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79章 限量发售(1/2)

“盘古主机,像是开天辟地一般,创立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许多年后,我依然记得当年的感动。

不,即使是现在,82年的盘古主机标配的光盘游戏第一代《仙剑奇侠传》依然堪称是经典!”

二十多年后,互联网时代的一名网友,发表一篇文章,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顶,盘古主机强到没朋友,当初整个世界的游戏行业都傻眼了,不带这么玩的!”

“雅达利倒闭,就是盘古主机干的。

原本,雅达利几乎是家用主机的垄断者,无论是c64,还是pc,都无法在家用游戏主机市场挑战雅达利2600。

但似乎是,盘古问世不久,第二年就传出雅达利从暴利到巨亏,撑不了几年就宣布破产。”

“别说是游戏主机行业傻眼了,就是pc也是受到巨大的冲击。

如果没有盘古主机,想必中国的市场,也是用pc吧?

哪像现在,pc每次宣布进军中国市场都铩羽而归。”

“那当然了,pc平台上有的应用工具,盘古主机都找到类似的。

国内企业用的大部分软件,都是盘古平台上的软件,离开盘古平台,他们都不会办公了。

有方便易用性能又强的盘古电脑,谁会傻逼到换冷艳高贵又难用的pc。

几十年前,那些国际巨头,恐怕是做梦也想不到,中国的市场会发展到这般地步,盘古靠着垄断中国市场,以及在国际上占据小众市场,就足以跟pc平分天下。”

…… 1982年11月11日,盘古主机正式在香港率先发售,不过,每天限量销售1111台。

毫无疑问,这遭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诟病,性能强,价格低?

奈何买不到!

盘古主机入门版本,全球市场售价199美元,香港市场价1098港元,这个价格跟雅达利2600的价格差不多,但是,其性能却是爆雅达利2600几条街。

即使是目前比游戏性能称著的c64相比,也是惨遭吊打,至于pc阵营就更不用说了。

仅是比cpu性能,盘古主机可以吊打整个pc阵营所有的电脑主机,没错,所有的!

部分的pc高端机型,或许有更强大的显示芯片和内存。

但是,x86架构的cpu性能不行,所以,整体性能上,绝对会被更廉价的盘古主机199美元入门版吊打。

当然了,pc能赢得市场,绝不是性能优势。

否则的话,有不到600美元的c64,为什么性能更差的pc能赢得市场呢?

简单说,pc的胜利在于兼容性,ibm的号召之下,全世界主流的软件硬件厂商,纷纷开始向pc阵营靠拢,把各种其他平台的软件移植到pc平台上。

再加上,在美国,买ibm的产品,即使买贵了,也不会遭到指责,所以,很多的企业在采购办公电脑,即使知道其性价比不高,但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买ibmpc,因为只要说“这是ibm的产品”

,那么,采购人员就不需要承担任何指责了。

至于,盘古主机的高配版,全球市场参照售价399美元,更是让市场疯狂的价格。

不说盘古主机本身的硬件绝对是高配,光是cd光驱本身,就足以让很多人觉得超值。

因为,目前市场上的cd唱片机最便宜一款售价都要299美元。

而带有cd光驱的游戏主机,同样可以当cd唱片机使用。

所以,盘古主机上市之日,既遭到了香港大量的消费者哄抢。

…… “同志,可以把你的这台盘古电脑转让给我吗?”

一名内地口音的中年,费劲的跟一名刚买了一台主机的香港玩家沟通。

“凭什么?”

那名香港玩家嘲笑说道,“你能给多少钱?”

“2000港元,够不够?”

那名内地中年说道。

“2000港元?”

那名青年玩家似乎有点犹豫,他购买的仅仅是盘古主机的入门版,转手就赚了近一倍,这是划算的买卖。

“别卖给他,我出2500块钱!”

另一名黄牛疯狂法的加价。

“3000元,不能再多了!”

另一名黄牛挥舞着钞票。

“你们……”

那内地中年人跺了跺脚有点不知所措。

因为,2000港元已经是他能拿得出手的最大一笔钱了。

正在那名中年眼睁睁的看着黄牛买走了那台盘古主机只有,有点黯然神伤。

“这位同志?

我看你对于盘古主机很热心,为什么要买一台盘古主机呢?”

“啊?”

那种中年惊喜因为听到的口音是标准不带粤语口音的普通话,“你也是内地人?”

“现在是香港人,97之后都是中国人。”

说话的正是林棋,不久前在深圳的工厂督战,让芯片工厂和主机组装工厂,都能够在1982年以内实现了工业化量产。

当然了,现在每月产能仅10万台,等到芯片工厂真正进入满产时,盘古主机的月产能也仅能提升到50万~60万台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3微米工艺的芯片工厂,还需要依赖国际进口设备。

一整套不算太先进的半导体量产设备,总开支居然达到1.

5亿美元。

而且,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今后的半导体工厂的成本也会飞速的上涨。

60年代末100万美元就可以开设一条半导体工厂,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主流的芯片工厂已经是1000万美元起步。

到了80年代初,整条生产线成本上亿美元。

今后一条先进的生产线,甚至逐步会涨到几亿美元、十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的程度!

所以,如果不把工艺升级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仅会被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卡脖子,而且,即使卖给你,也把你当肥羊去宰!

没错!

新创业电子被国际上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当肥羊宰了!

现在主流的芯片工厂投产需要上亿美元,但起码是2微米~1.

5微米工艺。

而林棋付出1.

5亿美元代价,仅获得一条3微米生产线,这也是无奈之举。

以一倍的价格,打通了关系,让设备到港。

之后,再转移到深圳工厂,欧洲那边的设备公司可以当作不知道。

至于新创业电子的合作伙伴骊山半导体公司,虽然努力的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去提升工艺水平。

但是,目前骊山半导体最先进的工艺仅达5微米工艺制程,这已经是国内芯片量产生产线中最高的水平了。

5微米的工艺,只能加工x8芯片。

而x16(xrm16)芯片,至少要3微米工艺才能勉强生产。

毕竟,x16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也达4.

3万个以上。

骊山半导体即使在不断的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一边在生产,一边在改进工艺。

但是,目前其最多能继承1万多个晶体管。

预计,需要两年时间的技术升级,才能制造集成了4.

3万个晶体管的x16芯片。

林棋在深圳期间,不断是给骊山半导体鼓气,既给利润和订单,又共享了一堆的技术,让骊山半导体公司坚定的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自主升级生产工艺。

而全国大部分的半导体企业不仅仅规模小而分散,而且,大多数都是得过且过,完成上级制定的计划目标就算完成任务,而国内的高层对半导体制定的计划,又太过于保守,远远跟不上摩尔定律的规律。

其他很多行业的工艺水平是飞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80年代的半导体工艺,国内跟海外的技术代差却是在拉大。

那名中年人有点失望说道:“香港繁华的世界,确实比国内有吸引力……”

林棋笑了笑说道:“我这样的人留在国内,贡献其实是很有限的,国内市场限制了我的发展,只能随波逐流。

但身在香港,解放了很多环境束缚之后,反而能给给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