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灭国(继续大章(3/8)
高建武咽下一口唾沫,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外面协助我们的唐人不是只有情报调查局的人员吗?
哪怕是情报调查局在高句丽的人员比较多,也就是几百人吧?
就依靠这些人,怎么可能完成攻城任务?”
高桓权也迫不及待的问道。
此时此刻,他也有点慌。
这个局面,似乎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了。
虽然落在大唐手中似乎比落在渊盖苏文手中要好一点,但是也不要指望好多少。
“就是字面意思,高句丽在渊盖苏文的安排下,在营州对我大唐百姓烧杀抢夺,你们真的以为我们的大唐没有任何的反应吗?
陛下已经下令李靖大总管和薛万彻大总管兵分两路,水陆并进的进入到高句丽。
任何但凡侵犯我大唐利益的国家,都将受到惩罚。
当然了,这件事情我也知道是渊盖苏文的问题,跟大王和太子殿下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你们好好的配合,一切问题都是好商量。
到时候我大唐将士只要惩罚了渊盖苏文他们那一系的人马,自然会重新恢复大王的王位。”
为了说服高建武投降大唐,余则成也是空口白牙的随便许诺了。
反正只要达到了目的,后面的事情一切都好说。
如果达不成目的,那么他还有没有性命回到大唐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你……你……余站长,你之前可不是这样子跟我说的?
你从来没有说过大唐已经出兵了。”
高桓权脸色苍白。
一天之内,他的心情像是过山车一样的上上下下,他觉得自己已经有点没有办法承担了。
“大唐不是礼仪之邦吗?
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先礼后兵,为何这一次直接就侵犯我高句丽呢?”
高建武此时也意识到了问题严峻性。
虽然余则成的话说的很好听,但是阶下囚的日子,他肯定是不想要享受的。
谁知道到时候大唐到底会如何处置自己呢?
再说了,大唐既然已经出兵了,那么肯定不可能就那么轻易的收兵的。
到时候高句丽会被折腾成什么样子?
高建武好歹也是做了十几年国王的人。
高句丽也是在高家的统治之下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
要说高建武对国家一点感情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
“大王,太子殿下,这个时候我们在这里争论那些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当务之急,是尽快的挡住渊盖苏文的反扑,否则我们都有性命之忧。”
余则成没有理会高建武和高桓权的抱怨。
对于他来说,高建武和高桓权的利用价值已经在快速的下降。
只要大军顺利的进城,不管高建武和高桓权的态度如何,都不会改变结局。
现在自己无非就是想要锦上添花的给大军降低一下攻城的难度而已。
“父王,余站长说的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高句丽如今各处的将士基本上都是听渊盖苏文的。
大唐出兵只是为了惩罚渊盖苏文,到时候我们还是有机会继续收拾残局的。”
高桓权很快就认清了现实,开始劝说起自己的父亲。
没办法,但凡是他还有其他的选择,他都不愿意这样子做啊。
“让我想想,让我再想想。”
高建武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转来转去。
不过,余则成却是不想给他时间了。
“大王,等到我王师顺利的进城了,那么你的命令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到时候,您跟渊盖苏文一样,都是我们大唐的敌人。”
“余站长,大唐到时候真的会保证我们父子和王室成员的安全吗?”
高建武停了下来,双眼瞪得大大的,想要看透余则成的想法。
“你相信我,那就是可以;你要是不相信,那么我说什么也没有用。
但是我要强调一点,如果大王落在了渊盖苏文手中,那么只有死路一条!”
余则成这话,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
我同意你的方案,现在就让人通知所有人的人向大唐投降!”
高建武说完这话,浑身都失去了力气。
事情怎么突然就发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呢?
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 “哒哒哒!”
“哒哒哒!”
当唐军占据平壤城南门之后,面对高句丽人的反扑,六管女菩萨很快就发挥出了史无前例的战斗力。
在狭窄的街道上面,两架六管女菩萨就可以直接教高句丽人重新做人。
第一次见识到六管女菩萨的战斗力的情报调查局人员,也是吓了一跳。
更加不用说之前南门中配合情报调查局的高句丽人。
他们很庆幸自己跟让人是站在一起的,要不然就已经变成了一堆碎肉了。
“城内已经彻底的乱了,高建武的人马跟渊盖苏文的人马在各处都在战斗。
如今但凡是不向我们投降的人员,全部都不要客气。”
浑身是血的苏定方,此时专门负责扼守南门,确保大军能够无障碍的进入到城内。
不过,到了这一步,大唐距离彻底的胜利,也就是一步之遥了。
“定方,这一战,你们辛苦了!
回头本将一定会向陛下为你们请功!”
李靖此时的心情很是不错。
依靠六管加特林打退了高句丽人的反扑,大军立马就开始入城了。
进入城内之后,分成几路行动。
每一路大军都有两架六管女菩萨配合,简直就是无敌一样的存在。
而在这个时候,高建武下令将士们向大唐投降的命令也在平壤城的部分区域传开了。
很多原本属于渊盖苏文的部队,此时也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了。
但是在面对大唐的强大进攻压力之下,许多人选择了明哲保身。
投降是有活命的机会。
反抗的话,似乎就只有死路一条。
“投降不杀!”
“大唐乃是仁义之师,不杀俘虏!”
伴随着一阵阵高句丽语和唐语,越来越多的高句丽将士选择了投降。
虽然高句丽之前多次反抗隋朝,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但是国内对于中原王朝的心情还是非常复杂的。
大家其实知道自己应该是比不上中原王朝的。
特别是最近几年,通过大唐商家在平壤城售卖了不少大唐的商品。
这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了高句丽跟大唐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投降的时候,压力就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