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外王而内圣之道(2/2)
前面也就罢了。
我们总不能一次面也不出吧?”
将风头让给周梦臣,这没有问题。
毕竟,周梦臣是客人吗。
但是整个讲学之中,横渠书院一个有分量的人出来讲学,那就显得太过示弱了。
所以,找一个有分量的人,出来讲上一场。
可以稍稍逊色于周梦臣,但也要有足够的分量,以此来证明。
横渠书院的实力。
马理沉吟片刻,说道:“我来吧。”
马理眼睛之中,有些闪光,似乎回忆起什么来了。
老人就是这样,越是上了年纪,越是想要回忆的之前的事情。
回忆那些之前故人。
韩邦奇见状,算是松了一口气。
说道:“有马兄出马,我就放心多了。”
、 时间再长,讲学也有结束的一天。
周梦臣在横渠书院足足待了数日,将他爱儒学上的心得,毫无保留传授给了横渠书院的学子,当然了,因为时间短任务重。
在周梦臣看来,多少有一点塞鸭子的感觉。
只是有多少效果,周梦臣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可以,周梦臣还真想在这里多待上几日。
继续讲学,毕竟得英才而育之,是天下第一大乐事。
而周梦臣大同书院,因为名声局限于大同。
虽然人数不少,但是人员资质什么都不大好。
在这上面来说,横渠书院之中的人员要比大同书院上好多了。
毕竟的大同书院的学生,乃是大同一个府,而横渠书院覆盖的是整个关中,乃至于整个陕西,要知道这个时代的陕西乃是大陕西,包括了宁夏,甘肃,青海湖畔附近的城池。
只是几个消息传来,让周梦臣知道,他不能再这里再待下去。
他毕竟是事务繁忙之极。
第一个消息,是最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壶口铁路施工已经差不多了,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不知道了。
周梦臣暗暗高兴之余,也准备去看看壶口铁路,看看第一条铁路,到底有什么问题。
有的话,就指出来,如果没有的话,看看能不能开始潼关铁路的。
这也是需要事先准备的的。
何是一个好像消息,但是另外一个消息就不知道是好是坏了,那就是秦王真准备入股黄河银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