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差别【3章合1】(3/6)

她垂着眼帘,“我吃不惯这样的馆子。”

蒋寒顿了一下,问,“没吃过怎么知道吃不惯?”

叶静皱了皱眉。

男人叹了口气,语气放柔了下来。

“试一试,会合你口味的。”

叶静不知道,他怎么就能确定合她的口。

但再推辞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两人捡了个空荡的地方坐了。

“想吃什么?”

蒋寒把菜单推了过去,“这是推荐菜单,你也可以另外点你想吃的。”

菜单没有价格,叶静见蒋寒熟门熟路,也没说什么。

想了想,她点了个清炒虾仁、蘑菇滑蛋。

蒋寒叫了服务员,又添了莼菜滑鱼丝和盐水鸭,最后上了一道西湖莼菜汤。

叶静闷头吃饭。

她近来吃饭,没有不吐的时候,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很给面子地平顺吃完了。

好像她就在等这顿饭一样。

而蒋寒恰好知道。

叶静皱眉。

抬起头来,正撞进了男人舒展的眉眼里。

“吃好了吗?

要不要再加点小食?”

叶静摇头。

蒋寒去了趟洗手间,然后叫了服务生结账。

“您好先生,一共是五百八十块。”

叶静怔了怔,五道菜,六百块。

蒋寒神情无波地刷了卡。

叶静也把手机拿了出来,“我转给你。”

男人只当做没听见。

但她是aa的奉行者,也不打算多事地再请回来。

与蒋寒,分割清楚一点对大家都好。

她再次要求给他转钱。

“我没带现金。

微信还是支付宝?”

蒋寒张口要说什么,然后一顿。

“微信。”

叶静加了他的微信,他当即通过了。

聊天界面空空的,他发过来两个字:蒋寒。

就好像第一次认识的人,连名字都怕对方弄错了一样。

叶静没回,直接转了290块给他。

离开前,服务生又走了过来,将一个牛皮纸包递了过来。

“两位,这是我们赠送的餐后甜点,多谢惠顾。”

蒋寒将甜点推到了她脸前,“我不太吃甜点,你拿回去吧。”

说完,他起了身。

叶静看了一眼牛皮纸袋子里的食物。

蛋挞大小的小酥上,点了类似草莓形状的草莓酱。

是草莓小酥。

...

...

不知道是不是中午吃了一顿不孕吐的饭的缘故,她下午没怎么饿,也没怎么吃。

下班坐在公交车上,闻见有小朋友悄悄吃蛋糕,才恍惚发觉很久没吃东西了。

她翻了翻包,看到了那牛皮纸袋。

草莓小酥已经凉了,但打开纸袋的那一瞬,浓郁的酸甜草莓酱的味道还是从纸袋子里面飘了出来。

叶静闻了一口。

她对这道点心不陌生,在清大,每一年社团纳新,都会准备一些甜点招揽同学,草莓小酥就是其中一道。

那还是她刚入学没多久,社团纳新的日子,她没什么犹豫就选择了法律援助社。

她是第一个报名的,后面人多起来,社团的师兄师姐问她可不可以过来帮忙。

她还不知道忙什么,就一口答应了,后来才知道是做点心。

分给她制作的点心,就是草莓小酥。

叶静其实是第一次制作,也不知怎么,竟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第二天就摆到了纳新的社团现场。

叶静也跟了过去,安静地坐在一旁,给前来咨询的大一同学分发点心。

社团的师兄师姐忍不住过来偷吃,“你做的这个可太好吃了,怎么做的啊?”

叶静认真地回答了一下。

话音落地,有人在旁问了一句,“你能把制作程序发给我吗?”

她说好。

说完才看到了问话的人。

男生穿着浅蓝色圆领t恤,个子高高的,鼻梁很挺,眉色很深。

不禁把人看得眼睛一恍。

他把手机递到了叶静面前的桌子上。

叶静问他,“用什么发?”

“微信可以吗?”

叶静本来没有微信,前两天才在同学指导下注册了一个。

她说好,加了他的微信。

他那时也发过来两个字——蒋寒。

叶静添了备注,把制作流程发给了他,他回了谢谢,之后再没有了联系。

这件事几乎被叶静抛在了脑后。

直到一学年上完,这个叫“蒋寒”

的男生在院系里渐渐出名,她才想起来,当时遇见过他。

他当时虽然来了法援社,但是没有报名。

后来叶静才知道他参加了英语辩论社。

法援社的社长跟他们普及,“敢参加英语辩论社的,本身就有两把刷子才行,口语好,口音正,思路清晰敏捷,玩的就是高端范,以后出国留学的居多,走的是精英路线。”

相比之下,法律援助社这种为广大人民群众做法律服务的亲民社团,和英语辩论社完全是天差地别。

社长用一句话总结了一下。

“选社团就是选职业路线了,什么人以后走什么路,这都是注定的。”

蒋寒在院系出名,除了他每一门课都名列前茅,还在英语辩论赛上大显过身手,轻轻松松拿了一等奖。

很多女生想要他的微信。

但他谁都没有加过。

某次无意间,宿舍女生发现叶静的微信联系人里,居然躺着蒋寒的名字。

“蒋寒?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