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三章 如火的七月,国际数学界最炙手可热的新方向!(1/2)

开车前来将秦克一行人从医院接回家的,自然是卫锋和卫菁两人。

秦克、宁青筠、秦小壳坐一辆车,陶折轩和特意来接秦克出院的秦扬辉、沈秋宜坐另一辆车上。

上车后,秦克意外发现驾驶座里坐着个熟悉的面貌,卫锋他们的同事郑海桥。

郑海桥也算是跟在秦克身边的“老人”

了,以前曾陪同秦克去过普林斯顿大学,只是后来一直负责外线行动,不像卫锋和卫菁这样时刻跟在秦克宁青筠身边。

“郑哥也来了?”

秦克有些意外,便还是打了个招呼,宁青筠和秦小壳也礼貌地与郑海桥打了个招呼。

郑海桥剪着寸头,三十岁出头,颇为精神,对秦克等人恭敬道:“秦院士、宁院士,秦二小姐,你们好。”

秦克与他闲聊了几句,便敏锐地留意到卫锋的左腿似乎受了伤,走路有点不太自然,便关切问道:“锋哥,你怎么受伤了?”

旁边的卫菁一脸看笑话的模样,卫锋瞪她一眼,才悻悻然道:“走路不小心踢到柱子了。

秦院士您放心,不影响行动。

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才让海桥过来协助一下我。”

秦克瞧他的神色就知道不会是这样蠢的原因,但卫锋没细说,秦克也就没再追问,只是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要不休息几天?

反正有郑哥在也一样。”

卫锋马上摇头:“不用不用,就一点点小淤青,不碍事。”

他这伤确实不是踢到柱子上弄伤的,而是在抓捕某个嫌疑人时受的伤。

当时正是秦克昏迷的第二天,某个国外来的嫌疑人携带武器接近秦克所在的医院,卫锋正满肚子的憋闷与烦燥,收到情报组的消息后立即决定亲自带队去捉人,结果因为心情问题出手太狠,一脚扫倒嫌疑人时,自己的脚也踢在后面的铁杆上,脚背顿时肿了一大块,到现在这伤还没完全好利索。

最郁闷的是,经过审查,这嫌疑犯与秦克并无关系,而是因为犯了另外的案子恰好出现在那附近而已。

也就是说卫锋这伤纯粹是白遭罪。

为此他还被上头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说他与秦克的交情变得太深,已会被情绪影响到行动,不适合再保护秦克,要将他调走,卫锋又是承认错误又是自我检讨又是作书面保证,好不容易才让上级打消了这个念头。

理由也正如他所说,现在秦院士受到的关注度太高,骤然换了其他不熟悉情况的同事来接手保护工作,卫锋总放心不下。

这些年来的相处,他早就将秦克视为好朋友,以及国家科研进步的最大希望,无论是私人友情还是出于对国家的热忱、对职责的尽心,他都不愿意在这时候离开保护秦克的岗位。

不过,离开也是迟早的事,今年卫锋已快33岁了,特勤人员一般到35岁后体能就会从巅峰状态开始下降,就必须离开一线岗位了,所以这时他已开始让郑海桥慢慢接手。

郑海桥长得老相点,看着年纪与他相仿,实际上今年才29岁,身手极佳。

秦克见卫锋态度坚决,也没再劝,只是宽慰道:“行,正好这些天我也不会离开学校,你可以在车里多休息。”

“谢谢秦院士的关心。”

郑海桥开车比卫锋还要稳些,半小时左右,秦克一行平安抵达了花园别墅。

“爸爸!”

众人刚走进家里,一岁两个月的宁咏昔和秦君尧摇摇晃晃地小跑过来,抱住了秦克的小腿。

“笑笑和铮铮真乖!”

秦克抱着两个心爱的娃左右各亲了一下,只觉得心里满满都是温馨。

果然还是家里好啊!

留在家里的爱德华·威滕笑着过来与秦克拥抱了一下:“欢迎康复归来,我的朋友。”

秦克与爱德华·威滕夫妇还有闻讯而来的邱老先生寒暄了几句,邱老先生便笑道:“对了,秦克啊,你知不知道罗伯特·朗兰兹教授和彼得·舒尔茨教授最近发布的消息?”

“不知道啊。

他们说什么了?”

秦克还真没留意,因为太多人找他,他嫌麻烦,手机直接开了自动应答模式,由微光来处理他的各种电话与信息,他自己则陪着欧洲气象中心的主任菲格雷多先生及首席科学家古德伯格教授,真没留意到国外的新闻。

“当然是与你有关的,‘新几何学’现在已是当今国际数学界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了!”

…… 正如邱老先生所言,朗兰兹老先生的公开发言,影响力极为深远。

越来越多的数学家将目光投注到了“新几何学”

上,很多研究了几十年“朗兰兹纲领”

的大数学家,比如菲奖得主吴宝珠、舒尔茨、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洛朗·拉福格等顶尖的数学家,都表示对“新几何学”

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要知道这几位都是因为研究“朗兰兹纲领”

而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

其中彼得·舒尔茨是得国波恩大学的数学教授、马克斯普朗克数学研究所所长,着名的得国数学天才,今年才36岁,但在国际上的名气丝毫不逊于陶折轩,他在算术几何和代数几何方面成果卓着,曾被誉为“格罗滕迪克的接班人”

、“当前算术几何方向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当然,随着秦克的横空出世,他的天才光芒已黯淡了不少,但神格依然比较稳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近年来他转向研究霍奇猜想,打算以此为突破口,在代数几何、分析和拓扑学这三个学科之间建立起一种基本的联系,进而解决格罗滕迪克提出来的“标准猜想”

,不过结果有点小悲摧,因为6月时秦克就已通过新几何学证明了霍奇猜想,使得彼得·舒尔茨的近五年来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成为了废纸,也使得格罗滕迪克的“标准猜想”

从高不可攀的数学巅峰难题,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存在。

这让彼得·舒尔茨心里极不是滋味,尤其是认真研究过“新几何学”

后,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新几何学”

在各方面都全面超越了格罗滕迪克的“代数几何”

,也超过了他一辈子研究的——“通过引入拟完备空间把算术代数几何转换到p进域上,并应用于伽罗瓦表示,以及开发新的上同调理论”

成果,即使他这些成果曾被称为“代数几何未来几十年最具潜力的几大框架体系之一”



只是作为天才数学家的不服输以及偏执,让他有些失去理智地要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去破解“标准猜想”

,哪怕需要多走二三十年的弯路。

但随着朗兰兹老先生对秦克“新几何学”

的推崇,以及自承不足,使得彼得·舒尔茨终于恢复了冷静,最终不得不低下头,公开表示将深入研究“新几何学”

,并尝试以“新几何学”

来解决“标准猜想”



连最强硬分子彼得·舒尔茨都表示要“易帜”

,一时之间,“新几何学”

成为了国际数学界最炙手可热的新方向,无数数学家果断地投入到“新几何学”

的怀抱,请求秦克团队进行有关“新几何学”

的公开讲座、编写相关教程的呼声也是与日俱增。

但面对这些呼声,秦克只是通过围脖回复了一段话: “感谢朗兰兹老先生以及各位数学界同仁对于‘新几何学’的认可与支持,但‘新几何学’并不是终点,它只能称之为未来数学大一统基础理论框架的一部分,距离真正的‘数学大一统’还有颇遥远的路要走,我们团队暂时就不在这样的‘中阶成果’上投入时间精力进行推广了,有兴趣者可以多看几篇论文,尤其是那篇《运用新几何学证明霍奇猜想》,以及之前我用来推导证明平行时空、时间线等结论的数学推导过程,都是新几何学的应用范例。”

对于秦克的这番回应的话,数学界的反响也是不一,有赞同者也有惋惜者,比如夏国就有不少数学教授认为“数学大一统”

的目标太遥远,秦院士应该先巩固“战果”

,利用“新几何学”

目前正如火如荼的大好局面建书立说,增强夏国数学界的“数学大一统”

上的发言权与地位,最好能形成新的学派,促进夏国数学事业的大跨步发展。

但这些意见与观点秦克都没理会,一来是他比较忙碌,没心思理会这些国内保守派明显会浪费时间的“提议”

,二来是他确实认为“新几何学”

并非终点,哪怕要推广自己的理论,等到“数学大一统基础理论框架”

研究出来再说了不迟。

所以发完这条围脖,秦克又再次淡出了世人的视线,“足不出户”

地留在清木大学这所象牙塔里,将外界的杂音与喧嚣都挡在了外面。

除了清木大学的留校学生、教授们能不时在校园里看到他和宁青筠的身影外,外界几乎没法子见到他俩,媒体记者们的采访更是一律婉拒。

当然,“足不出户”

是夸张的说法,事实上秦克和宁青筠还是会不时离开学校约会、享受二人世界的,只是他们往往会在卫锋和卫菁的保姆车里悄悄地戴着人皮头套,换上平时不会穿的衣服,戴上帽子才会出门,旁人哪怕是与他们面对面,也不知道眼前的一对亲昵情侣,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克与宁青筠。

偶尔秦克也会带着老婆去“星光铭缘”

两人的小窝里住上一个白天,过过只有两人的纯二人世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