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蔡邕心结(1/2)
“内个……你怎么来了?”
董文实在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上辈子的他,就是一个单身狗,母胎开始单身solo了20来年,这辈子,虽然穿越前的董文是个花花公子,但他不是啊!
要不是系统让他去泡蔡琰,他或许都不会做这一系列的事情!
“听说诸侯打过来了,我就想着看看战势如何了。”
蔡琰总不至于说:我想你了,所以来找你了。
这样的话吧?
“诸侯已经退兵了!
洛阳城已经无碍了!”
董文微微一笑道。
“那就好,十八路诸侯啊,太吓人了!”
蔡琰撅了撅嘴道。
“近来蔡师的身体可好?”
董文又问道。
“爹爹身体很好呀,没有问题的!
而且,现在爹爹他开始编纂汉书了,只不过似乎遇到了什么难处,我问他他也不跟我说,就是自己坐在那里的时候,总是闷闷不乐,心不在焉的。”
蔡琰道。
“哦?
蔡师遇到瓶颈了?”
董文眉头一挑,有些惊讶。
“这我就不知道了!”
蔡琰摇了摇头。
“那……”
董文刚刚想要说一起去蔡府看一看,转而便见到蔡琰那略带期待的目光,“我这里有一首新作的诗,不知琰儿愿不愿意听?”
“好呀好呀!”
蔡琰笑了出来,连连点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董文缓缓的将这首《鹊桥仙》念了出来。
作为才女的蔡琰,怎能听不出诗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呢?
当即便面红耳赤,不过还是拿来笔墨,将这首诗抄录了下来。
“走吧,去看看蔡师!”
董文微微一笑,这蔡琰,也太好满足了吧?
“嗯呐!”
蔡琰连忙点了点头,要是董文真的能帮助父亲解决心病,那就太好了!
两人来到了蔡府,此时蔡邕正愁眉苦脸的坐在自己的书房之中,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父亲!”
蔡琰两人进了书房。
“琰儿回来了?”
蔡邕微微一笑,将手中的笔放了下来,而这时候,蔡邕方才注意到,董文也来了!
“见过蔡师!”
董文还是率先开口打招呼。
“诸侯退兵了?”
蔡邕微微一笑问道。
他之前也知道董文带兵出征了,既然董文都已经回来了,那么就说明诸侯已经退军了!
“嗯,诸侯已经退兵了,接下来应该就会是诸侯割据的情形了!”
董文点了点头,毫不避讳的说道。
“尽力做好你的就行!”
蔡邕微微一笑道。
“是!”
董文点了点头,随即疑惑地问道,“刚刚听琰儿说,蔡师您编纂汉史遇到了瓶颈?”
“是啊!”
蔡邕叹了口气,而后看了一旁的蔡琰一眼。
至于蔡琰,则是朝着蔡邕吐了吐舌头,没有说什么。
“蔡师所纠结的问题,可是这汉史的定调问题?”
董文微微一笑,他已经猜到了蔡邕的问题所在,对于想要写史的这些文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无外乎就是如何确定基调,用何种文体,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写!
而后两者,对于蔡邕这个大儒来说,完全不是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只是前者!
“是啊!”
听了董文的话,蔡邕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如何定调,对于这本汉史来说,是个问题啊!”
看着蔡邕纠结的样子,董文微微一笑:“实际上,蔡师并无须纠结此事!”
“哦?
此言怎讲?”
蔡邕有些好奇的问道。
“写史当写实,这句话蔡师应该听说过吧?”
董文微微一笑,“既然要写实,为何还要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呢?”
听了董文的话,蔡邕似乎想明白了什么,眼前忽然一亮,缓缓点了点头。
“学生斗胆送蔡师一句话!”
董文道。
“什么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董文淡淡的说了一句,这句话,在后世可谓是十分的出名,甚至于有很多人将这句话当做了自己的座右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蔡邕喃喃的念叨着这句话,良久,其眼神之间忽然出现了一丝明悟的意味。
“多谢文儿赐教!
蔡邕明白了!”
蔡邕直接起身,朝着董文鞠了一躬。
“蔡师您客气了,其实这个道理您自己都懂,只是在心中没有转过这个弯来!”
董文笑了笑,微微摇头。
“谢是应该的,要不是文儿你一语点醒了我,我还不知道要继续琢磨此事多久呢!”
心结解开了,蔡邕脸上也重新挂起了笑容。
“今晚,就留在此间吃饭吧!”
蔡邕开口道。
这…… 董文微微一怔,留人在家吃饭,这是什么意思?
太明显不过了吧?
董文也没有矫情,没推辞,答应了下来。
“老爷!”
就在这时候,下人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