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灭国(继续大章(7/8)
如今我大唐在各地都在修建水泥道路,需要大量的人手。
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修建,也是需要很多人手。
高句丽的这一批俘虏数量,很可能会超出我们的认知范围。”
淳于难能够坐稳登州刺史的位置,自然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什么事情应该重视,什么事情可以忽悠着过去,他心中都是有一把称。
“府君您放心,这两年我们大唐不缺粮食,不缺衣物,现在天气也不冷,修建几座俘虏营,非常的简单。”
淳于博拍着胸脯,让淳于难放心。
“我们登州到洛阳城的水泥道路,朝廷一直都有规划,但是一直都没有动工。
借着这一次机会,我们再次向朝廷申请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修建。”
“修路是朝廷非常支持的事情,如果这些俘虏能够留下一大部分来修建登州到洛阳的道路的话,那么修路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或者到时候我们干脆由登州府组织一批人手去高句丽那里捕捉奴仆,让他们来负责修建。
其中一部分可以售卖给商家,换取修建水泥道路的资金。
到时候哪怕是御史想要弹劾,府君也可以全身而退。”
淳于博很快就给自己家主提出了一条大胆的建议。
淳于家作为登州本地豪族,对于发展登州,自然也是非常积极的。
登州靠海,水产的收获其实也是很高的。
但是这里的鱼获跟上海县那帮的命运完全不同。
淳于难觉得这里面其实大有可为。
“回头你整理一个方案出来,到时候我写一份奏折递上去!”
…… 新罗王国,金城。
作为朝鲜半岛上的宿敌,新罗自然是在平壤安插了不少的探子。
同样的,高句丽人在金城也有自己的人手。
所以平壤这边发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金城。
毕竟平壤到金城,也就是几百里路的事情。
“大王,这个消息属实吗?
会不会是搞错了?”
乙祭颤抖着双手,不敢置信的看着手中的情报。
平壤城被大唐攻下了。
唐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几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平壤城。
大唐海军从水上而来,突然出现在平壤城外?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乙祭,虽然这个情况让人难以相信,但是实际的情况就是平壤城现在已经落到了大唐的手中了。
不管是高建武还是渊盖苏文,如今的局面应该都是不妙的。
特别是高建武,听说已经被唐军给控制了。
并且他还向所有的高句丽将士下了旨意,要求大家无条件投降。”
金德曼脸上面无表情。
不过,心里面确实一点也不平静。
高句丽啊。
这个新罗一直担心害怕的敌人,就这么轻易的败在了大唐手中?
虽然金德曼知道大唐很强,但是没想到居然强大到这种程度。
当初隋朝也是上百万队伍攻打高句丽,也没有拿下啊。
那么这一次大唐出动了多少兵马呢?
他们到时候会不会顺手把新罗王国也给灭掉了呢?
灭国的危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的迫切。
“无条件投降?
高建武他……他……”
乙祭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高建武跟渊盖苏文两人不和的事情,新罗人自然也是知道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情况居然会发展到现在的局面。
甚至他有点担心到时候金德曼会不会出手对付自己。
毕竟在新罗,他乙祭的地位跟渊盖苏文有点类似,掌控了许多的权利。
虽然新罗军方的很多将领还是听王室的话,但是说乙祭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王室,这也没有错。
“姐姐,我们之前是安排过使臣去大唐的,无缘无故的,大唐应该不会攻打自己的藩属国。
这一次高句丽是因为主动的攻打了大唐的营州,所以唐军才出兵了。
我们不一样,自始至终,我们跟大唐都没有任何的矛盾。
恰恰相反,我觉得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进一步的加强跟大唐的联系。
我听说倭国早就派遣了遣唐使,带着大量的勋贵子弟去到长安城学习。
如今奈良城那边也全面的模仿大唐,一切都要向大唐学习。
我觉得这一点,我们是要去向倭国人学习的。”
金德曼身边,一个俏丽的女子插了一句话。
“胜曼,你想要去大唐?”
金德曼是个聪明人。
金胜曼刚刚开口,她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姐姐,听说唐军在攻打平壤城的过程之中,使用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方式。
再结合国王大唐商家在金城售卖的商品,我们可以看到大唐比我们强大太多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主动的向大唐靠拢,那么将来新罗王国是否还能存在,就不好说了。”
金胜曼没有直接回答金德曼的话,不过意思却是表达的非常明显了。
“大王,圣骨(新罗的官职)说的有道理,这个时候我们确实有必要安排使臣去长安城。
一方面是向大唐朝贡,表达我们臣服于大唐的意思。
另外一方面是要进一步的跟大唐交好,让我们的人员能够在长安城好好的学习。
从《大唐报》上的情况来看,大唐内部每一天都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很多内容简直都是匪夷所思,我们应该安排人去好好的学习一下。”
乙祭能够作为金德曼的辅助大臣,自然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姐姐,我愿意亲自作为使臣,带着人员前往长安城,我要让大唐皇帝陛下知道我们新罗的诚意,知道我们新罗人是永远站在大唐这一边的。
借着这个机会,看看大唐能不能帮我们在金城修建一座跟渭水书院一样的书院。
顺便修建一些作坊,让我们金城也能向长安城靠拢。”
金胜曼的话,让金德曼难以反驳。
自己妹妹愿意千里迢迢的前往大唐,自己没有理由拒绝啊。
“乙祭,你去安排人员准备一下,看看城内都有哪些人家的勋贵子弟愿意去长安城学习。
与此同时,也可以从民间招募一些聪明的人,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从大唐那边学习到更多的有用知识。”
金德曼很快就有了决定。
这个事情,对新罗来说是好事。
自己没有理由拒绝啊。
再说了,带队的还是自己的堂妹金胜曼,自己就更加不用担心了。
“大王请放心,人参和貂皮之类的东西,在国库之中都有现成的东西,只要人员名单确定下来了,遣唐使队伍随时都可以出发。”
乙祭对于新罗国内的情况显然是非常的了解的。
所以哪怕是什么都不查,他也能很顺利的回答金德曼的问话。
“姐姐,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要不然到时候发生了什么误会,我们就连后悔的机会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