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高句丽灭国(下)(2/3)
…… “韩掌柜,这大唐的将士还是很讲道理的啊,只要我们听他们的话,完全不用担心什么呢。”
韩四平脸上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当初从地窖里面重新出来的时候,他可是提心吊胆,生怕自己的小命不保。
没想到情况比自己想的要好很多。
“唐人是希望辽东城尽快的回复秩序,听说他们已经安排人在辽东城修建水泥作坊和青砖作坊了。
到时候辽东城内的房屋,很多都将使用水泥和青砖来修建,这样子就比较不怕火了。”
韩洋作为经常行走在高句丽和大唐的商家,对于大唐的一些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像是水泥作坊这个东西,虽然大唐之外的地方还没有出现。
但是在大唐的各个地方,并不算稀奇。
单单幽州那边就至少有五六座水泥作坊。
“辽东城原本的房屋大部分都被烧毁了,今后重新修建的话,这里面蕴含的商机可是非常的大。
韩掌柜,我觉得这个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商家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呢。”
心中有了盼头,没有担忧之后,韩四平就想着怎么把生意做大。
“说的不错,现在不管是继续做以前的生意,还是借着辽东城重建的机会,寻找一些新的机会。
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过我们的动手要快一点。
要不然等到大量的大唐商家进来之后,我们想要跟他们竞争,难度就很大了。”
韩四平能够看清楚的问题,韩洋自然也是清楚的。
“韩掌柜,听说平壤城那边已经被大唐拿下了,国王也投降了。
你说我们如果跟唐军合作,给他们做一些服务工作,是不是会更有前途?”
韩四平对高句丽并没有什么特别深的感情。
相反的,经常去幽州的他,见识到了大唐的繁华,很是期待自己成为一个唐人。
现在有机会抱大腿,他自然是要怂恿韩洋了。
“唐人会要我们吗?”
韩洋听了很心动,不过显然也有一些顾虑。
“如果是过个一年半载,人家不一定看得上我们。
但是现在的话,他们应该还是很愿意有我们这样子的商家跟他们合作的。
辽东城中,比我们更加熟悉当地商业情况的人员并不是很多。
愿意主动跟唐人合作的人就更少了。
这个时候我们主动的过去寻求合作,他们没有理由拒绝啊。”
“你说的也对,我们等会就去试一试。”
…… “陛下,高句丽国王对于大唐一向还算是臣服,这次的事情主要是西部大人渊盖苏文惹出来的。
如今他已经投降了,并且还下令各个城池的守将向我们大唐投降。
这种情况下,我们直接把高句丽给灭了,是不是会让其他番邦属国人人自危?
微臣提议把辽东地区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中,设立辽东道。
鸭绿江以南的区域,继续留给高句丽国王管理。”
宣政殿中,大唐的朝中重臣都跟李承宗在商讨着高句丽的处理问题。
作为礼部尚书,岑文本的提议还是相对中庸一些。
一方面,他已经考虑了李承宗的部分述求,辽东道正常设立。
另外一方面,他也考虑到礼部需要面对番邦属国的压力,保留高句丽王国,他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陛下,微臣觉得既然我大唐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那就干脆把高句丽给吞并了。
虽然在我大唐建立之后,高句丽人总体还算是安分守己。
但是纵观几百年的历史,高句丽人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守规矩。
并且,辽东那些地方,汉朝的时候就是归属于中央朝廷管辖,我们现在也只是恢复老祖宗的荣光而已。”
许敬宗的胃口显然要更大。
能够借着这个机会吞并高句丽,他觉得不用客气。
反正李承宗既然让大家讨论,那么就什么提议都是可以讨论的。
“岑尚书和许尚书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微臣倒是觉得这两个方案可以综合起来。
比如在辽东地区设立辽东道,朝廷安排官员去辽东道任职,并通过移民的方式,提高唐人的比例。
最终实现朝廷对辽东道的确实控制。
而鸭绿江以南部分的高句丽国土,朝廷可以通过册封高建武为王爷的方式,作为封地的形式来继续交给高建武管理。
但是并不保留高句丽王国的这个称号,相当于高句丽已经消失了,今后只有大唐的王爷。
而朝廷可以在平壤城驻军,通过军事和经济的手段加强高建武封地的管理。
这样一来,既不用直接面对那一片高句丽人的反抗,也能让其他番邦属国稍微安点心。”
马周这个提议一出来,很多人的眼睛立马就亮了。
很显然,这个提议非常的不错。
既满足的李承宗的一些要求和想法,又考虑到了高句丽那边的一些实际情况和国际影响。
大唐该拿到的利益都能到手,一些不想承担的责任却是可以抛出去。
到时候高建武带着封地上的百姓,如果一直没有办法过上好日子。
估计高句丽人自己都会把他给推翻。
“马尚书的这个提议不错,微臣觉得可以考虑。”
褚遂良首先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对马周的支持。
在他看来,马周的这个灵活提案,充分的考虑了各方的需求,算是这个阶段最能让大家接受的内容了。
“确实挺不错的提议,微臣也没有意见。”
岑文本承认马周的这个提议比自己更好。
这一点心胸,他还是有的。
很快的,许敬宗也觉得马周的提议可以接受。
“既然诸位爱卿都这么认为,那么按照马周的提议去办理吧。
朝廷开始策划辽东道的安排,与此同时,朕将册封高建武为大唐韩王,赐丹书铁拳。”
李承宗没有把这个问题拖得太久,直接就拍板定了下来。
从今往后,这个世界就没有高句丽了。
有的只是大唐韩王的封地和辽东道。
…… “余站长,当初您可是承诺过的,我们只要配合你的工作,就能继续保持高句丽的王位的,可是现在……”
高建武看着余则成,心中很是无奈。
形势比人强,他也就只剩下一点点抱怨的胆量了。
“韩王殿下是对陛下的旨意有意见?
你可以不接圣旨的啊。”
余则成一句话就把高建武顶的无话可说。
别看高建武现在已经被封王了,但是他这个王爷注定会是一个傀儡。
整个韩王府的护卫都是由情报调查局平壤站来安排的。
韩王封地的各个城主任命,需要得到大唐吏部的批准。
而各个城池下面的一些官员,则是交给了各个城主来任命。
这么一来,就算是把高建武的人事权给剥夺了。
搞管理的应该都很清楚,人事权和财权是最重要的两个权利。
前者决定了下面的人会不会听你的话。
后者除了前者同样的效果之外,还决定了你有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办事。
“余站长,您误会了,我父王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一时还有点不习惯。
对,就是有点不习惯。”
高桓全一看双方似乎要谈崩了,赶紧站出来缓和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