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合流趋势(2/2)
此刻的杨博没有想那么多。
他仅仅是明白一点,那就是他与周梦臣之间没有矛盾。
杨博本能为父老乡亲谋求发展。
对他来说,什么心学气学都不算什么。
而周梦臣更多在乎气学的发展,在钱财上,并不是太在乎的。
而且杨博也知道,晋商之中已经有很多人将子弟送到大同书院了。
毕竟对他们来说,钱财不是问题。
大同书院引进了不少气学门人,在科举上,对江南很多书院或许差了一些,但是在北方已经很不错。
如果子弟们,能够科举出仕,那是最好不过了。
如果不能,在大同书院学一些经营,发财的技术,也是不错的。
再不能,就好好学一些数学,最少回来之后,不至于被下面的账房给欺负了。
这就不错了。
山西人的注重实际,与大同发展的影响,气学在山西省迅速发展,估计几年之内,就能成为山西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