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七章 核心意义(1/2)

掌声停歇,看着明显斗志更加昂扬的众人,陈老板满意地暗暗点头,

不错不错,看来任何时候,鸡汤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呐,

他哪里知道,是自己无意中戳中他们的心窝了,要不然这些老江湖,可不会这么容易就情绪上头。

陈阳干咳一声,继续说道,

“根据彩虹集团的长远规划,彩虹集团的业务板块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金融,另一类就是实体,

金融这一块主要是秦总在负责,主战场也是在国外,跟大家的关系不是很大,

而在实体板块中,不管是从前、现在,还是未来,创未来在整个实业体系中的作用,可谓是重中之重,

没有创未来的核心管理体系搭建和人才输出作用,彩虹集团旗下的所有实体企业,不可能这么快就走上正轨,更不会在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上一脉相承,形成同一类工作作风,从而达到互相之间的完美配合,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创未来的作用,绝对绝对是不可忽视的!”

看着郑重其事的陈老板,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在所有创未来人心里油然而生,

原来我们不仅仅是公司的资源支持平台,所有企业的管理黄埔军校,更是公司实体板块的中流砥柱、架海金梁!

陈阳环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

“创未来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对于创未来所取得的成绩,刚才我也说过,我是非常满意的,

但是,成绩优秀,不代表就没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在这里,我有两点建议给到你们。”

刷……

所有人齐齐精神一震,抓紧笔做好记录的准备。

陈阳顿了一下,说道,

“第一点,是关于投资方面的,”

他说着看向蔡亚萍,问道,“不用猜我也知道,你们内部的投资中心也好,虹谷资本那边也好,肯定是看什么项目有前景,创始团队有潜力,就对他们进行投资,其他方面并没有考虑太多,对不对?”

蔡亚萍眼珠微转,尬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没有说话,但意思却很明确,

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吗?

她没说话,投资中心的总监,也是从虹谷资本过档过来的冯伟庆却吭声了,

“陈董,我这里解释一下,其实我们在投资项目的时候,也是有所选择的,只是这个选择关口不是在我们投资的时候,而是在创未来吸纳签约企业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了。”

陈阳转头看向他,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创未来的每月工作简报,我也都有在看,”

听到这话,其他人只是感觉老板也在关注他们的工作,唯有邹蓉抿着嘴笑了笑,

对,确实都有在看,不过是昨天晚上一次性看完了一整年的,碰上有疑问的地方,还需要自己在一旁仔细解释,

如果让在座的这些人知道真相,不知道会不会委屈地掉眼泪啊?!

陈老板可不知道自己老婆在一旁对他腹诽,继续正色说道,

“创未来成立的时候,定位就是为电子、通信、互联网等具有高度关联性的高科技相关企业提供资源支持,

所以,创未来的签约企业,也基本上以这些行业为主,至于其他行业的公司不是没有,

不过业务类别呢,要么与这些行业息息相关,属于上下游的供应链环节企业,要么也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相关公司,比如极个别的生物工程,以及材料科学领域,”

他说完这些,对着冯伟庆笑了笑,问道,“我说的对吗?”

冯伟庆用力地点了点头,笑道,“完全正确。”

看来老板真的是在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工作啊!

陈阳笑完之后,脸上的表情从新变得严肃,看来一圈众人,说道,“在提出具体的建议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

你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创未来平台的企业,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就成功孵化?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公司,一门心思地就想加入创未来平台,成为我们的签约企业,甚至主动要求接受我们的投资?”

话音刚落,冯伟庆就说道,“因为资源!”

陈阳转头看向他,“说详细点。”

“是,”

冯伟庆几乎不假思索地说道,“因为我们创未来平台下,拥有相关行业的几千家企业,业务类别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的上下游环节,

加入我们的平台后,相关企业就有优先获取这些企业业务资源的权利,

于此同时,创未来还可以通过诸如大麦研究院、彩虹经济研究院等相关企业机构,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

比如大江公司入驻我们平台之后,当时就得到了大麦研究院的支持,才能这么快完成产品的研发,并很快就完成了大江精灵号和大江大鹏号的生产上市,

所以,一个是市场资源,一个是技术资源,再加上创未来自身的管理资源,这三大支撑点,就是我们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相关企业孵化的主要原因,

也是其他初创公司或小企业,想加入创未来平台的根本原因。”

“嗯,”

陈阳对着他轻轻点头,随即笑道,“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个基础之上,如何进一步优化,从而使得我们的效率更高,成果更丰硕?”

听到这个问题,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连邹蓉也在思考,老公是昨晚才仔细看了一遍创未来公司的资料,难道他还真的能从里面看出什么不足,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来?

短暂的沉默后,陈阳环视一眼众人,笑道,“怎么,都想不出来吗?”

所有人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不好意思的尬笑,

除了冯伟庆,

毕竟是虹谷资本产业投资部出来的职业选手,跟其他做职能工作的还是不太一样,

只见他若有所思地说道,“陈董您的意思是不是,我们可以将这些企业资源全部整合起来,同时也对以后的相关企业进行有选择的投资,

就像大麦、恒立一样,打造一个,或者说几个产业生态链?”

听到这话,其他人都眼巴巴地看着陈老板,

如果冯伟庆的答桉是对的,那创未来就不算输,否则的话,可就有点丢人了,

至于产业生态链,在陈老板提出企业生态这个概念之前,还只是停留在环境层面的传统理论,

比如清大出版社早在零四年就出版了产业生态链一书,但这本书里的生态链,还是依托于地理环境存在的一种新型环保产业,

是陈阳在去年提出互联网思维概念的时候,才首次将生态的概念运用到产业经济领域,

咳咳,后世是谁提出来这个理论的已经不重要,反正在这个世界,陈阳先生就是这个理论的开创者。

看着信心十足的冯伟庆,陈阳笑着点了点,

然后还来不及说话,就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打断,

陈老板奇怪地看了这些人一眼,不就是回答对了一个问题么,这么激动干嘛?

等掌声停歇,陈阳才正色说道,

“这就是我要提的第一个建议,你们在投资项目的时候,不能盲目地投资,而是要从产业生态的角度去考虑,吸纳这样的一家公司,对我们整个事业版图有没有意义?!”

顿了一下,陈阳将话题延伸开来,说道,

“说起产业生态,其实可大可小,小的来说,在一家企业内部,我们可以围绕某一个核心产品,打造相应的产品生态圈,

往大了来看,公司与公司之间,通过供应链,或者说产品合作的关系,可以打造一个行业生态圈,

再放大了去看,一个地区,也可以从生产、科技、服务、劳务、基建、公共等维度,去打造一个大的产业生态圈。”

说到这里,陈阳转动脑袋看了一圈众人,说道,

“具体到创未来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从行业生态圈建设的切口着手,直接挑选适合产业生态圈构造,或者说优化的公司来进行投资,

而不是盲目地一拥而上,觉得什么项目好就投什么,”

陈阳又转头看向冯伟庆,笑道,“冯总你是产业投资方面的专家,从你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个建议有没有道理?”

冯伟庆立刻点头,苦笑着说道,

“陈董您就别提什么专家了,坦白说,之前我在做项目投资方桉的时候,确实忽略了生态构造这个角度,这个,以后我一定会注意。”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有注意过这方面的问题,只是任谁都没想到,创未来的吸引力竟然会这么大,无数的好项目都被摆上桉头供他们挑选,

眼花缭乱之下,手上又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挥霍,这道口子自然就越开越大,最后变成了只要是好项目都来者不拒,

只不过,这些东西就没有必要跟陈老板解释,一来确实有狡辩的嫌疑,另一方面,正如陈老板所说,这种毫无原则的投资,必定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也许在资金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可是,其他方面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