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时机已到(1/3)
沈令承一甩袖子离开之后,林氏脸色红红白白,变了又变,过了许久,最后还是红了眼眶。
沈锦只是有些奇怪地瞧着爹爹,这才转头将手里新得的玩具,便要给林氏看。
这些日子,她在京城是住在林府的。
她可是国公府的正经嫡出小姐,所以上至林家老太太,下至林家的几位小姐,各个都是待她温柔体贴。
老太太更是喜欢的她不得了,简直比几个亲孙女还要喜欢呢。
这可是沈锦在卫国公府里决计享受不到的待遇,毕竟有三姐姐在,老太太最宠的就是她了。
至于林家的几个表姐表妹,也是处处奉承着她,有什么好玩的,都是头一个想到她。
所以沈锦在京城,可谓是乐不思蜀。
“娘,你怎么了,”
沈锦见林氏并未像往常一般笑,便好奇地问。
林氏本不想和她说话的,便唤了丫鬟过来,要将沈锦抱过去。
可谁知沈锦,却是问了一句:“娘,我能去找三姐姐玩吗?”
“三姐姐,三姐姐,又是她,我看你可真是没脑子啊,”
林氏立即恨铁不成钢,伸手在她脑门重重地点了点,谁知她的指甲有些长,大概是弄疼了她,她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林氏见她哭,更加地心烦意乱,指着她便骂道:“先前我和你说了什么,少和沈长乐来往,你就是不听。
你瞧瞧你自己,你再看看她,都是一样的嫡女,凭什么你就要比她差?”
沈锦虽然年纪还小,可是却已经听明白了林氏的话,她知道娘亲是不想让自己和三姐姐玩。
可娘亲之前说,四姐姐只不过是个姨娘生的女儿,根本没资格和她一块玩。
那时候她还不太懂,什么叫做有资格。
当然她听了娘亲的话,不和四姐姐来往。
可明明三姐姐和她一样是嫡出女,为何娘亲又不让自己和三姐姐玩呢?
林氏瞧着女儿傻乎乎地看着自己的模样,登时便气不大一处来,她说道:“你瞧瞧你三姐姐,再看看你自己。
你们一同在老太太的院子里头用膳,她筷子稍微在哪个碟子里面多动了几筷子,底下的丫鬟就要多看几眼。
你再看看你自己,同样都是老太太的孙女,你怎么就不如她受宠?”
沈锦只觉得委屈,可是嘴巴动了动,半晌都说不出来。
旁边的张嬷嬷见她一个劲地责骂五姑娘,便低声劝道:“太太,五姑娘今个也累了,不如让荷香她们领着姑娘下去歇息吧?”
林氏也骂累了,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荷香便赶紧上前,将泪眼汪汪的五姑娘带了下去。
等丫鬟都退了下去,张嬷嬷这才轻声说道:“太太又何必和五姑娘生气,这以后再想起来,心疼还不是您自个。”
林氏一想到沈令承那鄙夷的眼神,心头就一股子的邪火下不去。
是的,她林家确实是没有济安侯府富贵,从小她就知道这件事了。
自小她就跟着母亲时常去济安侯府,那府里丫鬟的眼神,她只怕一辈子都忘不掉。
是那种看着上门来打秋风的穷亲戚的眼神。
还记得那时候,她已经到了喜欢衣裳首饰的年纪。
可是不管是章茹还是章蓉身上的衣裳,首饰,都是她从未见过,也是从来没有办法拥有。
什么妆花缎子,从南边来的丝绸,足足有鸽子蛋那么大小的宝石,那些让她看了就眼热的东西,在她们姐妹两人眼前不过就是平常的东西。
有一次章蓉见她实在眼馋她的一副手镯,便做主将手镯给了她,可是就因为这个事情,却让丢尽了脸面。
因为章蓉是私底下将镯子给了她,没有让丫鬟登记造册,所以她拿回去之后,章蓉屋子里的丫鬟再找镯子却是一直找不到。
后来她又去济安侯府做客,就被章蓉院子里的丫鬟指责偷了她们姑娘的东西。
虽然后来章蓉也帮她澄清了,可是那种眼神,那种鄙夷的口吻,她一辈子都没办法忘记。
她心底偷偷的发誓,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要嫁地风风光光的,让她的女儿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她的女儿确实成了国公府的贵女,但却还是被章蓉的女儿压了一头。
虽然她这个国公夫人的名头,是托着章蓉的福气得来的。
可如今这个位置是她的,就算是再大的恩情,也早就烟消云散了。
况且林氏一直觉得,之所以沈家愿意讨了她做填房,章家不过是牵了个头而已,真正看中她的是沈令承。
“五姑娘可是你亲生的,就算再和谁生分,都不会和您生分不是?”
张嬷嬷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填房,这些伺候着,就看着林氏在这条路上越走越歪,可她就算再劝,到底也只是奴才,说的话算不得数。
“我只是不想她和沈长乐走得近罢了,那孩子对我是什么态度,你又不是不知道的,”
林氏一想到沈长乐,心里就像是戳着个刀子一般。
前头的两个哥儿,如今已经年纪大了,单独有了院子。
再加上除了初一十五给老太太请安之外,她寻常也见不到他们兄弟两人。
可沈长乐却不一样,每一次林氏见到她,都会惊讶这世上怎么就能有这么好看的孩子。
明明还只是个六岁的小姑娘,可乌发如瀑,唇红肤白,端是称得上是美貌。
这样美貌的小姑娘,别说沈锦赶不上,就是沈锦和沈月两个绑在一块,都赶不上她。
所以沈锦身份赶不上她也就算了,如今连样貌都被别人落了一大截,你说林氏这个亲娘,再看见沈长乐,能不跟心里头扎着刀子一样。
“太太,这会可不是和三姑娘置气的时候,说句不好听的,就算老爷和老太太再宠着她,到时候还不是出一笔银子就将她嫁出去了,可是……”
张嬷嬷朝外面看了一眼,轻声说道:“可是这国公府的爵位,那才是重中之重啊。
这回您回来,老太太嘱咐的话,想来您也没忘记吧。”
林氏柔白的面色一红,露出一抹娇羞的表情。
她岂会忘记这件事情,从她一回家开始,母亲便忙前忙后的,又是亲自带着她去看大夫,又是吃药调养,为的还不就是能让她早日生出儿子。
“旁的不说,单单大少年都这般大了,太太要是再不努力一把,只怕这爵位可真要拱手让人了,”
张嬷嬷着急地说。
她是林氏陪嫁过来的陪房,自然希望林氏能处处得意。
可如今沈家的情况,谁都知道,先头原配太太留下来的孩子,各个都是人精,三人虽然没了亲娘,可就这样,林氏也没在他们三人手里讨着好。
就连三姑娘长到这么大,老太太还是以她身体不好的理由,免了她给太太请安。
所以张嬷嬷也着急,这次一回去,就将此事禀告给了林家老夫人。
好在林家老太太也是个果断的人,直接寻了京城最好的妇科大夫,给林氏调养身子。
说一千道一万,如今林氏只有一个女儿,腰杆子便立不起来,所以最要紧的就是生儿子。
林氏自然也知道生儿子的要紧,可关键这努力,还真不是她一个人就行的。
要是沈令承不来她院子里头,光她一个努力有什么用啊?
况且这院子里头,可不只有她一个人盯着沈令承。
*** 林氏一回来,沈长乐便让春柳吩咐底下的丫鬟老实些,别往上头撞。
她怎么都觉得,她这位继母这次从京城回来,颇有些来势汹汹的架势。
沈长乐自然是不在意的,她快到了上学的年纪。
她知道京城女学是天下闻名,这可是自开朝就建立的女子学堂,成立的时间可不比那些男子学堂时间短。
因此京城的贵族女子,都以上女学为荣。
只是她上一世却没能上成,因为女学考试的当日,她身子不适,没法参加考试。
那时候她又颇有些心高气傲,便不想去考第二回,只请了先生在家中教。
但沈锦却是上了女学的,而且她还在女学交友颇广,林氏便时常炫耀此事。
所以这一世,她还没着急呢,沈令承倒是已经开始四处为她物色先生了。
一般的夫子自然不屑教导她这样的女娃娃,而那些人沈令承也未必瞧得上。
所以沈令承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物色先生,可谁知找到了今年,都还没找到呢。
所以沈令承也有着急了,都写信托了京城的济宁侯相看了。
沈长乐这些日子,一直在回忆着,究竟上一世沈家究竟是什么回京城的。
是她六岁的时候,还是七岁的时候,可是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这些事情她早就记模糊了。
至于上一世顺姑姑被赶走的事情,却是没有发生。
只因为顺姑姑如今家里头事情重,她儿子身子不好,时常又告假。
所以徐嬷嬷便就慢慢成了院子里头管事的嬷嬷。
她是沈长乐亲娘带来的嬷嬷,所以她一直在沈长乐的院子伺候着,并不曾有人会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