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20章 库货,百宝箱

尚涌哭笑不得,“余老板,逻辑上我确实听明白了。

但是乾隆官窑,几百年下来,怎么可能这样?

那吴老板,肯定也是当仿品摆的。”

“几百年下来你得看是怎么下来的,要是一直封箱呢?”

“嗯?”

“这叫库货。

听说过吧?”

“有点儿耳熟······还是你给讲讲吧!”

余耀看了看手机,濮杰和林丰草也没来电或消息,便点了一支烟,“乾隆年间,官窑烧造量很大,这个你应该知道。”

“是。”

“因为烧造量大于使用量,所以有一部分官窑瓷器,从瓷都运抵皇宫内务府之后,就一直没开封,一直放在仓库里。

这就是库货。”

“原来是这样!”

尚涌点点头,“所以才跟刚出窑的一样?

可是,总不可能这些年才开封吧?”

“只要乾隆在世的时候没开封,后面的皇帝一般不会开了用了。

当然,肯定也不可能这些年才开封。

清亡之后,有一批库货流出宫去,以乾隆官窑为主,数量还不小。

不过,开封之后,如果一直不摆出来,一直没有赏玩,也是装柜收藏,那釉面和彩料,一样看着簇新。”

尚涌点点头,“这也是真赛假的一种吧?”

余耀笑笑,“所谓的真赛假,要分很多方面看的,也得分眼力基础。

这一件,你刚才也细瞅了,除了没经过赏玩,这釉质是一流的,看着雪白,其实很润,只不过没经过充分的氧化,也没经过盘摸,色感与常见的官窑有差异罢了。

但,这并不能否定釉质的精良。”

在余耀的引导下,尚涌也琢磨进去了,“对了,彩料虽然扎手,但看着,好像也挺有档次。”

“你记住一点,官窑之所以是官窑,就因为它不惜工本。

皇宫里用的东西,不会考虑性价比,料不好不行,做差了也不行。

但是仿品呢,再高端,再精细,也会考虑成本问题,因为现代市场是有行价区间的;高仿追求的不是最高品质,而是最大相似。”

其实,这件粉彩双螭耳瓶,可说的东西是很多的;不过,尚涌是有一定基础的玩家,所以余耀点出关键就可以了。

尚涌自然是受益匪浅,他细细琢磨,连连点头,“最后一个问题,还是那款儿的问题。

官窑上为什么会出现缺笔的疏漏?

没检查出来就送进宫了?”

“从制作工艺上来说,疏漏是难免的。

可能是写款的人漏了一点;另外,底款是青花釉下彩,有可能那一点的青料不匀或者点得不实,烧制的时候被釉融得看不到了。”

余耀解释道,“至于为什么没被PASS掉,还是因为检查的毕竟是人,面对大量的瓷器,再小心也有疏漏的时候,而且繁体篆书制字的那一点,本来也不明显。

当然,这也是极少数的情况。”

“也跟是库货有关系吧?”

尚涌问道。

“只能说有一定关系。

入库封装,就不可能被发现了。

而官窑瓷器的底款出现疏漏,在使用过程中被发现,此时被销毁并追究相关责任人,情况是有的。

但也有保留下来的,吴老板没说错,曾经有一件乾隆官窑,底款也是缺笔,但却一直传承下来。

因为底款问题,反而如同‘错版’一样更加珍贵。”

“哎呀!

这个漏儿捡的,真是让人心服口服!”

尚涌连声叹气,“可我看了好久的翡翠釉盖罐,却是件赝品!”

“那件盖罐,不能简单说是赝品。”

余耀应道,“底子是真的,釉是重上补烧的!”

“啊?”

“不知道原来是什么,但肯定是缺损严重,所以打磨之后,后上的翡翠绿釉,二次重烧。

或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才选择了少见的翡翠绿釉,让人不易识别。”

“这个有什么要点?”

尚涌揪住余耀不撒手了。

余耀有点儿口感舌燥,简单说道,“看罐子口沿内部,胎釉结合处。

作伪者必然会经过精细处理,但再精细,也不可能有原来的状态自然。

这个,一时半会儿讲不明白的,你得慢慢提升眼力。”

话音未落,余耀的手机响了起来,尚涌本来此时也不好意思再问了,“你快接电话吧。”

电话是濮杰打来的。

“你不是来市场么?

还没到?”

“我都来半天了,你俩在哪里呢?”

“里头,文瑞堂,赶紧过来吧!

有东西吃不准,林兄还在看,我出来打的电话。”

余耀挂了电话,给尚涌一说,尚涌立即道,“我知道文瑞堂,大店,走!”

两人进了文瑞堂,还不止濮杰和林丰草一拨客人呢。

濮杰和林丰草在店内会客区的八仙桌边坐着,旁边还坐着一个长得有点儿仙风道骨感觉的老者。

不过,余耀看着在柜台后招呼另一拨客人的一个中年人更像老板,这老者应该是店里的掌眼之类的。

“来来来,快坐下看看。”

濮杰将余耀和尚涌招呼到桌边坐下。

如此,成了五个人围坐一张桌。

林丰草看了看余耀,点点头,朝桌上的东西递了个眼神,没说话。

老者微微一笑,“今天开门红啊,客人这么多。”

“有礼了,老先生。”

余耀应了一句,便开始细看桌上的东西。

这是一件紫檀的方匣,有个一尺多高,底边四十厘米左右,上下齐边。

一看就知道是林丰草看上的,濮杰不喜欢这路东西。

这方匣不是一般的方匣。

六个面当中,底面看不到,顶面镶嵌直径六七厘米的黑青色璧形玉片。

其他四面,都可以侧向拉开,不仅里面有横格,拉开的板面也有多格空间。

如果全部拉开,所有的格子里都摆上东西,围绕着全都能看一遍。

这是一件“百宝箱”

,存放和展示“宝贝”

用的。

余耀大致看了一遍,不由又看了一眼林丰草。

这种制式的“百宝箱”

,或者说多宝格方匣,是清代鼎盛期的经典造型,不难判定。

而且,从紫檀用料和工艺上也能看出,就是清代的东西,林丰草有什么吃不准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