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84章 渊源(2/2)

“怪不得。”

李白恍然大悟,为何华夏这边在第一次接触之时就给予了罗夏无数的方便和特权,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宽容。

这可跟什么海外华人的身份没有关系,完全是因为这一段渊源啊。

“对了,我有个问题疑惑了七十年,不知道李白先生能不能为我解答?”

郑华突然问到。

“老人家你请说。”

李白说。

“罗夏先生在杀鬼子的时候,一直很利索,也不拘什么手段。

偏偏遇到这个村岗宁次的时候,还专门将他走了上百里地,找到一棵树,然后将树干削成尖木桩才将他钉死在地上。

还说了句,这才是符合宁次的死法。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郑华非常认真地问到。

李白:“……”

令人尴尬的沉默,郑华以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秘密,所以便摆摆手说:“是我唐突了,这大概是罗夏先生的秘密吧,我就不问了。”

虽然是机器人,但李白听到这话也有种松一口气的感觉,不然破坏了这位老人的美好回忆,怕是要遭报应的。

“言归正传,指挥官后来又去了何处?”

李白问到。

“后来我就没跟上罗夏先生的脚步了,我只听说他去了一趟岛国,然后抗战就结束了。

鬼子无条件投降,大部分的战犯在那个神社面前剖腹自杀,然后一切都结束了。”

郑华解释说。

“抗战结束后,指挥官就未曾出现过?”

李白感觉有点不妥,因为以罗夏的性子,怎么也会一路保驾护航,直到成功建国才对。

“我也不知道,罗夏先生在鬼子投降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我们当时还担心,会不会是出现了什么意外。”

郑华解释说。

“那为何指挥官的名字并未记录在历史之上?”

李白问出了这个关键的问题。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