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本位 完(祝我生日快乐!)(2/2)

好吧,他们这么干不是因为真的犯蠢,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防止美国黄金储备的流失。这也是金本位制度最大的问题。

而对当时世界第二经济体的英国来说,其实这可是一个天赐良机。既然他们的表弟一不小心搞成通货紧缩了,那么他们这个做表哥就应该来一次通货膨胀呀。

当然啦,狂印钞票是会让英镑贬值,但是一来这可以促进出口抑制进口,从而提振本国经济表现。二来也可以把钱借给资金紧缺的欧洲银行,给全世界金融界打一记强心针,至少不会像原本那条时间线上崩盘得那么快。

然而在凯恩斯这些有“自尊心”的英国经济学家们的坚持之下,正如历史上很多次危机到来之前一样,英国政府选择了在惊慌失措中傻傻地什么也不做。

于是真正的大萧条向着所有国家呼啸而来,最后让全世界充斥着尸山血海。

而八十年之后的那次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主席正是那位“经济学神童”本-伯南克博士,他写过一本《大萧条(Essays on the Great Depression)》,里面就指出一战后重建的混合金本位体制正是引发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重要因素。

既然他对于通缩如此警惕,难怪他执掌下的美联储坚定不移的执行格林斯潘的宽松货币政策,丝毫不理会国内自由主义者的抨击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不满。

某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在97年那一次为了“国际观瞻”硬挺着没有贬值,这一次可不用管人家怎么想了。

所以在未来的那场次贷危机之中,未来的世界第一和第二经济体都学聪明了,大家一起量化宽松,你做初一搞了四次QE,那我做十五来个四万亿。

明白了吗,别以为经济学是像“心灵史学”一样的伪科学……至少不是全部经济学家都是神棍。

他们一直在总结上一次的经验,然后来应对下一次的危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