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0章 鼻屎小国(2/2)

“别说了,比赛开始了,先看正事儿吧,赢的一方,说不定就是……呃,我是说,就是我们半决赛的对手了。”

南筱袅这话本来只是和田海茉说的,说到一半却想到冯见雄在旁边,怕冯见雄听到“说不定”

三个字会心中不爽,于是很礼貌地硬生生收了回去。

场内的比赛,很快展开了。

香江中文大学的一辩首先开场陈词,或许也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个辩题在感情牌上很容易失分,所以攻击点定位非常精准,甚至略显狭窄。

“……众所周知,如今在印度班加罗尔每年有500多名穷人因为流浪猫携带的狂犬病毒,而在被猫抓伤后患病身亡。

在四chuan的xxx,山区的中小学生上课甚至需要随身携带‘打狗棒’,以应对政府公共力量几乎放弃管控的流浪猫狗……”

“我们都知道猫狗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也从来不否认应该有的恻隐之心。

但在印尼,每年需要被扑杀的流浪猫超过100万头,基数过于庞大,以至于光靠其他相对温柔的管理手段已经无法尽快保护他们同胞中那些弱者的利益。

而疫苗的价格因素,也导致在大量落后国家、落后地区有广大人民不可能完全通过接种来解决这一问题。

而政府的公共决策显然是要考虑到社会的基本面、对社会中的贫穷,弱者加以额外的关心和保护,而不能因为今天我们生活在秩序井然的星岛或者北jing、人人都有钱打得起疫苗,就无视班加罗尔、孟买等贫穷地区人民的利益……”

冯见雄听了一下,正方的意思无疑是首先反复强调了“我们也爱猫,并不是因为残忍而想主动杀猫。

实在是资源和条件捉襟见肘,人权和猫权狗权不可得兼时,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以人为本”



主持人掐了时间之后,把陈词权交给了反方,然后中s大学队的选手也开始blabla…… 反方的一辩是个法学生,跟冯见雄算是同行,陈词的时候举证还非常注重点出证据的出处,好显得自己不是信口开河、编造鸡汤。

“……对方辩友似乎以为扑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了,但殊不知在印度的xxx,过去数年中每天都有xxx只流浪猫被扑杀。

但与此同时该地区每年的狂犬病发病数量和死亡人数并没有下降——这个数据已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xxx报告的证实……”

而且,作为一个法学生,对于题眼的点透也是非常精要和注重,比如区区‘流浪’二字,都被玩出花来了。

“……另外,我们今天谈的是‘要不要扑杀城市流浪猫’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扑杀城市里有可能携带狂犬病等对人类有危险的病菌、病毒的野猫野狗”

的问题。

流浪猫,和野猫的区别,就在于‘流浪’二字,已经明确地说明了这些猫的来源: 它们并不是野生迁徙到城市里来的,而是它们本来就被人豢养过,或者至少它们的‘父母’、先辈被人类豢养过。

因此对于这些猫而言,它们产生的根源就是人类的遗弃。

如果我们轻言杀戮来粗暴解决问题,却对不给猫绝育、泛滥后又随便丢弃的不负责任人类不加管理,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开场陈词阶段,只能说是反方在抠题上占优,但正方在攻击点上更加犀利尖锐、切中要害——虽然正方是以缩窄了打击面为代价的。

随后,比赛就进入了短兵相接的自由辩论—— 2007年开始,国际大专辩论赛已经调整了赛制,中间环节直接就可以改为自由辩论,减少了原先定死回答人选的攻辩或者交叉提问。

最后直接接上总结陈词,以及额外的回答嘉宾提问。

自由辩论环节,无非还是开场陈词时论调的继续深化扩展,正方主要强调效率价值,“不得不为时的两害相权取其轻”



而反方则是反复强调“今天能够因为流浪猫狗侵害了人类的利益就轻言扑杀,那么明天就会有恻隐的彻底沦丧……”

总的来说,反方的表现并不如正方严密,因为没有给出具体的“不杀又该怎么解决”

的手段,只是在唱高调。

“那个羊薇薇看起来也没传说中那么强么,通篇都是动之以情,根本没法晓之以理。

小雄你觉得呢?”

虞美琴很专注地观察了反方四辩的表现,又有些不确信,便下意识地问冯见雄。

“差不多吧,我觉得,就跟湾湾那些‘用爱发电’的人差不多水平。

但是,我估计她们会赢比赛——这个世界猫奴狗奴太多了,如果我没了错的话,最后总结陈词的时候,这个羊薇薇会拼命用感情牌,煽动这些人的票数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