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秋后动手(1/2)

第一百二十八章 秋后动手 而今大明的用的历法是周梦臣参与编写的新历。

但是这个新历承受了太多古代历法的元素,在形式上更接近于农历。

而不是阳历。

所以,农历八月已经是秋天了。

如此一来,留给周梦臣的时间就不多了。

八月出兵,交战很可能在九月初,双方交战如果相持不下,很可能拖到十月,十一月。

那就是寒冬了。

塞外的寒冬对天地间所有人一视同仁。

绝不是人类可以轻易冒犯的。

或许比不上莫斯科的寒冬。

但也绝对不是用兵的时候。

如果可以的话,周梦臣是绝对不想将时间拖到这个时候。

但是杨继盛说得也是在理。

甚至是现状。

管控粮食价格,是杨继盛一项重要的任务。

毕竟大同虽然也产粮食,但与南边的产粮地是没有办法比的。

南边很多府县,出产的粮食,一半都要卖出去的。

当地依然够吃,粮食自给率在百分之二百以上。

但是大同粮食还是需要外面一些补充,周梦臣手中才能剩下一些粮食,而且在周梦臣的默许之下,粮食是对鞑子出口的重要货物。

同样,大量粮食运输,也有相当多的粮食就在大同出卖。

如果单单靠大同生产的粮食,是不可能满足而今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大同。

复套之事如果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不要说区区百万石粮食,更多也不是不可能。

大明朝廷虽然一直很困难。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北京的粮仓常年都是满得。

但是悄悄的弥补这么大的粮食缺口。

特别是在打下青城之后善后所需。

周梦臣都不知道这需要多少粮食。

辛爱麾下蒙古与汉人加起来大概有二百多万,甚至更多一点。

但是聚集在青城为中心,土默特草原上的人并不多。

但也有几十万之众。

一旦打下青城,养活这么多人都是周梦臣的责任了。

至于就粮于敌,更不可能了。

周梦臣是为了征服,是为了长治久安。

一战而定,而不是要在这里反复拉扯。

如果真打到这个地步。

周梦臣还真不如听朝廷的。

维持而今的局面拍拍屁股走人。

周梦臣沉吟片刻,看向武将这边,说道:“如果秋后出兵,这一战该怎么打?”

李儒看向了戚继光。

戚继光而今地位还不算高,但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实力。

也是周梦臣最信任的武将。

所以策划战事上,李儒也比较信任戚继光。

戚继光说道:“大人。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需长驱直入直扑青城。”

戚继光向前几步,来到地图前面,用手指指着玉林,说道:“从玉林到青城,这一路上,已经有一条路。

是来往商人走出来的路。

我出关看过一次,是可以通行大车的。

大军从玉林到青城,不足三百里。

骑兵奔袭,一日夜而已。

而辛爱的家当都在青城。

他不可能弃青城而逃。”

“我的计划是骑在前,步卒在后,三日之内,在青城之南立下大营。

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了,基于这个计划,也要地方鞑子提前反应,聚集大军。

那就在玉林与青城之间,土默特草原之上,打一场遭遇战。”

“其实,我不知道鞑子是怎么想的?

辛爱今年与鞑子其他各部闹翻,他已经在必败之地了。

之前打鞑子,最担心的从来不是打不赢,而是怕鞑子乱跑,如果我大军出塞,鞑子烧青城而退。

除非大军一直驻守草原之上,否则等大军一退,鞑子反扑,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而今看来,即便辛爱有焚城而退的决心,他往哪里逃?”

周梦臣嘴角微微一笑,对戚继光分析的很满意。

这就是他一直筹谋的事情。

当然,辛爱下决定走汉人中央集权的路子强大起来,他就失去了游牧民族最大的特性,可以随意迁徙的能力,甚至他变法得罪的不仅仅是他统治下的蒙古贵族,草原虽然大,但是草原上层的贵族,都是孛儿只斤家族圈子里面的。

辛爱如果兵败投奔其他部落,恐怕未必会被收留。

他以为强大的,兵马,甲胄,粮食,更多人丁。

却不是周梦臣最担心的。

他以为是落后的,不堪的。

也就是蒙古人的游牧特性,却是周梦臣最担心的。

这就是战胜于朝廷之上,可惜啊。

这样的庙算,不是一般人能够读懂的。

甚至周梦臣觉得,这一战,虽然还没有打,但已经胜了五分,剩下的五分就才看怎么打的。

即便周梦臣突袭失败。

只要他稳住阵脚,坚决打下去,不出一年功夫。

辛爱就支撑不住了。

可惜,周梦臣估计他也没有这一年时间。

周梦臣心中的得意,只能自己欣赏。

说道:“诸位怎么看?”

文官这边都不做声。

武将这边,李儒没有说话,麻禄倒是说话了,说道:“戚将军所言极是,战事一开,哪里有那么多神机妙算。

不就是打吗?

只要鞑子不敢放弃青城,剩下的就是随机应变了。”

周梦臣思忖了一会儿,不得不承认也是如此。

天下之间哪里有那么多神机妙算。

无非展开打而已。

周梦臣说道:“一个月时间够不够?”

戚继光说道:“青城之战,不管胜负,一个月总就有一个了结。”

周梦臣说道:“如此也好,那就秋后动兵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