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绝妙的好主意(1/3)

立宋第一卷鲜衣怒马少年时第四百三十七章绝妙的好主意“襄阳屯兵十万,兵甲充足,粮草也足以对付数年用度。

李曾伯叫得凶,其实却不会出大乱子。”

贾似道沉吟道:“两广兵只是过去壮壮声势,敲敲边鼓,战力不济于大局无妨,而且轮战一次,对两广道的帅司也是个提醒,如果他们还是那样懒懒散散,将来上了战场,有他们苦果子吃。”



/p≈

gt;

贾似道说得沉稳,其他的人就纷纷点头,他是从京湖制置使任上调任枢密使的,离开京湖不到半年,在襄樊深耕数年,对那边的情况一清二楚,他说京湖稳固,就必然稳固。



/p≈

gt;

几人又说了一阵两淮方向,很自然的,话题就转到南宋漫长江淮防线的西边、川峡四路上来了。



/p≈

gt;

“到处都是烽火,偏偏四川却波澜不惊,看来朝廷前些年在那边做的诸多布置,成效斐然。”

一个承旨点着头、撸着胡须赞道:“这也是贾枢密的功劳啊,若不是事先考虑充分,连下数道金牌严令王夔不得贪功冒进,恐怕此刻四川也跟两淮一样紧张了。”



/p≈

gt;

他说的这话,马屁意味十足。



/p≈

gt;

贾似道刚刚上任,前面的事情跟他毫无关系,硬要扯到他身上,实在牵强。



/p≈

gt;

至于金牌,要说是份功劳,更是扯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拖后腿的事情也能谈功论绩的话,那秦侩就是民族英雄了。



/p≈

gt;

“是啊、是啊,说的对啊。”

大家皮笑肉不笑的虚与委蛇,一起拍马屁。



/p≈

gt;

贾似道也觉得好像受之有愧,金牌到四川,回馈的消息似乎很不理想,王夔在拖长孙弘如泥牛入海,没有回音,作为金牌的出者,贾似道应该很没面子才对。



/p≈

gt;

于是他干咳一声,沉声道:“说到金牌,我昨日进宫,嗯,是和吴大人一起去的。”



/p≈

gt;

他看了一眼吴潜,这位素有才名的参知政事应声却扳起了脸,似乎对昨日进宫后生的事有些想法。



/p≈

gt;

贾似道又咳嗽一声,继续说道:“金牌的事,咳咳,官家又有了新的旨意,要我们新的金牌过去。”



/p≈

gt;

座中的人全都竖起了耳朵,个个都有些惊讶。



/p≈

gt;

这个月不是上赶着卖大白菜一样 样飞一般的了十来道金牌去四川吗,这才过去多久,怎么又要了?



/p≈

gt;

新的旨意?

是说内容有了变化?



/p≈

gt;

贾似道被众人的目光盯得有些不自在,他挪了挪屁股,定定神,说道:“这个呢,也是我们几个朝臣的意思,蒙古人朝三慕四,我们的使者在和林,本来谈得很好,传递回来的都是好消息,只要赔款纳银就能换回一纸和约。

现在却一边谈,一边打,实在令人愤慨。”



/p≈

gt;

大家都点头,作气愤状,道:“北虏不讲信用,既然在谈了,就该休兵止戈,哪有边打边谈的,实在无耻!”



/p≈

gt;

贾似道接着道:“所以呢,咳咳,所以呢……官家的意思,嗯嗯,也是我们的意思,要金牌去四川,让他们出兵,牵制蒙古人,让两淮和京湖的压力得到缓解,也彰显我大宋国威,让蒙古人知道,我们不是不敢跟他们打……要打的我们不怕。”



/p≈

gt;

啥?



/p≈

gt;

在座的人眼睛都瞪圆了。



/p≈

gt;

之前的十几道金牌,不是要人家按兵不动吗,长孙弘出兵关中,朝廷还要断他粮道,如此的坚决,现在说反转就反转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