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88章 说与唱(1/3)

毕竟阿九曾经想过要做个音乐人,对音乐的类型,还是有所涉猎的。

说唱,嘻哈文化,他也了解过一点。

&1t;

/p>

韩国是嘻哈文化色彩很浓的地方,yg就是以此立足的。

但是在阿九看来,韩国的嘻哈文化,甚至东亚这边的嘻哈文化,对比嘻哈的源地美国,当然指的也是上个世纪全盛的时期,几乎就是曲解了嘻哈文化的本质。

&1t;

/p>

现在的韩国,说起嘻哈文化,要么是注重于形,比如某个ido1来段说唱,要么就是注重于技巧,比方说来一段b-box,来一段freesty1e,几个韵脚,几个尾音的重叠,好像很coo1。

&1t;

/p>

但是这都小技而已,真正嘻哈文化的精髓,是他要表达的精神,而不是这些外在的东西。

&1t;

/p>

真正的说唱大神,饶舌歌手,唱的可不是炫耀自己有钱,炫耀自己的鞋多贵,衣服多贵,开什么跑车,泡什么马子,他们不会宣扬这些纸醉金迷的东西。

他们关注的是儿童,妇女,战争,贫民窟,他们传递的精神是不屈和勇敢,倔强与坚贞。

怎么可能是用来炫富或者耍帅的技巧?

&1t;

/p>

真正的嘻哈,是吼出来的,是一种呐喊。

真正的说唱,是要表达意思,而不是一种婉转的歌喉。

&1t;

/p>

所以阿九其实很讨厌一歌里面,夹杂几句说唱。

&1t;

/p>

就算是少女时代的歌,他也不喜欢这种。

&1t;

/p>

但俞永镇曾经解释过,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与偶像团体的定位有关,一个偶像团体,它的组成,肯定不会是因为音乐,而是因为商业。

既然是商业,就要考量,一个队员在这个团队中,你的定位是什么。

&1t;

/p>

比如说,一个偶像的团队,肯定要有主唱。

十来个人,主唱可能就三个,这已经够了,那么剩下的人呢?

&1t;

/p>

她们有的是为了以后做演员培养的,脸蛋漂亮演技可以,但唱歌就不一定了。

那么这个时候,她们不能像主唱那样彪高音,难道在一起表演的时候,站在旁边当背景墙吗?

&1t;

/p>

制作人显然要考虑这点,没有办法,安排几句说唱吧。

大概的意思就是,唱你不行,说总行了吧?

&1t;

/p>

这是无奈之举,也是一种商业上的考量和妥协。

&1t;

/p>

而另一些组合,他们做的说唱,完全是要营造出一种,我与你不同的架势。

这种yg就比较擅长了,他们的艺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不同程度的炫耀,有的是炫富,有的是炫耀人脉等等,目的是让歌迷觉得,他们喜欢的ido1,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人了,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榜样了。

&1t;

/p>

但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就是,他们的成功源于什么?

&1t;

/p>

他们在歌迷面前炫耀这些的时候,显然是忘记了,他们的一切,都是这些贡献了演唱会门票,贡献了专辑销量,甚至贡献了网络点击的朋友们给的。

他们炫耀的这些,并不是他们的自身实力。

&1t;

/p>

并没有那么理所应当。

&1t;

/p>

但这被忽略,并没有人注意到。

&1t;

/p>

同样,一个更奇怪的事情,阿九也一直不能理解。

&1t;

/p>

比如说,ido1这个行当,艺人这个行当。

&1t;

/p>

古语有云,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这句话的意思,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艺人是被‘养’的。

古代把人分九流,艺人,名伶等,都是下九流的人,为什么?

并非看不起,人都是自力更生,何为看不起?

&1t;

/p>

而是这个行当,靠的是人的给予。

他不像是工匠,我做工,我得报酬。

也不像是农民,我种地,我得到报酬。

艺人,无论你多卖力,你得到的报酬,只跟人的喜好相关。

这是一个双向不公平与不对等的事情,对于艺人来说,很多艺人,他比任何人都努力,但是就得不到应有的报酬。

而有些人,明明消极怠工,态度傲慢,他们也能得到很大的酬劳。

这是一种不公平,还有一种不公平则是在于观众。

&1t;

/p>

谁都有年少暮艾的时候,艺人得到的喜欢,都是不可能是单纯的喜欢,都是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喜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