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六章:改名大学(1/2)

朝廷每年为了研制这些东西,消耗了大量的钱财,现在本还没有回复,怎么可能率先让这些商人获利呢?

朱元璋坐在马车当中,静静的看着前方。

陈松在很早之前就给朱元璋说过蒸汽机车这个概念,当然朱元璋并没有见过实物,也没有见过陈松所提出来的模型图。

所以他并不知道蒸汽机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只记得之前陈松让他见的那个蒸汽机。

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蒸汽机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越想不到就越发期待。

朱雄英陪在朱元璋的身旁,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个雄姿英发的少年郎。

面冠如玉,恬静如水。

当得上一句好郎君。

“爷爷,之前孙儿去过新学学堂,见过新学学堂制造的蒸汽机机车模型。

孙儿先为爷爷讲解一下,蒸汽机机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朱雄英的声音在马车当中响起,朱元璋静静的听着。

不一会儿,脸上就堆满了笑容。

蒸汽机车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朱雄英虽然说的很详细,可听在朱元璋的耳朵当中,大部分依然是模棱两可。

他对现在的朱雄英非常满意,虽然他听不懂朱雄英到底在说些什么,但这个态度的朱雄英,真的很满意了。

朱雄英说完话,朱元璋拍着朱雄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没想到你已经知道蒸汽机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了,记住一句话,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你以后听到什么,在你没有亲自见到事情的真相之前,都不能妄自猜测,都不能偏听偏信。

当皇帝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些臣子们总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好处而为自己辩驳。

以后你可不能听信一家之言,要多听几家,如果实在不能分辨,那就让锦衣卫去查!”

朱元璋又说道了为君之道上,现在的他几乎一有时间,就会对朱雄英灌输这些东西。

也难怪,朱雄英几乎是朱元璋看着长大的,也几乎是朱元璋亲自调教出来的。

朱标之前让那些儒家大儒教育了那么长时间,已经有些偏离朱元璋的本心,所以他对朱雄英的教导,甚至比朱标还要用心。

现在看到朱雄英能做到这种地步,朱元璋心里自然非常满意。

“这个蒸汽机还有什么蒸汽机车,虽然被你老师说的很厉害,但你要明白一句话。

这东西为君者,不应该关注它到底有多厉害,而应该关注它的具体作用,还有它的实施方向。

就像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文官,比如这个非常厉害的文官治理地方非常有一套,能在短短的几年之间让某个地方变得百姓富足,安康快乐,在治理朝政上也很厉害。

但如果你把他放在军事上,让他去带兵打仗,那就万万不行了。

用人就是如此,该用的人用到对的地方,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

就像你的老师,你的老师带兵打仗行不行,肯定行,但大明朝能带兵打仗的人很多,可像你老师那种本事的人,就只有那么一个。

所以说,必须要让你的老师去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让他去带兵打仗。

有些事情别人可以代替,但有些事情就只能由你的老师亲自去做!”

朱元璋又是一番长篇大论,说的也都是一些为君的道理。

“孙儿已经将爷爷说的这些全部记下,以后,孙儿肯定不会辜负了爷爷。”

朱雄英连连点头。

“行了,就说这些吧,马上到学校了!”

朱元璋看了看车窗外面,也不再说教。

马车开始减速,新学学堂已经到了。

陈松带领学堂的老师以及部分学生在新学学堂外面迎接,也没有什么太过繁琐的礼节,朱元璋此行目的,就是想要见识见识蒸汽机车。

陈松也没有耽搁时间,急忙带着朱元璋,往操场而去。

操场很大,可以容纳朱元璋带来的这些文物官员。

昨天的那个蒸汽机车静静的在铁轨上,陈松的学生孙智淼,带着人手做着最后的检查。

朱元璋在陈松的带领下来到了蒸汽机车前方,来到蒸汽机车的面前,朱元璋终于看清楚了眼前的这个钢铁怪物。

这是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冲击感。

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讲究中庸之道。

眼前的这个钢铁怪物完全背离了中庸之道,裸露在外面的巨大连杆,齿轮,以及巨大烟筒,各种圆形和方形的形状遍布车身。

给朱元璋造成了非常强大的冲击。

“这就是蒸汽机车吗?

这样子确实古怪!”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了蒸汽机车前面。

拍着蒸汽机车的车身,那冰冷的触感从手上传来。

这是一台没有任何感情的机器,那冰冷的触感就像来自九幽之渊一样。

朱元璋带来的那些文武百官,大部分也只是第一次见到。

有很多文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他们见到蒸汽机车时,有些人甚至待在了原地,久久无法释怀。

检查完毕之后,朱元璋下达了启动的命令。

这次,孙智淼亲自充当司机。

其他的学生也已经就位,来到了锅炉室。

锅炉里面的煤炭被点燃,三个手持铁锹的学生,将锅炉室里面的煤炭,往锅炉里面铲去。

火焰越来越大,泄压阀上面也有水蒸气冒出。

孙智淼拉了一下汽笛,洪亮的汽笛声响起,在场的文武百官大多被吓了一跳。

在众人的注视当中,蒸汽机连着的连杆开始运动,蒸汽机车上面的巨大铁轮,也开始转动。

“动了,动了,竟然动了!”

一个文官指着开始运动的蒸汽机车,眼睛瞪得圆大,就像是见了鬼一样。

这个文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现在在看到蒸汽机车时,很明显被震惊到了。

“大惊小怪!”

朱元璋回过头瞪了他一眼,目光又放在了蒸汽机车上。

蒸汽机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已经超过了步行的速度。

但铁轨的长度非常有限,很快又停了下来。

朱元璋戴着朱雄英以及几个随从,大踏步的朝蒸汽机车跑去。

从蒸汽机车这头跑到那头距离并不近,可朱元璋没有觉得丝毫疲惫。

跑到蒸汽机车的旁边,右手不停的拍打着蒸汽机车。

“之前常青给俺说过,世界上有如此奇妙的东西,可那个时候的俺并不太相信。

今日一见才发现,世界上竟然真的有如此奇妙的东西。

这个东西肯定没有跑到最快,如果跑到最快,恐怕速度非常害怕!”

朱元璋的嘴里不停的念叨,蒸汽机车跑起来的时候,他也看出了蒸汽机车没有发挥全力。

陈松从后面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他站在朱元璋的旁边耐心解释:“陛下,这种蒸汽机车的速度非常快,只是因为现在的铁路很短,所以没有发挥出全力,如果放开让它狂奔,日行千里绝对不是一句虚言。”

“你之前给俺说过,蒸汽机车必须要在铁路上奔跑,那如果没有铁路呢?

钢铁的价格可不低,要是用铁来做道路,成本该怎么算呢?

如果仅仅是用来运兵,这成本会不会很大?”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作为皇帝他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如果仅仅是用来运兵,而铺设非常远的铁路,恐怕成本就会是一个问题。

成本很大,就算这种东西非常便利,但想要推行起来也会有很大的困难。

作为皇帝,朱元璋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明朝的工业并不发达,如果采用之前的那种冶炼钢铁的方式来铺设铁路,花费朱元璋不敢想象。

“陛下,臣不是上过一个奏折吗,新学学堂已经对炼铁新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

现在这种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了,根据臣之前计算的结果来看,如果采用这种新技术的话,那么练出相同重量的钢铁成本是之前的一成左右。

这样一来,成本会很低,足以支持朝廷将铁路修到大明境内的各个重要城市。

也不需要朝廷一次性就把所有的铁路铺设完毕,只需要将京城何时连接起来就行。”

朱元璋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这样也行,具体的事情你待会回去之后写一个奏折吧!”

朱元璋说完话,在陈松的陪同之下登上了蒸汽机车。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