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拜寿之人(1/2)

萧爻眼见朱大成和李翠微说得僵住了,便慢慢地挨过去。萧爻重重地叹了口气,显得也心事重重,烦恼不堪。

李翠微正感心思凌乱,六神无主。尤其是朱大成的言语惹动了她的心绪。满怀忧思正不知如何倾诉,听到萧爻沉重的叹息,她不由得向萧爻看了一眼,见萧爻脸色愁苦,恰恰与自己此时的心境吻合。顿时感到好奇。暗想“他也有许多心事吗?像他这种人,也会有心事?这可奇怪了。”

李翠微问道“萧公子,你吃饭了吗?你怎么也出来了?”

萧爻道“我觉得还是饿着比较实在些,至少还有饿的感觉,不然我连感觉也没了。”

这句话正是方才李翠微对朱大成说过的,萧爻耳力极强,却是听到了。这时原封不动地说了出来,只差声音不如李翠微的娇柔婉转。李翠微先是心中一呆,她正感心绪低落,诸多负面的思绪便涌上心头。她忽然想“以前这种时候,张耀龙只要发现自己脸色不对,便会低声下气前来呵哄。再发一会儿牢骚,心情就调整过来了。”

然而,自从张耀龙失踪以后,不管自己过得是快乐还是忧伤,就没人再过问了。无形中,就像给心情上了一道锁,将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隔离开来,尤显孤独。但没人生来就喜欢孤独,世间许多以孤独自诩之人都是迫不得已,也都有说不出的苦衷。

李翠微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前后一加对比,才忽然发觉浮白了一大块。

呜的一声,李翠微哭了出来。她抽抽噎噎地道“我……我一直当你……你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呜呜……,谁知你……你也……呜呜……欺负我……呜呜。”

萧爻的脸色变得又是窘迫又是惶愧。他暗暗责备自己“李姑娘心情低落,我……就应该好好陪陪她,让她心情宽敞。但我无缘无故学她说话,不但没有令她宽解,反而适得其反,还惹她伤心之上更加伤心,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萧爻心地纯厚,为人正直,听到李翠微的责备,就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却没有想过,李翠微心情不好,自有她的原因,可以远远避着她,免得触霉头。本来他是热心肠,要来宽解李翠微,偏偏又弄巧成拙,搞得自己也浑身不自在了。

天刚刚亮,大街上并无人,也没任何声息,只有李翠微轻轻细细的哭声。仿佛三月的细雨,绵绵不断。

朱大成这时候守在李翠微左边,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

萧爻顿了顿。赔小心地道“李……姑娘,干脆……咱们不哭了吧?”

李翠微心悲自己糟糕的命运,正哭到燃情处,哭得很起劲,是止不住的。

萧爻又道“你想想,咱们都二十好几在头上了,哭成这个样子,被人瞧见了不好看吧。”

李翠微摇了摇头。道“我……我都哭成这样了,还怕被人瞧见?”

萧爻道“再说哭也于事无补啊,是不是?”

李翠微点了点头,哭声不止。断断续续地道“我……知道啊,我……长这么大,从来……从来没这样哭过,我……也不想哭,但是……但是没有办法。呜呜,我……我没办法不哭啊。”

李翠微一边说话,一边流泪,眼睛哭红肿了。

萧爻劝了几次,没有效果。见李翠微哭得伤必,哭得那样动情。受她感染,禁不住心中一阵悲凉,就想起自己的伤心事来。

萧爻心中想“我自小就没了父母,从来没见过他们,更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我是孤儿,天下这样大,我却是个飘零的浮萍,没有着落之地。我无忧无虑,但也只是无忧无虑罢了,又有什么好值得开心的?李姑娘感叹命运不济,纵然无法更改,至少她懂得哭。我的命运比她更加不幸,我哭过了吗?我为什么不哭一哭?”

萧爻忽然感到心中悲凉,啊的一声,竟嚎啕大哭起来。哭得又是伤心,又是流泪。

朱大成眼见二人都哭,忽然也想到了自己的悲哀之事。

他暗自琢磨“自从遇到李师姐以来,我就对她情深一往。

以前她与张师兄还不是恋人,我就趁机对她好。

在黔中苗岭,但凡遇有凶险,我挺身而出,挡在她的前面。

因此我中过毒箭,被毒蛇咬过,差点儿把命也弄掉了。

我对李师姐的情义不可谓不深,我对她的相思不可谓不深入骨髓。

可为什么……?

啊!

我生来老实诚肯,从来没有歪心邪念。

难道上天对我也如此不公吗,叫我喜欢一个并不喜欢我的人?

李师姐追求一个没有盼头的目标而苦了大半年,我跟着她也苦了大半年。

她没有结果,我也不会有结果。

她会绝望,但我比她更加绝望,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我这一生竟如此倒霉……?”

只听啊的一声,朱大成竟也大哭起来。

李翠微哭声轻细,听来有些压抑之感。萧爻的哭声雄厚浑沉,哭得忘乎所以。朱大成心中悲哀,哭得比谁都伤心。

大街上过路的见三人各自痛哭,都不敢看,远远地绕道而行。

三人正哭得忘我,忽听一个清脆的声音说道“你们三个,不吃饭,不喝水,悄无声音的就走了。正在四处找你们不到,哈哈哈,你们却跑来这里哭泣比赛。哎呀!精彩啊精彩,厉害啊厉害。简直太超乎我的想象啦。你们接着哭,我来当评委,看看谁能赢下第一,我给他发奖。”

那女子正是林佩蓉。

在万花楼的大厅中,她见到萧爻无声无息地出来了,心中挂记,也想出来瞧瞧。

没想到却在河边遇到三人痛哭,她先是被吓得怔住了,觉得自己不能劝三人止哭,也没什么好的主张,就先等了一会儿,但见三人都哭不多的时候,才走过来。

她并不知道三人为何哭泣,也就无法劝解。

但见三人同时嚎哭,竟如比赛一般,难分高下,这种现象非但从所未遇,只怕从此以后更是无法再遇。

她看着看着,心底忽然涌现出一股无法言喻的欢喜快慰之情。

她随即想到,这样幸灾乐祸,对那三人不避有些不敬。却无论如何如何压制不了那欣喜之情。以觉得下面劝说无效,灵机一动,倒不如激他们一激。

三从哭了这些时候,都哭得痛快淋漓。泪也干了,声音沙哑,眼睛红肿。被林佩蓉一加嘲讽,都红了脸,慢慢止住了哭泣。

萧爻问道“你怎么来了?”

林佩蓉嘻嘻一笑。道“萧大哥,你们是约好了一起哭泣吗?要真是这样,那也太巧了。”

萧爻看了看李翠微,又看了看朱大成。发现两人眼睛红红的,看到那二人,自然想到自己也就是那个样子。道“怎么可能约在一起哭呢,你别取笑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林佩蓉扔过一个馒头,道“知道你没吃饭,我给你带了个馒头,赶快吃了就上路吧。”

萧爻接过了馒头。一看只有一个,心道“李姑娘只怕比我更饿。”将馒头递给李翠微。道“李姑娘,你吃点吧。”

李翠微哭得最久,确实饿了。见只有一个馒头。却说道“我不饿,你吃吧,再说这是林姑娘给你的,我也不能要。”

林佩蓉带了馒头给萧爻,眼见萧爻随手就又转给了李翠微,心下微微不悦。

萧爻问道“林姑娘,你不会只带一个吧?”

林佩蓉道“当然还有咯,但我是用来喂狗的。”

萧爻道“你怎么骂人呢,谁惹到你了?”

林佩蓉道“我只骂狗,没骂人。”

萧爻一头雾水,只感到林佩蓉在生气,正不知是何缘故。

李翠微却向林佩蓉招了招手,把林佩蓉叫到了一边,两人低声说了会儿话,却见林佩蓉满脸喜色。声音太低,萧爻没听到说的是什么。但见林佩蓉面露喜色,那多半便是不生气了。

萧爻心中想“李姑娘刚才还哭得跟什么似的,转眼却像变了个人,不但不再悲伤,还能逗乐林姑娘了。那林姑娘也是,刚才还气呼呼的,转眼就有说有笑了。哎!都说姑娘善变,这话果然不假。”

这时候却见藏边四友、邵环山、萧茹芸等全都从万花楼出来了。萧爻想着自己双目红肿,怕被别人瞧见,问这问那的,要是问出自己哭过,既麻烦,又觉得不好意思。就转过了头,不让别人瞧见自己的双眼。

萧茹芸道“大哥,我们正四处找你呢,现在可好了。你也跟我们走吧。”

萧爻道“你们打算去哪儿呢?”

萧茹芸道“去找柳生十二郎,给咱们爹爹报仇。刚才我们都商量好了,这次大家一起上路,不要分散了,要是遇到了柳生十二郎,也好有个照应。”

萧爻嗯的应了一声,萧茹芸又压低声音说道“大哥,你看大家都这么热心,要帮我们寻找仇人,人心如此齐整,可真难得啊。”

萧爻又嗯的应了一声。

萧茹芸道“所以呢,你更该表现得勇敢一些,拿出你男儿汉的气概来,别叫大伙失望。”

萧爻道“哟!听你这口气,像是你是兄长,我成小弟了?你这是越俎代庖,训斥我来啦。”

萧茹芸道“嘿,你不来训斥我,我就烧高香了,我哪里敢训斥你啊,只是提醒而已。哎!我这么操心,也是没有办法啊,谁叫你心里只爱想姑娘,这会儿是林姑娘,过会儿又是什么纪姑娘,真正的大事你却不会放在心上。”

萧爻道“我是你哥,你怎么胡言乱语,没点儿长幼尊卑,跟我开起这种无聊玩笑来了?”

萧茹芸啧啧说道“哟哟!对着那什么什么姑娘时,你就温柔体贴,爱得跟心肝肉儿似的。人家一哭一闹,你就一惊一乍,对我你倒很会摆架子。说不上三句话,就以兄长的身份来压我,真是的。”

萧爻也分不清她这些话是说笑还是讲真,只好不再理论,也许她就忘了。问道“那你们筹划好去哪儿找了吗?”

萧茹芸道“没有啊,沿路打探,哪儿碰到就哪儿动手,不是敌死,就是我亡,哪还用得着筹划。”

萧爻沉吟着道“不先筹划好,只怕很难找到。”

萧茹芸道“很难找也得找,哥,你可不许在这当口首先打退堂鼓,那样会让大家寒心的。”

萧爻眼看众人已陆陆续续向前走去,乍一看但觉得人多势众,可没个纲目,这样瞎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碰到柳生十二郎。若要叫回众人,却已来不及,萧爻摇了摇头。心想“刘前辈、乾前辈他们久历江湖,也该清楚这样找下去是很难碰到柳生十二郎的,怎么也不事先筹谋筹谋。”

虽知这样效果不佳,但已无法更改,只得与萧茹芸一道,随众人向前走去。

萧爻却见到李翠微也在人众之中,朱大成就走在李翠微的身边。似是有意,似是无意,离李翠微总不会太远。

萧爻心中赞道“朱兄弟无论被李姑娘撵过多少回,他始终对李姑娘不离不弃,永远守在她三尺之内,这份执着叫人不得不佩服。”

忽然间心下一呆,不由得想到自己身上“我若对诗嫣也这样下力守护,不知她会把我怎样?”

随即又想“纪诗嫣是柳生十二郎的弟子,只要找到了柳生十二郎,便可见到纪诗嫣了。”

想到此处,不禁一喜一忧。虽然纪诗嫣对自己不好,而且心中也认定碰到纪诗嫣就会倒霉,但能碰到她的话总还是欢喜的。所忧的是假若她仍像上次那样,在关键时刻,帮她师傅,却不好下手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