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一章 再寒冷的冬天,也不会缺乏人性的温暖(1/2)

微光马上弹出来了兴奋的表情:“耶,谢谢秦克主人,我终于可以有新房子住了。

我有点能体会到秦克主人和青筠主人、小壳主人搬到新别墅时的心情了。

[跳舞表情.

jpg][撒花表情.

jpg]”

现在微光已会说很多表达情绪的话语了,不过秦克清楚得很,这纯粹是被秦小壳有事没有与它聊天训练出来的成果,并非微光就真的拥有类似人类的情绪了。

说来微光这个Q版机器人的形象还很久都没更新过了,明明说话风格已非常像人类了,外形却还是如此的机器风……下次逮着秦小壳那个懒丫头让她帮忙重新画个新的UI吧。

秦克道:“好了,微光,你手里还有没有未完成的运算任务?

将所有执行完成的运算任务数据保存一下,然后进入休眠状态,我来给你挪个窝。”

“明白,秦克主人请稍等,当前所有在执行的运算任务在十分钟后就可以结束。”

“OK,你到时告诉我一声。”

“遵命。”

在微光处理最后的运算任务期间,秦克也给两个小宝宝讲完了三只小猪的故事,然后将娃交托给宁青筠,自己回到书房,打开笔记本电脑,远程连接到青柠科技数据中心里,检查了一下青柠数据中心里新资源池的情况。

主管冯毅刚办事向来是很靠谱的,不过事关重大,一旦迁移微光的过程中出错,后续就得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修正了,秦克必须亲自检查一次。

十几分钟后,检查结束,结果让秦克很满意,起码以他宗师级的信息学水平都没发现任何问题。

秦克抿了口茶,笑着自语道:“不错,看来今年给老冯的年终奖得多给一点了。”

冯毅刚的管理水平与责任心确实对得起高薪。

他管理青柠科技数据中心已快五年了,从没出现过任何严重的、会导致集体停机的故障——而这五年来,青柠科技的数据中心的可用性都能保持在5个9(即达到99.

999%),放在业界里也是顶尖的管理水准了。

所以每年秦克给他的奖金都非常丰厚,超过了BATJ等大厂给主管级别的奖金整整两倍。

给予人才足够的信任、足够施展才华的平台,以及足够过上体面无忧生活的薪酬,是秦克管理青柠科技及旗下研究机构的原则,再配合完善的制度和执行力度,使得青柠科技的人员流动性极低,人人都极珍惜这难得的工作岗位,对公司的向心力极强,工作责任感与效率都极高。

这也是秦克能长期当个撒手掌柜,将绝大部分管理工作都交给总经理周树涛的缘故。

闲话不提,确定新资源池的可靠性后,秦克便着手进行微光的迁移工作了。

想让微光搬到“新家”

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微光本身的数据量已在日复一日的“自我学习升级”

中变得极为庞大,在原本由5000多台高端服务器组成的旧资源池里,微光自身就占据了近100台高端服务器的资源。

而且微光还在旧资源池里储存了超过3EB(1EB=1024PB=1048576TB,大概相当于1073741824GB)的极端气候数据。

这里面包含了夏国的全部气候数据、欧洲气象中心和奥大利亚气象中心的全部极端气候数据,以及一部分正在传输过来的、包括米国气象中心在内的其他气象中心的极端气候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经过初步筛选、清洗、提炼的有用数据,都必须迁移到由全新服务器组成的新资源池里。

不过只要微光本身完成了迁移,后续的庞大数据量迁移工作,就可以交给它自己来完成了。

而微光本身的迁移工作只能由秦克来完成。

微光的存在虽然并不是什么秘密,但除了宁青筠和秦小壳外,其他人都只知道秦克“很久以前”

编写过一个人工智能,且这个人工智能可以处理一些大数据的基本工作,却并不了解微光实际发挥出来的作用有多巨大。

对于外人来说,微光起到的巨大作用几乎都被当成了秦克编写的“优秀算法”

成果。

这也是秦克愿意看到的结果,倒不是想要这虚名,而是不想让LV4微光这个已领先前全世界的人工智能为世人所知,平添无数的麻烦。

此时秦克确定微光正式进入休眠状态后,便开始流畅地进行微光的数据迁移。

这数据量太大,可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就行了,秦克正好可以根据新资源池的架构和资源分布,将微光的核心代码变更为分布式云计算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微光本身的执行效率。

这算是对微光进行一次不大不小的升级。

秦克整整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完成升级和迁移工作,重新启动了微光。

秦克下令:“微光,执行全线程自检。”

微光很快就弹出了回复:“自检完成,微光一切正常!

谢谢秦克主人!

经过这次升级后,我感觉自己好像轻飘飘的要飞起来了!

好棒的感觉!

搬到的这个新家也特别棒,算力非常充沛!

我刚才测试了一下,综合运算速度提高了49.

7倍!

[仰天大笑].

jpg][狂喜.

jpg]”

秦克瞧着微光发来的表情,真有了点与真人聊天的感觉,他笑道:“对了,微光,等其余几个气象中心的极端气候数据全部都传输过来了,目前旧资源池储存的数据量大概还要翻一倍,你预估一下,能否处理得过来?”

“No problem!

微光的状态绝佳!

现在PB级别的数据运算只是小case!

[秀肌肉的表情.

jgp]”

看着笔记本屏幕上的那眼睛笑成^-^模样的Q版机器人,秦克也露出了轻松的笑意。

起码拯救世界时需要用到的大数据算力问题,现在算是解决了,可以放心去一趟米国了。

…… 第二天中午,秦克与宁青筠提着行李箱,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人,坐上了卫锋的车,前往国际机场,准备乘坐专机飞往米国的迈阿密市。

这次IMU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最初是定在波士顿市举办,后来才变更为迈阿密市,说来这次的变更与秦克有很大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个月月初秦克发布了北半球“小冰河时期”

的严寒预警,使IMU考虑起天气的因素来。

波士顿位于米国北部,属于遭受到“小冰河时期”

带来的严酷低温及极可能出现的暴风雪的“重灾区”

,为了保证优秀数学家们的安全,也为了更舒适的会议环境,IMU最终临时变更了举办地,改为了迈阿密市。

迈阿密市是米国佛罗里达州第二大城市,位于佛罗里达半岛比斯坎湾,虽然也在北半球,却是着名的热带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基本上都在20摄氏度左右,因而被称为“米国本土冬季最温暖的城市”

,全年都游人如织。

这样的东南部城市,哪怕会受到“小冰河时期”

的影响而出现大降温,但也远不如北方城市那般进入持续暴风雪那么极端与恶劣。

对于IMU这样的“体贴”

,全世界参会的数学家都举手赞成并大加称赞,秦克自然也没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他和宁青筠这次飞去米国参加IMU的国家数学家大会,除了因为IMU的反复邀请盛情难却外,也是应米国气候学界的邀请,与全米国的气候学家们进行一次会晤,尽可能地消除此前相互的误会,以精诚合作、共同对抗全球的气候异变。

至于去拿一些跪着求着想颁给他的大奖,真只是顺便的。

现在诺贝尔奖都拿了三次,这个世界里值得他重视的大奖已不多了,也就IMU的陈省身奖、挪威自然科学与文学院的阿贝尔奖等屈指可数的几个顶级大奖。

当然,如果IMU愿意二次颁给他菲尔兹奖,秦克还是会有些成就感的。

毕竟菲尔兹奖还从没有人拿过两次,IMU也从没打算破这个例。

坐在汽车里,看着外面已充满了萧索氛围的树木,秦克再次意识到“小冰河时期”

即将到来的现实。

有点可惜的是,他这个月居然没找到三天的空闲时间来进入睡眠状态,以吸收完“物理之神级别”

的全部知识,这只能等到十一月再抽时间了,到时他在物理方面就是货真价实的“物理之神级别”

了。

秦克正想着,忽然手机震了震,收到了助理方咏棠发来的消息:“老板,不辱使命,我已带着霍秘书长和吴干事平安返回远州了。

飞机刚刚着陆。”

秦克顿时松了口气。

之前他就一直通过短信、微信、邮件让青柠助学基金会的秘书长霍宝燕赶回远州,不要在寒冷的山区农村里“过冬”



霍宝燕自小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连学费生活费也是靠邻居以及社区居委募捐来凑齐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