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当情当景各争鸣(2/2)
而一旁的顾丰顾老头似乎已喝得半醉,咧嘴无声笑着,看王冲的眼神转作了脉脉温情。
亭阁边,竹林入口处,两颗小脑袋叠着,如玉瓷般精致的两张小脸上,虽神色有差,两双大眼睛却一般地亮,忽闪忽闪地瞄住了王冲。
妹妹有些疑惑:“冲哥哥……变了。”
姐姐道:“又是你冲哥哥了?”
点点圆润的小下巴,再肯定地道:“冲哥哥哪里变了?
还是跟以前一样,就知道训人。
当大家都是这花,独他是天上的神仙,只是不再板着脸,像木头人似的。”
该是绝少笑过的弯月小嘴变作上弧,姐姐痴痴地道:“就是这样……才好。”
此时场中已鸦雀无声,王冲正要胜利地回转座位,赵梓也呵呵笑着正要将这一段落揭过,张浚却回复了心气,不依不饶地再度开口。
“诗句得自当情当景,不管你借用何等冷僻诗句,也能辨出是不是伪作!
就如你刚才所改的诗,纰漏仍在。
王守正,你有心效元献公,你自为之。
但你此论,却是抹煞了诗文真意,毋怪张浚穷究!”
张浚果然有才,将王冲这番作为的本质提炼了出来,那就是否定诗句出自本心的文理。
将王冲此言延伸出去,就等于说,只要认不出来是抄的,那诗句便是真作。
“好!”
“不错!
确是此论!”
不少人拍掌赞叹,这张浚的确心思缜密,差点就被王冲糊弄过去了。
王冲也有些恼了,真要把我踩下去,你才甘心?
他沉声道:“那不过是示例于王兄,草草而就罢了,至于当情当景,和靖先生那也是当情当景?”
张浚胸有成竹:“景有相似,情有相通,这便是化用。”
王冲穷追猛打:“那再试问,贾浪仙便是真在月下见着了和尚,那和尚到底是推的门还是敲的门?”
僧敲月下门,这是诗坛最有名的公案之一:贾岛推敲。
张浚说写诗是当情当景,王冲就反诘说,贾岛推敲便不是当情当景,否则何至于“推敲”
。
张浚脸色凝重,这反诘不是随口就能接下的。
场中其他人,包括主位上的官员,以及邵伯温、宋钧和范淑等人,也都挺起了腰,直起了耳朵。
刚才还只算是诗文之争,而现在已升级为诗理之争了。
张浚沉吟片刻,像是克服了什么心理障碍,决然开口道:“不管是推还是敲,总是先有知,当情当景便是知,而后得诗,便是行。
有知才有行,知先行后。
有知之行为真,无知之行为伪,自能辨得出诗句来。”
抽气声、咳嗽声、嘀咕声纷杂响起,就连官员们也面面相觑,皱起眉头。
诗理之争还没展开,骤然又跃入到学理之争。
张浚在诗理上辨不过王冲,就直接拿学理来压。
只不过,这学理有些忌讳。
知行论,洛学谈得最多最细,而知先行后,则是洛学旗帜鲜明的立论,洛学……眼下正是禁学。
“知先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