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9章 徐姑娘的反悔(3/4)

“……”

刘泠真的是一点都悲伤不下去了。

有沈宴在,没有孩子并不觉得如何伤感。

刘泠可能都没难过够一炷香的时间,就又生龙活虎,活蹦乱跳了。

晚上家家升起炊烟时,她心情甚不错,积极过去,要为沈宴做饭吃。

一间小小的厨房里,刘泠蹲在大锅前,一边被烟呛着,一边拿买来的食谱研究。

沈宴倚在旁边的石灰墙上,静静欣赏。

刘泠抬头,看到烟火寥寥中,沈宴眉目清润,倚墙而立,有一种极为动人的神韵。

残留日光中,罗罗清疏,实在是好看。

刘泠看得出了神。

沈宴瞥目过来,刘泠脸被烟熏红,若无其事地低下头。

沈宴露出了然的笑,“晚上出去逛逛?”

“好啊,”

刘泠应,欣然而往,“我们可以看星星看月亮,谈谈情说说爱,共度难忘今宵。”

“……你可真会举一反三。”

沈宴被她逗笑。

晚上吃过饭,两人果然如约出门。

沈大人和刘泠的约会,自然和别人不一样。

别的情人在街上卿卿我我,沈宴抱刘泠上了屋顶,一望而去,大半个玄安关都落在他们眼中。

天高地阔,悠远流长。

沈宴跟她说,玄安关太不安全,不能再在这里耽误下去。

如无意料,他们明天就离开这里返京。

星光下,沈宴几句话说完,“……就是这样。

你有什么珍贵的想要的东西?

今晚一并弄好。”

刘泠想了想,摇头,“我没什么珍贵的东西。”

沈宴说,“再想想吧。

离开这里,短期内是没机会回来的了。”

“我最珍贵的,就是你了。”

刘泠抬目,清清冷冷地看他,“难道你不跟我回京吗?

你跟我一起回京,别的东西,我都不在乎。”

沈宴侧过头,半天没说话。

他揽着她肩的手,却紧了一分。

就这一点变化,刘泠也并没有忽略。

刘泠仰头,看天上稀稀疏疏的星光。

她温声,“沈大人,其实我特别想要孩子。”

沈宴没说话。

刘泠就自顾自往下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也有美满的家庭,爹娘疼我爱我,我可以任性可以撒娇。

好景不长,这些我都失去了。

我没有母亲,也像没有父亲一样,我再没体会过父母的爱。

我母亲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脆弱而无能,只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就跳下了湖。

我父亲也不合格,他背叛了我母亲,为掩盖自己的心绪,为了维护他和他现任妻子的美好形象,就让我做替罪羊。

我给他做了那么多年的替罪羊,他从来没觉得这是他的错。”

“我常想,父母真是没办法选择的一件事。

我小时候那么强势的性格,也能被他们逼疯,逼成现在这个样子。

沈大人,我原本可以……但是已经永远不可能了。

伤痕是永远存在的,它会跟着我,一直到我死。”

这就是她的心病。

她那个死去的母亲,幻作幻影,长年累月地跟着她,诱惑她去死。

她知道都是假的,但是没办法。

生病是没办法的一件事,治不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她知道这个病会跟着自己一辈子,是一个隐形伤处,猝不及防,它就会跳出来,狠狠咬她一口。

“所以我想要一个孩子。

因为我自己知道怎样的父母最讨厌,我才不会对我的孩子那样。

我绝不会软弱,把世间的残酷过早地展现到他面前。

我也不会心狠,丢下他一个人去孤军奋战。

我要爱我的丈夫,我的丈夫也要爱我,我们家庭美满,婚姻幸福,我的孩子能感觉到父母间的爱。

他在我的呵护下,健康长大,活泼,开心,快乐。

他随意是男是女,随意是什么样的性格,随意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只想他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

沈宴看去,星光倒映在刘泠的眼中。

她的眼睛像天上银河一样美,希望和璀璨都在她眼中跳跃浮动。

那些美好的,光华的,引人奢望的,都在她眼中。

这个坐在星光中的少女,她可真漂亮。

沈宴不自觉伸手,碰到她脸颊。

他说,“刘泠。”

“嗯?”

“你不是想要严父慈母吗?

我答应了。”

沈宴说。

刘泠愣了很长时间,然后慢慢笑开。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示。

沈美人似漫不经心,似随口一说,可他的芳华之情,她完全感觉得到。

她很是喜欢他,再不能碰到更喜欢的了。

两人坐在星光下,撑着下巴,侃侃而谈他们未来的孩子。

那个孩子应该是怎样的,他们会怎样对他。

他难过怎么办,生气怎么办,对人生怀疑怎么办……刘泠和沈宴都拿出来,随口说着。

交流彼此的看法,求同存异。

他们都是坦荡而自然,讨论着还没有的孩子,却都像是孩子已经存在。

爱情是需要商量的,需要双方观念相合的。

不可能完全一样,但磕磕绊绊,并肩而行,谁也不往后退一步,谁也不把自己当成最大的牺牲方奉献方,这才是长远的爱情,才能更久地走下去。

刘泠越来越明白沈宴当初跟她说的话:爱情不是一味奉献,也不是一味索取。

任何无条件的奉献和索取,对爱情本身来说,都是伤害。

他们要一起走,相扶着走下去。

这个有彼此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已经这样完美,那其他地方有些缺憾,也显得不是那么不可理解了。

虽然刘泠没有怀孕,但沈宴那封求婚书,仍如愿发了出去。

京中的沈夫人难得收到儿子传书,斟酌几日,便坐车入宫,请求陛下赐婚。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