洪胡思乱想着,居然睡着了!
屋子一阵摇晃,罗洪一个激灵腥过来,不知道睡了多久,见大家起身了,也赶紧站好,屋子里又多了一名黑脸少年。
站在自己旁边。
道长嗯了一声,“到云台山了,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修炼之地”
。
罗洪寻声看去,道长原本须发皆白,现在却是满头青丝。
哪有一丝老态,三十余岁而已!
“下去吧。
云台山的规矩自然有人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