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徐达的担心(1/2)

赵良扯着嗓子大声喊着,向这些士兵说明自己的情况以及身份。

这些明军士兵没有在第一时间就相信赵良所说的那些话,他们甚至还对赵良举起的武器。

这些夜不收出去的消息是处于绝密状态的,除了朱棣以及一些相关人员知道之外,其他的那些将领或者士兵,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夜不收出去执行任务的消息。

这样做就是为了保密,因为朱棣并不知道帖木儿到底往没往自己这里派过探马。

在不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之前,尽可能的保密,是对这些夜不受最大的保护。

所以在这些士兵的印象当中,朱棣没有往外面派过明军,没有往外面派过夜不收。

所以他们对眼前的这些人的来历非常的怀疑,但这些人身后还有追兵,看上去倒是有几分真实的样子。

“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到底救不救这些人?

别人说他是明军夜不收,可没听说殿下往外面派遣过夜不收啊!”

一个明军士兵,看向自己旁边的长官,一脸疑惑。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算了,咱们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千户大人吧,让千户大人做决定,这些事情不是咱们这些人能够决定的!”

这些明军士兵又打马返回。

赵良看着来而复回的那些明军士兵,心一下子凉到了谷底。

这些前来侦察的士兵很快就来到了千户面前,他们向千户说明了自己刚才侦查的那些情况,甚至还将刚才赵良所说的那些话大差不差的说了一遍。

看着距离这边自己越来越近的赵良他们,千户的眉头紧紧的走在了一起。

此时的千户,心理压力很大,他是这个千户所的长官,所做的任何决定都必须要由他来进行负责。

如果前面的那些人只是一个陷阱,自己要是派人救援,中计了怎么办?

自己要是出个什么事不要紧,如果耽搁了殿下的大计,那该如何是好?

但如果眼前的这些人是真的,真的是殿下所派遣出去的夜不收,自己见死不救,会不会真的耽搁殿下的大计?

想过来想过去,不管是自己去还是不去,都是一个很困难且难以决定的事。

“算了,直接过去救吧。

横竖就是这么回事儿了,要是出了什么事我自己担着!”

千户咬咬牙,决定了下来。

下定决心之后,千户率领着千户所所有的士兵,朝着前方冲去。

骑在战马上的赵良本来都已经心凉到了谷底,尤其是当这些士兵再次返回之时,更加绝望。

可当他看到前方再次出现大量的士兵时,心里的那些绝望,全部在此时此刻一扫而空。

“兄弟们,咱们的弟兄来接应咱们了,坚持住!”

赵良扭过头去,朝着身后的那些人大声喊道。

战马的速度很快,再加上又是相向而行,短短的时间之内,千户率领着自己的手下士兵冲了过来。

先头部队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将赵良他们包围在了里面,这是对他们的保护。

后面的人从这个包围圈两侧掠过,朝着后面的追兵袭杀而去。

后面的那些追兵,差不多也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现在被千户所的这些以逸待劳的士兵冲击,很快便被冲散了队形。

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将这些追兵打退。

当追兵退下来之后,赵良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口气松掉之后,赵良只觉得自己浑身酸痛,眼前也越来越黑。

终于撑不住了,脑袋一歪,掉下的战马。

等到醒来之时,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这一觉睡得他天昏地暗,醒了之后脑袋还有些酸胀。

千户所的千户,在问清了他的来历以及目的后,派遣了一支队伍,将他们护送去哈密城。

七八天后,赵良进入了哈密城。

朱棣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他将这些东西和从那些部落当中得来的消息,进行汇总。

几天之后,朱棣的奏折朝着京城而去。

从哈密城到金陵何止千里之遥,奏折在路上走了很长时间。

赶在过年之前,奏折终于放在了朱元璋的案头。

朱棣给朱元璋的奏折,通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扩张,那就是向西扩张,他建议朱元璋仿照汉唐建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这么大一片地方全部控制下来。

朱元璋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可当朱棣将这个想法以及具体措施详细的写在奏折上时,他却有些迟疑。

汉朝为什么要控制西域?

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贸易吗?

熟读史书的朱元璋知道,汉朝之所以要控制西域,是因为他要连落西域那边的各个部落,一起对付匈奴。

这才是重中之重的一个原因,至于经济效益,在那个时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唐朝的时候,控制西域也是有着差不多的目的。

唐朝立国,北边的突厥正处于兴旺之时,所以那个时候唐朝的目的和汉朝也差不多。

可现在朱元璋面对的情况和汉唐大不一样,前几年,北元对大明有很大的威胁,但在朝廷连番的胜利之下,这个威胁也变得越来越微弱。

所以也就不用像汉唐那样,控制西域来对付草原了。

历史上的朱元璋虽然攻略过西域,但和汉唐的目的不一样,毕竟又不是生死之地,所以也就没有汉唐时的竭尽全力了。

不管什么时候,在办一件事之前,总要看它的经济效益。

军事作用也在经济效益之下,控制西域能对匈奴或者突厥进行打击,也就变相的维持了经济。

历史上的朱元璋起兵开始,就是从南往北一路打,是正面硬钢前元,一路横扫大明北方,立国之后,也数次出兵草原,横扫大漠。

相比之下,西域对朱元璋的作用就没有对汉唐时那么大了。

打下西域是一个非常花钱的事,看不到什么经济效益,历史上的朱元璋目的也就没有汉唐时那么强烈了。

朱元璋并没有放弃攻略西域的心思,可他却在想,现在是不是有些太过着急。

最近这几年步子实在是太快了,快到他都有些目不暇接。

就好像在他一个人,完成了其他朝代好几代皇帝完成的事。

“如果目前攻略西域,恐怕会要支出很大的钱财以及货物。

这些钱到底要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才能赚回来?

当初打草原,是因为草原的那些鞑子会一直骚扰边境,再加上那边又有金山存在,花掉的那些钱财基本上都能够补充。

可这次如果征伐西域,能不能拿下两说,花掉的那些钱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才能赚回来呢?

家大业大,不能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在乎!”

朱元璋看着朱棣的奏折,小声的念叨。

“整个西域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然后将西域全部控制下来,就只能往那边大量的移民。

台员岛,以及大明境内很多地方人口都不足,没有那么多的人往西域迁移。

攻略西域是必然的,可此时,时机上且不成熟!”

朱元璋让人找来了一张西域的地图,他将那张地图就平铺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查看。

很长时间之后,朱元璋更加坚定了自己刚才的决心。

西域要打,不是现在。

最起码,也要十年之后才可以。

但也不是说就此放弃对西域的攻略,可以小规模的渗透,先拿下几座有代表性的城池,等到时机彻底成熟之后,再通过这几座城池,大规模的攻略。

看到奏折后面,朱元璋看到了朱棣送上来的帖木儿帝国传来的消息。

那些夜不收得到的消息是,如今的帖木儿帝国正在不断的扩张,但他们的征伐速度太快,以至于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彻底消化,没有转变成自己的力量,甚至还有反抗力量存在,所以现在帖木儿帝国的当务之急是先稳定下来。

也就是说,在近几年当中,帖木儿帝国不会对大明发起进攻,这两个世界性大帝国,在最近这些年里,不会有什么碰撞。

这个消息倒是让朱元璋放心不少,不是说朱元璋怕了他,只是现在朱元璋有更重要的事。

…… 早朝如期而至,在洪武朝当官,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精神头。

今天的朱元璋有一件大事要宣布,就是关于大明水师的事情。

如今的大明水师,在经过训练之后,已经初具规模。

虽然还不能直接拉出去打仗,但最起码的框架已经起来了。

要是放在以前,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值得朱元璋拿到早朝上来说。

但现在,大明水师事关着大明王朝的赚钱大计,事关着大明王朝的财政大事,朱元璋不得不郑重对待。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