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历任州牧刺史郡守(太守)名单表(2/2)
张肃2.
许靖(字文休)3.
张存(字处仁)4.
侯篡 ————梓潼太守:1.
霍峻(字仲邈) 四、蜀郡 (一)汉灵帝刘宏 光和年间(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
赵瑶(字元珪) (二)汉灵帝刘宏 中平年间(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
高聊 (三)汉献帝刘协 建安年间(公元195年—220年) 1.
王商(字文表)2.
许靖(字文休)3.
法正(字孝直)4.
杨洪(字季休) ————汶山太守:1.
陈震(字孝起)2.
何祇 五、犍为 (一)汉献帝刘协 永汉、初平年间(公元189年—193年) 1.
任岐 (二)汉献帝刘协 建安年间(公元195年—220年) 1.
何宗(字彦英)2.
李严(字正方) ————江阳太守:1.
成存2.
程畿(字季然)3.
刘邑(字南和) 六、牂牁 (一)汉灵帝刘宏 中平年间(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
刘宠(字世信) (二)汉献帝刘协 建安年间(公元195年—220年) 1.
向朗(字臣达)2.
费诗(字公举) 七、越巂 八、益州 (一)汉灵帝刘宏 光和年间(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
李颙 (二)汉灵帝刘宏 中平年间(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
景毅(字文坚) (三)汉献帝刘协 永汉、初平年间(公元189年—193年) 1.
藩长宝 (四)汉献帝刘协 建安年间(公元195年—220年) 1.
高颐(字贯方)2.
董和(字幼宰)3.
正昂 九、永昌 (一)汉献帝刘协 建安年间(公元195年—220年) 1.
张化(字常员) 十、蜀郡属国:董扶(字茂安) 犍为属国:文齐(字子寄) 巴东属国:董和(字幼宰) 朱提郡:邓方 ====益州名将名士出生地==== 1.
汉中 暂缺 2.
巴郡 阎圃、张嶷、甘宁、严颜、周群、谯周、黄权、马忠、王平、句扶 3.
广汉 秦宓、彭羕、王甫 4.
蜀郡 张肃、张松、刘阐、张任、张裔、杜琼、王伉 5.
犍为 杨洪、费诗、张翼、杨戏、李密 6.
牂牁 朱褒 7.
越巂 高定 8.
益州 李恢、雍闿 9.
永昌 吕凯 巴郡 是中国古代的郡级行政区划,辖今天重庆和四川两省部分区域。
秦于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置巴郡,郡治江州县(一说初置阆中县,后移治江州县,今中国重庆江北区),郡初辖江州(治今重庆江北区)、垫江(治今重庆合川区)、阆中、江阳、宕渠(治今四川渠县)、符县6县,后陆续新置5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仍置巴郡,次年,江阳、符县改属广汉郡。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剌史部,巴郡置益州刺史部、郡治仍为江州县,辖江州(今重庆江北区)、垫江(今重庆合川区)、阆中、安汉(治今四川南充)、充国(治今四川南部县)、宕渠等11县。
汉和帝时(89――105年),增置宣汉(治今四川达州市),汉昌(治今四川巴中市)等3县。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今重庆忠县)为永宁郡、朐忍(治今重庆云阳县)至鱼复(治今重庆奉节县)为固陵郡。
建安六年(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郡治江州县。
南齐移治今重庆巴南区。
蜀郡 成都附近原为古蜀国所辖。
西元前四世纪,古蜀国国王开明五世(另一说法为开明九世)将首都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至成都。
秦惠王时,蜀王封于汉中的苴侯与巴国交好,而蜀国又与巴国交恶,此举引起蜀王不悦。
《正义华阳国志》记载:“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
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为仇,故蜀王怒,伐苴。
苴奔巴,求救于秦。
秦遣张仪从子午道伐蜀。”
秦惠王于西元前316年灭蜀。
秦惠王也灭了苴与巴。
秦国于西元前316年在成都设成都县。
蜀国刚被秦国并吞时并不平静。
周赧王元年(西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一作陈庄)为相,所治范围在今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国,治今之成都县。
周赧王四年(西元前311年)(一作六年(西元前309年)),陈壮反,杀蜀侯,秦又伐蜀。
秦又封了两任蜀侯,但都与秦王相处不好。
西元前277年,秦国置蜀郡,设郡守,成都为蜀郡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