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陈锋的忧虑(1)、求月票、求各种(2/2)

“皖豫重团警,江西重教化”

是蒋介石制定的方针。

教育、反腐败这两个“百年大计”

,正是“新江西”

模式的关键。

于是,各村的男女夜校和“民众查哨站”

、壮丁队、“铲共义勇队”

,一起出现在每一个村庄。

他们强制要求所有的成年男女都进民众夜校,每个人需要“认识500个以上汉字”



完成扫盲后,则被要求熟记、背诵《剿匪手本》。

“新江西”

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基础教育。

别动队在江西兴建了大约2700所学校,几乎每两三个村庄就有一个小学。

这些学校以“中山小学”

、“中正小学”

等命名,一年多以后入学学童即达二三十万人。

结合民众夜校,两三年后,江西一举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最成功的省份。

土墙上的标语、各种朗朗的口号声,也迅疾有力地跟了进来。

一时之间,江西的土墙柴门上到处粉刷着“攘外安内”

、“剿匪救民”

、“消灭共*产党”

、“严密保甲组织”

等标语。

每个清晨和傍晚,那些拿惯锄头的青壮,也被要求集中在村口朗诵这些口号。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

,效果几乎和“打土豪、分田地”

一样出色。

和夜校、小学同时出现的,是一个个医疗站。

从上海调集来的大批药品,大部分免费分发给头疼脑热的村民。

据估计,江西期间,别动队大约设立了2000个医疗站,受惠居民达100万人以上。

别动队反腐败的成就,是民国无可比拟的。

比起邓文仪的武汉“清流风暴”

和15年后蒋经国的“打老虎”

,它声势更浩大。

它并且把反腐重点直接指向官员的贪污、索贿、受贿。

举报箱悬挂在村村镇镇,使别动队成功地发动起江西的千万民众,短短一年多时间,它共查处了1200件“腐败大案”

和无数小案,几乎根绝了半个江西的基层腐败。

在这一系列使社会“军事化”

、“党化”

的措施下,整个江西社会变成了一个大兵营。

这种手笔、气势只是在30多年以后才重演了一次。

不仅如此,他们还挨家挨户地访苦问贫,提供贷款、种子,引进农药,赈济灾害……在前线枪声不绝的时刻,江西半省出现了农业复兴的势头。

到1934年年底,正是红军开始史诗般的长征的时候,在江西的大部分地区,春耕、买牛、集市、田地交易等又日渐出现。

耕牛和田地交易是村社繁荣的象征,别动队很少征收杂捐、摊派,使民间比过去还富裕了些。

半年时间,别动队从三个大队扩充为七个大队,拥有便衣特务人员7千余人,普通成员1万7千人,控制正规军3万余人,管辖着江西500万左右的居民。

说实话,对于康泽这样心思缜密手段狠毒的人陈锋很是忌惮,作为一个正统的军人,陈锋自认比不上康泽的手段,现在国民政府把这个家伙派到察哈尔来,绝对不会是好事。

(未完待续。

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