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章 有点科幻色彩的场景画面(1/2)

秦克倒是挺满意的,从微光已能如此几近完美地控制这具“身躯”

,便看出它的高级控制算法已通过自主学习机制有了不少的提升。

秦克微微一笑:“微光,这身体感觉如何?”

“还不错,就是很多精细动作还做不到,部分关键传感器与关节的控制技术有待提升,我尽可能地通过学习分析与算法优化,提高了这身体内部控制系统的流畅度。

这里下着雨,秦克主人、青筠主人要不先到里面去?”

秦克点点头:“好。”

又转头对许礼成微笑道:“许董,那我们进去?”

“哦哦,好……秦院士请这边走。”

许礼成还有些愣神,不只是他,好几个高管与总工程师原本都打算向秦克汇报一下公司里最新的“智能化应用”

成果,并“吓秦院士一跳,让他惊喜惊喜”

,结果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倒是被秦克与微光的对话先吓着了。

不愧是秦院士提供的人工智能接口程序,看来有关这个人工智能是秦院士开发的传闻可能是真的——哪怕不是,也应该是秦院士那青柠科技内部的专业人士开发,且秦院士曾深度参与过,不然这个人工智能不会称呼他为“秦克主人”



秦克没关注众人复杂惊叹的心情,眼前的微光让他有点惊喜,但还没足够惊喜,起码还不够震惊那些顶级科学家们。

如果说感应器是“智能化”

的眼和耳,各种终端是“智能化”

的手和脚,微机电系统技术是血脉神经网络,那最核心的大脑,自然就是“人工智能”



微光作为“核心大脑”

全面介入“青柠埃尔斯联合科技研发公司”

的智能化系统后,会给这里带来怎样的变化?

对此,秦克充满了期待。

尤其是他知道这具机器人的“身躯”

只不过是微光其中一个终端形态罢了,事实上微光的“触手”

已遍布整幢公司大楼。

…… 在许礼成等人的带领下,秦克与宁青筠步入了公司大楼,微光走在他俩身前一米左右,卫锋、卫菁则依然寸步不离地跟在两人身后,另外还有十名黑衣汉子也呈散点分布状态,在四周护卫。

至于其余同行的黑衣汉子,则在大楼外巡逻布防。

秦克两人对这样的做派已有些习以为常了,并不怎么在意了。

秦克示意微光先不要说话,自己则边走边与许礼成、许冠雄交流。

这里的情况还是由这里的工作人员来说明更合适,毕竟微光自动生成的报告秦克事先已看过了。

“冠雄,这个公司能发展到今天,辛苦你了。”

“哪里哪里,如果不是秦院士您提供的人工智能核心,我们这里还停留在低级的部件研发生产工厂层次罢了。”

许冠雄忙说道。

他与孙炳飞一样,平时也挺张扬爱闹的人,但此刻老爸在旁,秦克的地位也不同以往,他可不敢有半分的放肆。

另一个陪同在旁的是公司的技术总监、总工程师樊世超,他在许冠雄引荐后,得到秦克的许可,便开始了各种讲解:“秦院士宁院士,目前我们的灯光系统已全部实现了人工智能控制……”

在他解说期间,公司大堂的灯光顺着众人走动而依次逐渐变动着亮度,整个变化过程很柔和平缓,既保证了众人的视线不受光线影响,又不会被光洁地板的反光刺着眼睛,而远处的灯光则变暗了些,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这时又有三个圆底盘的机器人“走”

了过来,樊世超介绍道:“这是我们上个月才开发成功的扫地机器人组合,可以适应各种材质的地板、各种天气状况,保证地板的清洁……”

三个负责清洁的机器人很快就自动跟在众人后面,第一个拖地机器人将众人从外面走进来时留下的泥水足迹擦干净,第二个机器人则用干布将地板上的水份吸干,第三个机器人应该是带干风机功能的,直接将地板上残余的水汽烘干。

三个机器人配合默契,动作又轻又快,众人从大堂走到电梯口,身后的足迹已完全消失,地板光洁如新。

“后续这些清洁机器人会自动去水槽那里用清洁液冲洗抹布。

如果抹布太旧了,它们也会自动更换抹布。

目前这些机器人内置的电池能使用两天左右,没电了它们会自动充电的,所以基本上从开启后就不用管了。

这样的清洁机器人目前共有七组,它们不但可以扫地,还可以擦桌子、给绿植浇水、打扫天花板,基本上目前整幢大楼的卫生工作都交给它们来了。”

看过报告的秦克其实很清楚这些细节,但还是微笑点头道:“了不起。”

见秦克终于露出赞叹之色了,樊世超精神一振,心情瞬间爽朗起来。

宁青筠好奇地问:“那如果它们故障了,是不是也需要人工维修?”

看到漂亮动人的宁院士开口提问,樊世超更觉得精神振奋:“基本上不需要人工维修,您稍等片刻,待会您到了我们的实验工场看看就明白了。”

卫锋与卫菁一直打醒精神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虽然秦院士说了这里很安全,但真正负责安全工作的还是他们,秦克可以乐观,他们可不敢有半分的掉以轻心,秦克二人现在对于这个国家、对于这个世界有多重要,没人比他们更清楚了。

所以他们自然便将清洁机器人工作的全过程看在眼里,不由暗暗咋舌。

这套智能扫地机器人组合如果推广开来,估计清洁工人这个职业就要消失了。

上了电梯,许冠雄直接说了地点,电梯便自动运转,将众人送到了三楼。

“这里是我们的实验工场。”

许冠雄介绍道。

总工程师樊世超指着四周,语带自豪道:“秦院士,宁院士,目前我们的实验工场基本上已实现了全智能化自动化。

宁院士,您刚才问机器人故障了怎么处理,请您和秦院士看这边。”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个或大或小的机械手臂正在一个机床上操作,灵巧无比地运用各种刀具、工具维修着一台无人机模样的飞行器。

这些机械手臂有大有些,大的机械手臂像柱子那么粗,而小的机械手臂只有婴儿手臂般粗细,从外表来看有点粗犷,但从它们精细灵活的动作来看,简直不逊于人类的机械工程师。

“秦院士,宁院士,这个就是我们的智能维修系统,目前已可以自动维修所有我们制作生产出来的机器设备,我们的工程师现在只需要维护这个系统自身便足够了。”

总工程师樊世超原本说着说着还有点骄傲的口吻,但想到一事,便不好意思地收敛了这份情绪,补充道: “这也是托了您的福,秦院士,您提供的人工智能接口有极强大的学习功能与模拟操作算法,我们只要给它看看图纸,再让它旁观学习一两天,它便能迅速地掌握这套维修系统的使用方法,然后接手相关工作。

正因为有它在,我们的实验工场才从半自动化变成了全自动化智能化。”

秦克表扬道:“樊工过谦了,如果没有樊工你们原本能实施精细化作业的半自动维修系统,这个人工智能也没法子将之变成自动化智能化。”

秦克这话又让樊工激动起来:“秦院士,当初您指示,让我们尽可能在每个部件上安装传感器、安装微机电系统模块与通讯模块,说实话,我们都觉得您的想法有点太超前了,但现在发现这样做的必要性,您实在是高瞻远瞩啊!

如果不是按您的吩咐事先在生产环节就进行了相关模块的配置,此时哪怕想改造,也不是半年时候能改好的。”

樊工主要是没料到秦院士能拿出如此厉害的人工智能,这玩意可比市面上的OpenAI GPT-4、NVIDIA Jetson、IBM PowerAI、IBM Watson、Alexa强太多,更别说以前的什么AlphaGo了。

越是深入使用这个人工智能接口,樊世超就越是意识到“人工智能才是核心”

这句话有多么精确,同时也不得不感叹,与秦院士提供的人工智能相比,他们自己偷偷开发的测试版人工智能简直就是人工智障。

不过尽管很好奇,樊工也没问秦院士有关这个人工智能的事,考虑到秦院士总是进行着各种高深莫测的研究,以及跟在秦克身边那群黑衣人,樊工觉得自己还是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樊工继续作介绍:“秦院士,宁院士,不只是维修系统,您们看,这里我们所有的工作基本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包括各种机器人和部件的装配,各种精细化加工,我们只需要提供图纸与设计方案,人工智能都能替我们制造出来。”

这个差不多有五百多平方的大平层工场里,目前正各种自动进行着的工作,所有的物料都不需要人工搬运,因为有小型装卸车自动运输,而各个工业机器人则操控着自己的机械臂或对之进行加工,或将各种零件组装起来。

整个工作场所流畅而高效,让人几疑身在未来世界。

反正卫锋与卫菁都看傻眼了,其他黑衣人也全都瞪大了眼睛,连宁青筠都看得有些目不暇接。

秦克也看得有些感慨。

从高中时学神拯救世界系统引导他开发人工智能开始,到现在已过去了将近9年。

微光也从最初的v0.

1版本,升级到了现在的LV5,而且还不断地学习提升中,越来越完美,最终才有了眼前这有点科幻色彩的场景画面。

这既是系统通过任务与特殊分支科技引导的结果,也是他自己的兴趣使然。

大概那时的自己怎么也没想到,基于兴趣及系统任务而随手开发的人工智能,在未来拯救世界的大行动中,将会扮演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吧?

此时已有机器人自动地冲泡咖啡并送过来了,人手一杯。

而且这几个机器人的行进路径全程都自动绕开了工场里各种活动着的机器,捧手咖啡杯子的托盘没半点溅出来。

秦克笑着对樊工道:“我猜这里应该是全国最智能化的地方了。”

樊工与有荣焉地点头,但随即微叹道:“唯一可惜的是,人工智能还是没法子创造性的工作。”

秦克深有同感:“是啊,这也是人工智能的先天局限性了。”

人工智能本质就是程序,一切都讲究“前因后果”

、符合程序本身的“设定”

,无法像人类一样具有天马行空的创新意识。

就算是提升到LV5极限的微光,也无法打破这个局限,哪怕它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模仿某些设计思路,画了一些图纸,但如果是世上从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它就没法子从零创造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