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章:扬州府的基本情况(1/2)
陈松这番话,就算郑敬谦心态有多好,就算他隐藏的有多好,可在听到陈松这句话时,脸色还是变了。
郑敬谦的脸上闪过一丝迟疑,紧接着便是愤怒,愤怒持续的时间很短,又转变成焦虑,随后又化为平静。
短短的几个呼吸之间,脸上竟然出现了这么多的表情。
郑敬谦的表情没有之前那么平静,虽然还带着笑,可看上去,这笑容里面有了几分急促。
陈松将郑敬谦的反应全都看在眼里,心里冷笑不已,“姓郑的,你以为你自己隐藏的很好吗?
这一切不过是些拙劣的演技。”
陈松脸上带着几分讥笑,接着说道:“这个女孩子呀,她说你是泰州地界上最好的人,是受人们最尊敬的士绅。
她说,如果你要是在外地为官的话,肯定能收到万民伞。
我也知道郑老现在年龄大了,要是在年轻几年,肯定能为国出力,说不定还会受到陛下的奖赏。
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便是朝廷之福,万民之福,百姓之福啊。”
最后一句话,陈松字咬得非常重。
好像是在夸,又好像是在骂。
郑敬谦的脸上,阴晴不定。
“是啊,常青说的对,像你这样的人,肯定能受到陛下的嘉奖,到时候你就是万官之楷模,肯定会被记录在史书当中!”
朱棣也在一旁插话,只不过这语气听起来总有几分怪异,就好像是故意在讥讽一样。
郑敬谦的脸色非常不自然,“哦,是吗?
这我倒是不知道,这个叫什么什么娟的女孩子我不认识,这我不太认识,我也不太知道!”
换上一副笑容,郑敬谦矢口否认,说自己不认识陈松所说的那个女孩子。
郑敬谦当然认识那个女孩子,那个女孩子家里的田亩之事,就是他亲手操办的,怎么可能会不认识呢?
郑敬谦心里明白,恐怕陈松已经知道了什么,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和那个女孩子牵扯上关系,就算陈松所说的这些话都是真的,也不能扯上关系。
“不过是胡言乱语罢了,小老儿我倒是想着为国出力,可奈何年龄已大,老迈昏花。
要是为国出力的话,恐怕会耽误国事!
这些事情莫要再提,莫要再提!”
郑敬谦急忙否认。
“呵呵,郑老这可是真谦虚呀,真是我辈之楷模!”
陈松又说了几句风凉话。
朱棣也在一旁帮腔:“是啊,郑老的各种素质,各种心态,各种品格都无比高尚啊,实在是佩服。
俺是个粗人,最佩服这样的人!”
大厅当中,郑敬谦的那些家人脸色基本上都变了,黑的就像锅底黑一样。
他们看着眼前的陈松和朱棣,哪里能听不出来他们话中的讥讽?
只是这个时候,就算陈松和朱棣再怎么极尽讥讽,他们也不能有任何的不满。
一旦表现出有任何的不满,那么就坐实了他们这家人和那个女孩子有关联,一旦确定了以后,就算再怎么反驳也无济于事,到时候,对他们家的伤害无法挽回。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那么就以笑容面对。
郑敬谦包括郑敬谦的家人全都换上了笑容,一脸笑容的看着陈松和朱棣,不管陈松和朱棣说什么,他们都没有回答。
见成这个样子,陈松也懒得和他们对线。
在随便讥讽了几句之后,陈松和朱棣站了起来,走出了郑敬谦的家。
将陈松和朱棣送出家门正镜前,看着陈松和朱棣的背影,郑敬谦的脸色瞬间阴沉的能滴出水来,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要降低几分温度。
“那个杨翠娟到底怎么回事儿?
他们怎么知道?”
郑敬谦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大儿子,郑存礼。
郑存礼的眉头紧紧皱起,“这孩儿怎么知道?
谁知道他们是从哪里知道这个杨翠娟的!”
“这个杨翠娟,恐怕咱们以后要栽到她的手里,想个办法,让她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郑敬谦一脸阴冷的说道。
在郑敬谦的眼中,这个杨翠娟的命好像不值一提,好像就是蚂蚁一样,想踩就踩。
这些士绅啊,什么时候将普通老百姓当成人来看过?
说完话,郑敬谦往地上吐了一口浓痰,转身回去。
郑存礼带着几个下人,朝着远处走去,去寻找那个叫做杨翠娟的小女孩。
可惜,他的计划注定要落空,此时的杨翠娟已经被陈松的手下安排妥当。
陈松并没有回衙门,而是在泰州城中转了起来。
来到了之前那条繁华的街道上,陈松在这里漫无目的的转着。
“这家商铺那家商铺,这条街道上十之八九的商铺,都是他们郑家的。
因为他们家有免税的额度,所以他们家的这些商铺都不用交税!”
梁百善走在陈松的身旁,指着这条街道上的那些商铺,详细的介绍着。
“刚才还说商贾之事乃是下贱之事,怎么打脸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陈松摇摇头,一脸的鄙夷。
“这家商铺也是他郑家的吗?”
陈松停在了一家商铺门前,这家商铺是一个卖盐的商铺。
明朝的盐政非常的古怪,虽然名义上算朝廷管辖,但是售卖运输都由商贾来进行。
只要有盐引,不管是谁都能够售卖。
都能从两淮都转盐运司换取食盐。
梁百善点点头,“是的,这正是他家的商铺,就是贩卖食盐的!”
“那他家的盐引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
朱棣插话问道。
“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他家就是有盐引,谁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
而且这事我们也不敢问也不敢管,人家在当地势力很大,泰州城很多老百姓都只听他的,不听我这个知州,我能有什么办法?”
梁百善一脸无奈。
“有意思,这倒是有意思!
这个郑家确实厉害!”
陈松走进了商铺,这个商铺不大,中间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柜子。
柜子里面放着几个麻袋,有些麻袋已经打开,里面装着用蜡纸包裹着的食盐。
这些食盐的品质远远比不上后世,这里面摆放的精盐,有些泛黄,但相较于这个时代其他的食盐,品质已经很好了。
陈松等人刚刚进来,商铺中的店小二就一脸笑容地迎了过来。
“几位爷,要买盐吗?”
店小二一脸笑容的站在陈松的面前。
“这食盐怎么卖呀?
什么价儿?”
陈松来到一袋精盐的面前,随手捻起一小撮精盐,放在眼下仔细观察。
店小二见陈松这个样子也没有阻止,只是在旁边介绍着:“这精盐可是我们这最好的精盐了,整个泰州城找不到像这么好的精盐,仅次于贡盐。
要是几位爷买得多的话,还可以给你们便宜!”
“我们不买,就是来随便看看!”
陈松将手中的食盐又放进袋子,随口说道。
店小二并没有陈松这样说而愤怒,依旧保持着刚才的样子。
“只要几位爷以后想买了,来咱店里,肯定给你们便宜!”
店小二弓着腰,点头哈腰的将陈松等人送了出去。
“这个郑敬谦,家里的产业还真大啊!”
陈松摇摇头,朝着衙门走去。
天也渐渐的黑了,陈松和朱棣就住在了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