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六章:哈密城外的事(2/2)

起初,这些明军士兵在见到他是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可当他距离哈密城越来越近时,这些明军士兵也开始不客气。

这些明军士兵个个膀大腰圆,一看就是那种精锐悍卒。

哈刚虽然身经百战,可是在身体素质上,却远远的不如这些明军士兵。

因为有那些明军士兵的阻碍,哈刚只好在附近转悠。

夜晚降临,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帐篷。

将自己几个得力手下叫到了帐篷当中,商议后面的事情。

“你们几个今天怎么样?

有没有发现什么?”

哈刚看向坐在旁边的几个手下 “根本就进不去哈密城,咱们只能在哈密城的外面徘徊。

一旦距离哈密城过近,那些明军士兵甚至还会举起武器。

但是据我观察,在这些部落和哈密城中间,有差不多半里左右的空档。

由此来看,明军并没有对这些部落放心。”

一个手下说道。

哈刚点点头,“你说的不错,我也发现了这个情况。

但是仔细一想,这些明军能做出这样的举动也非常正常,如果换做是我的话,我肯定也会小心,小心再小心!

但咱们来的目的是要摸清楚哈密城的守备情况,现在连哈密城都进不去,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咱们得要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混进哈密城中!”

“要不咱们偷摸着进去?

或者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直接翻上城墙?”

另一个手下说道。

“这是个屁的办法,这个办法根本就不行。

还偷摸着进去,怎么偷摸着进去?

再别说翻城墙这话了,听起来就觉得可笑无比!”

哈刚呵斥道。

几人在大帐当中一直聊到很晚,商议了那么长的时间,什么事都没有商量出来。

…… 第二天天亮,哈刚正在吃着早饭。

大帐外面忽然响起的脚步声,放下手中的食物,走出了大帐。

只见一伙明军,和一个翻译笑眯眯的走了过来。

哈刚有些疑惑,这些人应该不是前来找事的,如果是前来找事的话,不会是这副表情。

“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我们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牧民,你们可不能对我有什么非分之想!”

或许是因为心虚,哈刚竟然说出了这些话。

他说出去的这些话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那个翻译就好像没听到这句话一样,笑眯眯的道:“今天来你们这儿,是要对你们进行登名造册,以及清点武器,办理持刀证的。”

“持刀证?

这是什么东西?”

哈刚疑惑的问道。

登名造册,清点武器,哈刚都能听懂,可唯独这个持刀证,压根就没有听过。

“这位大爷,所谓持刀证呢,就是持刀证。

咱们这些在大漠戈壁上混的人,少不了要有各种武器护身。

所以来哈密城的部落基本上都有着大量的武器,但哈密城市一个久至安康的地方。

为了防止你们的那些武器被贼人偷走,或者利用,明军会对你们的武器进行清点以及颁发持刀证。

你们的武器数量不会有任何变化,你们的那些武器都是你们自己的,但是必须要有持刀证。

明军每个月会对你们的武器进行清点以及检查,如果数目对得上,而且又有持刀证,那么你们的武器永远都是你们的武器,不会有任何意外。

但是,如果你们的武器数目对不上,而且也没有持刀证的话,那你们的武器就是非法的,明军有权进行收缴。

说的简单点,其实就是对你们的武器进行登记造册,你们的武器还是你们自己的,只要按照规矩来,明军是不会收缴的。”

这个翻译解释的非常详细,哈刚听明白之后,也没有多大的排斥。

反正自己这些刀全部都是自己的,他们并没有说会进行收缴。

就让他们说的明白,那就好好配合,以免露出马脚。

很快,哈刚就招呼着手下开始办理这些事情。

然而,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这个持刀证之法,出自姚广孝之手。

自从朱棣拿下哈密城之后,加上他不断的游说哈密周围,以及他颁布的那些宽松政策,使得哈密城周围很多部落前来投靠。

可大漠戈壁上的这些部落,基本上仍然有刀。

有刀,便有了危险,便多了不安分。

如果强制对他们的武器进行收缴,他们的反应肯定会非常激烈。

所以就必须采取一个非常平和的方式,而这个持刀证,就是这样一个方式。

规定,一刀一证,每把刀必须有一个持刀证,要是没有,就会进行收缴。

因为并没有强制进行收缴,所以这些部落肯定会给自己的武器办理持刀证。

这样一来,就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摸清楚前来投靠的这些部落到底有多少武器。

可能不是很准确,但也八九不离十。

摸清楚有多少武器之后,在对他们分发持刀证。

持刀证的有效期限可不是无限的,是有时间限制的。

每个持刀证的有效时期是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就要重新更换新的持刀证。

更换持刀证时,可不是更换所有。

规定,凡是持刀证破损,刀不对证的不予兑换,过了兑换期限的,也不予兑换。

这样一来,刀没了证,那就成了非法持刀,是要进行强制收缴的。

持刀证乃是草纸做的,特别容易毁坏。

可查持刀证的那些明军不会管这些,只要非法持刀,一律收缴。

配合着这种操作,再加上有条理的进行持刀证检查,这么长时间中,兵不血刃的收缴了大量的武器。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