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朕的妃子都是人才啊(一万八(7/9)
你现在这么逼着我,想要干什么?
居心叵测啊!
是不是想要让孔家冲在前面,然后倒下去之后颜家坐收渔翁之利?
此时此刻,孔颖达心中想了很多。
唯独没有想自己应该怎么站出来硬抗李承宗。
跟李承宗接触的越多,他就越是感受到了李承宗的深不可测。
虽然儒学的影响力在不断地下降,但是孔颖达感受到了李承宗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
渭水书院的经学院,话是在教授儒学的。
朝廷科举的进士科,也仍然是以儒学为主的。
这种情况下,让孔颖达跟李承宗撕破脸,他是绝对不愿意的。
也是不敢的。
孔家能够绵延千年,各个朝代变更之后,都能过得好好的。
这里面就是因为孔家的知道如何变通。
知道什么时候要硬抗,什么时候要认怂。
认怂的人又不是只有我一个,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颜兄,你说的事情我自然是知道的,京师大学堂招募那么多女学员,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但是如今陛下的声望如日中天,强大的突厥已经灰飞烟灭了。
土豆和地瓜的丰收又让我大唐的粮食富裕程度超越了历朝历代。
渭水新城那边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式机器,让作坊里头能够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长安城外新军的战斗力,超越了过往任何一支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站出来给陛下添堵,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虽然孔颖达对宫里头妃子们最近折腾出来的东西也很有意见。
但是他也只能忍了。
反正孔家也不是第一次忍下委屈。
“陛下才登基几年,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不敢站出来弹劾,那么将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可能站出来呢?
难道要等到儒学在大唐已经存活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再折腾吗?”
颜师古的情绪很是激动。
他没想到孔颖达的态度居然是这样子的。
孔家作为儒林的扛把子,他们要是怂了,让谁上?
他颜师古虽然不怕死,但是也不想做无谓的牺牲,不想损己利人啊。
“颜兄,陛下的妃子很多都是五姓七望出身,我们要是针对她们,到时候不仅得罪了陛下,还得罪了五姓七望。
你灭用看到这一次御史台那边都一点动静没有吗?
要我说,你要是真的想要搞点什么,不如让御史台那边的御史动起来。”
孔颖达觉得还是要想一个办法转移火力。
要不然颜师古一直烦自己,自己也很为难啊。
他的脸皮还没有那么的厚啊。
“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颜师古很是失望的说道。
孔颖达没有说话。
不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 “陛下,民部统计了一下长安城最近几个月的婴儿出生情况,跟往年一比,出生率高了不少。
最关键的是难产而死的夫人少了很多,这可是大好事呢。”
宣政殿中,马周心情很是愉悦的跟李承宗汇报着好消息。
马上要过年了,各个衙门也都是在做着今年的总结。
民部作为掌管天下钱粮,管着天下户籍的部门,自然也是总结的重要对象。
“这个变化,莫非跟京师大学堂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关系?”
李承宗又不是傻子。
马周表现的已经那么明显了,他要是再当成不知道,那没有任何好处啊。
“是的,自从许尚书的夫人开始首次采用了剖腹产之后,这种新式的手术就很快被勋贵富商接受了。
之后,医院不断地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很多郎中都可以做这样子的手术了。
这么一来,哪怕是普通百姓,如果遇到了难产的时候,也可以去到医院治疗了。
甚至为了方便百姓,京师大学堂医学院附属医院还在万年县专门开设了一个分院呢。”
这种好事,马周自然是很积极的跟李承宗汇报了。
在职场上,如果有什么好消息,你一个普通员工最好就不要直接找大领导去报告。
而是把机会给到你的领导。
要不然,你爽了几秒钟,回头你的领导不爽你了。
那你就要不爽很久了。
“剖腹产这个手术是很有推广意义的,既然在长安城已经推广开来了。
那么今后就可以在洛阳、凉州、晋阳、扬州等地推广,让更多的产妇能够享受到手术的好处。
与此同时,其他相配套的安排也要同步的安排。”
李承宗对于人口增加是非常重视的。
后世华夏大地有十四亿人。
但是现在却是只有两三千万。
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李承宗不指望着一口吃成胖子。
但是至少把人口数量搞到一个亿以上吧?
要不然到时候大唐有那么多的领土需要统治,人手哪里够呢?
在这个年代,人口就是资源。
你要是人口不足,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陛下您放心,这一块微臣已经在安排了。
乘着这个机会,微臣有一个提议,不知道是否合适?”
“什么提议?”
“以京师大学堂医学院附属医院为模板,可以在大唐的每一个州府都先设立一所医院。
一些比较小的州府,可以后面再设置。
一些大的州府,争取在这两三年设立起来。
这么一来,我们大唐的医疗体系就具备一个初步的架构了。
这对于提高大唐百姓的寿命是很有好处的。”
马周倒也没有在那里画大饼,而是提出了一个颇为实在的建议。
既然医院是个好东西,那就在各地推广开来咯。
“你这个主意很不错,但是除了资金问题之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
没有足够的郎中的话,是没有办法修建那么多的医院的。
而一个合格的郎中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
李承宗自然是知道马周说的事情是个好事。
但是要做起来却是没有那么容易啊。
“陛下,或者我们有没有可能编写一本书,一本识字的人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就能给人治病的书。”
马周再次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像是异想天开的建议。
简单培训就可以给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