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小胡子的恶魔镰刀、求月票、求各种(1/2)
有了发展目标,接下来的时间整个塞北省省政府以及第八战区指挥部都陷入了无声的忙碌之中,随着一道道军政命令的下达,全省近2000万军民全部运转了起来。
悄然间,第八战区大批的部队转入了暗处,5大集团军以及大量的战区直属部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所部兵力缩减了一半左右,一半留在防区继续监视日伪军,另一半则是全部进入深山密林深处或者是高原沙漠进行高强度集训,海空军也同样进行着类似的事情。
因此,华北的日军很惊讶地发现,今年对面的支那军队出奇地安静,尽管时间已经过了双方约定的停战期限,但是对面的支那军队丝毫没有进攻的迹象,反而隐隐有收缩兵力的意图。
中国.
军队不主动进攻,刚刚遭受重创的华北方面军自然乐的清静,虽然得到了10万援兵,但是不管是新任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还是下面的师旅团长们都知道,这些刚刚组建的新部队根本就不堪大用,跟之前的那些精锐相比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没有半把年的训练根本就不要指望他们上战场。
随着国民政府态度的逐渐变强硬,提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日本政府已经知道国民政府无意与他们进行和谈,所以日本国内因为怎么处理眼下的危局再度起了争执。
军方认为既然中国政府拒不投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打败。
用武力逼迫中国政府投降,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无论如何要打下去。
但是米内光政等人却不同意,最后双方再次将此事拿到了御前会议上讨论,但是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然而就在东亚的局势扑朔迷离,西欧战场上却再起波澜——德国进攻法国。
其实德国并不想与英法开战,毕竟德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制裁,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没有达到巅峰状态。
但是英法却不同,他们是一战时期的战胜国,得到了德国大量的战争赔款和资源。
同时英法还在海外有大量的殖民地,这就使得英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元气。
所以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德国并不希望与英法全面开战。
但是德国征服波兰后。
阿道夫.
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议,但为英法所拒绝,这让德国大为恼火,于是希特勒便决心用实力来逼迫英法求和。
同年希特勒在给德国陆军将领的指令中。
阐明了他之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出路的理由。
他担心和苏联签订的条约。
只有在符合苏联的目的时才会使苏联保持中立。
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国进攻。
苏联很可能从背后给予致命的一击。
所以他要提早在苏联准备好之前进攻法国。
他还相信一旦法国失败,英国也会就范。
但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为首的德国陆军将领们坚决反对,理由是德国陆军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击败西欧军队。
一但开战,德国必亡。
尽管最终希特勒严厉斥责勃劳希契等人,并命令他们无条件遵从他的主张,但是实际上希特勒对于德国的军力也有同样的担心。
所以在进攻法国之前,德国进行了“威塞尔演习”
,突袭丹麦和挪威。
“演习”
的结果出人意料,丹麦4个小时投降,挪威虽然坚持了二十多天,但是最终还是投降了,就连前来增援的英国远征军也遭到了重创。
丹麦挪威战役的胜利彻底唤醒了希特勒心中的野兽,对于德**力信心爆棚的希特勒很快就制定了另一个庞大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
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在希特勒的一再催促下,制定出了一个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西线作战计划。
此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相似,即把德军主力放在右翼,通过比利时去进攻法国。
但是a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
冯.
曼施坦因却讨厌这个方案,认为不过是老调重弹。
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欢这个计划。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法国和德国有一段相邻的边界。
在这一段边界以北是卢森堡和比利时,以南是瑞士。
所以,如果德国要进攻法国无非有三种选择:1.
从两国接壤的边境发起进攻; 借道比利时和卢森堡; 借道瑞士。
由于瑞士是个高山国家,阿尔卑斯山脉贯穿全境,不便于开展军事行动。
所以第三种选择首先被排除,于是,进攻路线的选择就剩下了两个。
然而事实证明,第一种战术是不可取的。
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开始时,德军基本上是按照“史里芬计划”
作战,8月4日入侵比利时,8月中旬开始进入法国。
但是从此以后,“史里芬计划”
就被抛到一边去了。
德军没有继续从西南方向深入法国腹地,反而沿东南方向,早早与法军主力在马恩河遭遇了。
德国当时可能对法国太轻视了,想早日歼灭法国的主力部队,然后耀武扬威的进入巴黎,把40多年前普法战争的辉煌再重演一次。
但是,结果德国在马恩河遭到了迎头痛击,速战速决成为泡影,两国不得不转入艰苦的阵地战、消耗战。
“史里芬计划”
预计6个星期战胜法国,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4年。
最终,德国战败。
这就为历史留下了一个疑问:如果忠实的执行“史里芬计划”
,德国会赢得战争吗?
这个问题不仅历史学家感兴趣,希特勒也非常感兴趣。
等他上台以后,决定就采用“史里芬计划”
进攻法国。
换句话说,希特勒还是想从比利时攻击法国。
但是,此时法国人也吸取了教训,修建了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
马奇诺防线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贝尔福。
全长约390公里。
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境和贝尔福筑垒地域。
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公里)组成。
工程构筑以梅斯和劳特尔两个筑垒地域最强。
萨尔泛滥区是利用天然的江河障碍和沼泽地构成的,1935年以后才开始构筑工事,设防最为薄弱。
下莱茵筑垒地境以莱茵河、罗讷河?
菜茵河运河为天然屏障,仅在莱茵河沿岸地区构筑了由永备射击工事组成的支撑点。
在梅斯和劳特尔筑垒地域的最重要地段构筑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结合、适于环形防御的综合工事群。
其地面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数层,包括指挥所、人员休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
工事之间都有通道连接,通电动车。
射击工事内的武器都是专门设计安装的。
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个。
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
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420毫米臼炮炮弹两发直接命中。
防线内的防坦克障碍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
并用地雷场加强。
防步兵障碍物一般为金属桩或木桩铁丝网。
有的地段还设置了通电铁丝网。
马其诺防线的坚固德国人虽然不知道,但是却可以想象得到,正因为如此,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欢德国陆军参谋总制定的这个计划。
a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
冯.
曼施坦因是一个天才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