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4章 番外:大沈小锦—深情共白头(1)(3/5)

唐家办婚事,他能帮上什么忙啊?

沈夫人不过是借此让他出去。

那么奇葩的一家人,沈夫人不打算让沈昱招待了。

哼,嫌弃她儿子……她儿子就算出家当和尚,也绝不会娶一个村里寡妇的!

不不不,沈昱不会出家的……她可不能乱想。

沈昱就顺着沈夫人的意,正好沈家要给唐家送贺礼,他干脆拿了名帖,自己上门去看看。

一晃这么多年,昔日的朋友都各自成家立业,只有他还在晃着。

也许在等人,也许不在等。

但无论如何,他要有那个可能性,都得先在家族中拿到话语权。

这样,才能让小锦回来。

沈昱有些出神,他又无意间想到了小锦。

总是这样,他其实并没有特别想她。

可偏偏,她就住在他脑海里,时不时,就出来晃一晃。

“沈大哥,你来啦。”

回神时,唐姑娘轻软的声音提醒他。

沈昱低眼,看着这个亲自带路的姑娘。

唐姑娘是他娘挑中的合眼媳妇,她也对他有点情意,就顺从沈夫人的安排,等了他两年。

但两年后,唐姑娘放弃了,选择听家里的安排嫁人。

跟他告别的时候,唐姑娘曾说,“沈大哥,我们中间,最幸福的,就是徐姐姐了。”

“你一直在等她,除了她,谁都不行。”

唐姑娘虚弱地笑一笑,“而她呢?

走的那么绝情,一去不回头。

我又羡慕她,又恨她,又敬佩她。”

“沈大哥,你很了不起。

等一个也许永远不会回头的人,等一个根本看不到的希望。

我尝试了,但我做不到。

希望有一天,你能告诉我,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到底值不值得?”

沈昱笑一笑,没有回答唐姑娘。

什么样的感受?

他光是等她亲他一下,就等了十数年。

其余的,又哪里算得过来。

满邺京的人,提起小锦,总是这种又敬佩又微恼的复杂语气。

她曾经搅得整个邺京风云变动,一开始没被人发现,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都看出了小锦曾留下的马脚。

没有人喜欢小锦这种工于心计的人,沈家也说,幸好沈家没有和徐姑娘对着干过。

有人曾暗地里讨论,按说沈昱当年和徐时锦退亲,按照沈家之后对待徐姑娘的态度,那位姑娘就应该把沈家记仇死,居然轻易放过了沈家,不可思议。

这种传闻一度在沈家传开,后被沈昱的母亲喝止,将传言的人狠狠惩罚,不许再说这种没依据的话。

沈昱听过他父母私下里讨论小锦。

他父亲说,“这个姑娘,可惜了。

要是徐家善待她,或者太子相信她,邺京不会是现在的模样。”

他母亲恨道,“那又怎么样?

就算她再有本事,她让我儿子成不了亲,我就不原谅她。”

“你啊,就是嘴上厉害。

那年小锦出事,你不也哭了?

我看你就别勉强昱儿……”

“那怎么行?

那怎么行?!

我都是为了他好啊,再说,小锦要是真有心,早就回来了。

难道她不回来,我儿子就要等她一辈子啊?

你说她为什么不回来?

就因为在邺京无法自处?

这总有办法的啊。”

“哎……”

所有人都在说,沈昱却不想听了。

沈昱想,许多年来,整个邺京的人,语气不一,但把错推到小锦身上,说她是让世界变得糟糕的人。

可是,她正是这个世界上,他最爱的人。

这种感觉,无论旁人理解与否,都没有值不值得一说。

他想找到她,带她回来。

与唐姑娘行在园子里,沈昱听到一阵轻缓的鼓声,不觉被吸引停步,驻足而听。

他步子停下,唐姑娘也跟着停下,声音从一个院子里传出,顺着流水飘过来,簌簌花叶在水上浮动,从他们脚下流过。

“是我们家养的班子,”

唐姑娘笑着介绍,“唱皮影戏的。

他们这两天正练着,打算……嗯,到时候有用。”

提起自己的婚事,唐姑娘脸红了红。

“皮影戏?”

沈昱眼睛亮了一下,“小锦就喜欢玩这些……我们去看看。”

唐姑娘怔一下,才跟上沈昱的脚步。

她心里空了一下,有些无奈:到处都是徐姐姐,就算她人不在,沈大哥仍想着她。

皮影戏……沈大哥是要学会,到时候教给徐姐姐吧。

沈大哥那么喜欢徐姐姐,但是徐姐姐为什么,就是不回来呢?

什么样的难处,能让她放弃一个这么喜欢她的人?

在爱人面前,其他问题,真的很重要吗?

如何能不羡慕怨恼呢?

唐姑娘收拾好心情,领沈昱去戏园子里听戏。

他们到时,众人正在争吵。

一问之下,乃是班主要唱一个戏,但这种戏,大家都不喜欢,想让他换一个,班主却固执得不肯换。

“他要演什么?”

沈昱好奇问。

“花好月圆吧。”

站在他身后的唐姑娘道。

沈昱惊讶地回头看她一眼。

众人已齐齐点头,“不错!

唐姑娘,班主他就是要唱这一出!

这你劝劝他……”

“怎么了?

这出戏不好吗?”

坐在一边一直没吭气的老头子起身,“想这出戏,当年让咱们班子大火,得了贵人们的眼。

结果你们现在火了,就要忘本……”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