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七章 防止脑袋发热(1/2)

戴守良挂断电话,歪着脑袋咂了咂嘴,随即干笑两声,说道,

“陈董,打听明白了,”

顿了一下,又笑道,“您是想给我们所有这些公司,增加一条社会属性,所以,在原来恒立自身的企业定位之上,要打开局面,更往外延伸开来,除了行业影响力,还要追求社会影响力,

体现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上面,就是一手通过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打造行业影响力,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足够大的市场占有率,来达到相应的社会影响力,

所以,我们在后期的发展中,除了要追求高品质的项目,还不能放弃普通刚需盘,甚至是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小户型住宅。”

陈阳指了指他,举起茶杯示意,笑道,“完全正确。”

喝了一口茶,陈阳抬起头看向他,说道,“刚才小丽有没有说不明白,想不通的话?”

戴守良咧着嘴呵呵直笑,“张总确实是说过,不过她也说了,她和李总、薛总一起探讨过您的思路,觉得这想法非常天才,……”

不等他转述张春丽的话,陈阳便摆了摆手,轻声说道,

“其实一点都不天才,我和黄总、秦总之所以这么决定,原因其实有两个,第一个,做企业开公司,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谁都懂,有几个人能做到?”

戴守良抿抿嘴,说道,“万不存一。”

“那就是了,”

陈阳摊着手笑道,“但是你发现没有,那种几十几百人的小公司遭遇背刺的不算,凡是上了规模的大企业,能够做到财散人聚的,基本上都成功了,对不对?”

戴守良深以为然地点头,虽然他一个案例都想不起来。

陈老板拍拍桌子,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说要赚钱,以我和秦总的配合,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走一遭,就能赚到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那我还要更多的钱干嘛?”

这回戴守良是百分百深以为然地点头,

那可不,单单是张春丽经手的那十几万套物业,只要不碰歪门邪道,就足够您传家好多辈了,确实是花不完的钱!

“所以啊,”

陈老板一身正气地说道,“我们现在搞实业,实际上是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追求一种社会价值,

而将公司社会化,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选择,这种社会化,包括了基于全员持股的股份开放,以及半公开化的董事会,还有主动与社会监管机构对接的行动和底气,

社会化的企业,一定有社会化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仅是体现在行业内部,而是在全社会,都是可以起到表率作用,能够产生正面价值的存在。”

等陈老板话音落下,戴守良点了点头,正色说道,“明白了,我会和我们的管理团队一起,推动公司往这个方向去发展,不给集团拖后腿!”

还是那句话,陈老板做了决定的事情,理不理解都要执行,既然他都已经定了,那又何必再多嘴多舌呢,

更何况,他认为刚才张春丽说的也有点道理,

全员持股,他身为管理团队的一员,甚至是最大的一员,毫无疑问股份肯定是最多的,另一个,集团放弃管理权之后,哪怕陈老板会保留一票决定权,但在绝大多数时候,他几乎就可以等同于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怎么看都对他有好处,这样的事情,当然是要支持的啦!

陈阳看着他笑了笑,对这个表态没有回应,而是继续说道,“其实啊,企业社会化,也是公司做大之后,不得不面临的一条路,我们只是提前做好准备,走在前面了而已。”

听他这么说,戴守良就有些发懵了,

咋地,我不把公司股权开放,还有人来抢我的啊?

陈阳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不明白,

不过也对,这时候我国的民企规模,还远远不像十年后那么庞大,哪怕最大的民营企业,对标国企也不过是个小弟,

哪像十几年后,不少民企巨头,比起同行的国企也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直到那个时候,民企规模太过庞大,并且因为资本高度集中,引发出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才逐渐被上面所重视,

也是从那时候起,上面才通过一些试探性的办法,想来解决民企规模过大,却极少反哺社会的情况。

咳咳,

别说人家规模大纳税也多,

纳税多的当然有,但得看人!

这个话题就不多说,

总的来说,就是未来十年,民间资本的过度活跃,收割了大量的利益,但是这些资本收割利润之后,却不像国企那样,将很大一部分利润上缴财政,用于各项公共开支,

而是一见风头不对,便美其名曰撤资避险,

至于撤到哪里不重要,反正对他们来说避险就对了。

企业追求利润没问题,不过,套用那句话,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家,企业家亦然,

如果某个地方的企业,不能融入到该地的商业生态圈,并配合上面的社会需要而行动,这个企业就是有问题的,

在这方面,欧美的很多百年企业做得“相当好”!

陈阳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才说道,“你觉得,一家公司做大之后,市值千亿甚至万亿,会怎么样?”

戴守良沉吟两秒,当即说道,“群狼环伺,唯一的办法,就是拉拢盟友。”

陈阳笑了笑,问道,“谁是盟友?”

戴守良张张嘴,却又咽了回去,

他想说其他的大资本,或者是有背景的人,

如果放在进入恒立之前,或者说恒立大规模扩张之前,他都对这种想法深信不疑,

但是站得高看得远了,想法就更多了一些,

国内最大的资本是谁?

国资委!

谁最有背景?

人民!

不管那些阴影下的弯弯道道如何,至少在阳光照耀的地方,在大势上,是这样绝对没错的!

所以,这就是董事长要将企业往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陈阳见他没有说话,便直接说道,

“如果是在国外,毫无疑问,是那些金融巨头,超级财团,你将股份开放给他们,同时被他们接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自然而然,就会解决一切麻烦,

因为那里是资产阶级社会!

但是这里不可以,

我们的社会,是人民的社会,所以我们企业的社会化,一定是基于更广泛群众利益的社会化,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企业规模越大,以后的麻烦也就越大!”

果然如此,

戴守良当即深吸一口长气,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了,陈董,这回是真明白了!”

陈阳看了他好几秒,才咧嘴一笑,随即身体往后一靠,对着他笑道,“其实这个发展方向,对你,对你们管理层,乃至于所有员工来说,都是好处大于坏处,

如果恒立真有一天,能够将企业进行社会化改造,你们除了多了几个监管方之外,实际上会有更高的自主权,而且收入福利都不会受到影响。”

听到这话,戴守良呵呵笑道,“反正我们的公司管理是最合规的,不管谁来监管都不怕,所以,您的这个决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得嘞,你能这么想最好,”

陈阳拍拍大腿站起来,双手叉着后腰扭了几下,说道,“行啦,就这样吧,赶紧去吃饭,别让他们都等急了。”

虽说陈老板不讲究什么等级分明,但公司聚餐,他没到场,谁敢动筷子?

弄不好现在菜都没敢上桌呢。

……

吃完饭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陈阳也没回去,直接和邹蓉一起回到彩虹金融大厦的办公室,准备继续预习安家地产的资料。

邹蓉给他泡好一杯茶放到桌上,然后在他旁边坐下,趴在桌上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陈阳瞟了他一眼,笑道,“怎么,有什么想不通的?”

邹蓉也不坐起身,直接转过脸,看着他问道,“就是你不让恒立继续在那几个地方增加投资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陈阳瞟了她一眼,“当然是不满意那里的营商环境咯,我还不能任性一把?!”

“这不是任不任性的问题,而是不合常理啊,”

邹蓉终于坐了起来,瞪着两眼说道,“你说的那些场外因素我也知道,无非就是吃拿卡要嘛,很普遍啊,哪里都有,但是不至于这么决绝吧?

公司开得好好的,就因为这些事,说不做就不做了?”

之所以说这些话,也是她来当这个秘书的时候,黄珊私下里交给她的主要任务之一,

这么大的公司,所有最终决策系于陈老板一人身上,人都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陈老板固然是厉害,但也挡不住有上头,或者飘飘然的时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