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离丧(1/2)
第一百零六章 离丧 这些人留下的关系网,是外人很难进入的圈子。
别的不说,周梦臣只要能将这些人整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能在大明儒学史上有一席之地的新气学学派。
当然了,周梦臣也知道,这并不是好做的。
毕竟,即便气学内部之中,也是有思想分歧的,王廷相与罗钦顺作为气学大佬。
彼此之间,也不是完全相通的,否则吴廷翰这一脉,就不会自称王门气学。
而不是气学了。
吴廷翰说道:“最下面一封书信,却是给欧阳德的。
毕竟是与他辩驳了一辈子,还是有些不甘心,走之前,总要难他一难。”
周梦臣犹豫了一下,说道:“师兄,欧阳德已经不在了。”
随即周梦臣将京师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吴廷翰听到新任礼部尚书微微一愣,说道:“你说的是陕西王用宾?”
周梦臣说道:“正是。”
吴廷翰哈哈一笑,说道:“我没有想到,我临行之际,还能听到这个好消息。
王兄是你韩师叔的弟子。
我没有见过,但是通过书信。
你不信看看下面,这匣子里就有他的书信。
不过,王兄也没有想到他有一日能作为礼部尚书吧。”
周梦臣一愣,翻了一下书信,果然看见王用宾的书信。
周梦臣依旧不敢相信地问道:“王师兄,是气学弟子。”
吴廷翰说道:“准确地来说,是关学弟子。
心学大兴于东南,各地虽有流传。
但是在西北却是关学的天下。
关学在张横渠之后,流传数百年,代代都有大儒。
不过,关学与气学有香火情。
在一些观点上还是有相近之处。
不过,关学到底是关学,与气学还是不一样的。
你如果你有一日能将关学拉入气学之中。
将是极大地助力。”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个巧合了。
想想也是,即便嘉靖仅仅要求一个符合要求的大臣,这样的人选,也定然不是寻常人等。
毕竟单单熬这个资历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整个大明这样的人选,最多不过几十个人而已。
再排除南方人。
选中气学一派的人,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只是这一件事情。
对周梦臣是极大的利好。
一时间,六部之中有三个尚书都与周梦臣有交情,礼部尚书王用宾。
户部尚书方钝,兵部尚书杨博。
周梦臣在朝廷之中的关系网以另外的方式巩固了。
是脱离徐阶的关系。
这是周梦臣地位上任的必然,但是来得也太快了一点。
即便有这一件好事的激励。
吴廷翰的身体也支撑不住了。
在不知不觉之中睡了过去。
周梦臣见状,立即检查了一下吴廷翰的呼吸,又为吴廷翰压了压被角。
这才走了出去。
吴廷翰心思一去,身体就坚持不下了。
每况愈下。
不过三五日功夫,就是醒得少,睡得多,嗯,也不能说睡得多,是一种昏迷的状态,似睡非睡。
一连数日,知道最后一日,才算清醒了一些。
吴廷翰最后交代,他不用回来家安葬了。
他就葬在大同。
原因无他,在无为气学并不占主流,而在这里气学却已经是主流了。
他心安之处,并不是家乡,而是气学啊。
周梦臣为吴廷翰发丧,在这大同办丧礼,大同士林几乎都到了这里。
丧礼很是宏大。
而吴国赏也决定在大同置办产业,从此在大同落户,不再回无为了。
不过,这一场葬礼之中。
有一个必须周梦臣接待的特殊客人。
甚至周梦臣也没有想到他会来。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高拱。
虽然说高拱与王门的密切关系,吴廷翰的丧礼他来出息,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事情并不能这么算。
原因很简单,古代交通不便,而尸体也不可以长久停灵,区区数日时间,很难从外地赶回来。
一般人都是不去的。
或者说即便去,也赶不上葬礼的。
而高拱身在北京,虽然比较近,但是即便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去大同。
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而且高拱而今在太子身边,虽然是一个毕竟闲的差事,但也不是一个能够随便离开的岗位。
所以高拱定然要请假。
没有太子的允许,高拱不管怎么说,也不可能来到这里的。
周梦臣一开始就知道,高拱这一次过来,定然有很深的政治意味。
只是他一时间猜不透为什么。
在他看来,而今的太子就是历史上的裕王。
但是与裕王一直没有确定地位不同,太子被册封那一瞬间,他已经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
这样的情况下,太子的地位很稳定才是,根本不需要冒险拉拢大臣。
当今嘉靖皇帝是一个疑心很重的皇帝,太子这样做,是大忌。
只是不管怎么说,周梦臣都要好好地接待高拱,一方面是高拱本身的足够周梦臣看重,另外一方面,却是因为在太子。
周梦臣的政治生命很长,足够他活到太子当政。
总不好提前得罪了。
于是在吴廷翰的丧礼过后。
周梦臣亲自接待高拱。
两人在巡抚衙门内院喝茶。
打起了机锋。
最后还是高拱忍不住了,说道:“高拱这一次前来固然是为了吴师兄的葬礼,却也是奉了太子之命走一趟大同。”
周梦臣说道:“太子需要在大同做什么?
在下一定配合。”
高拱说道:“太子在大同什么也不想做,他派我来的唯一目的是见您,周兄,我都将话说到了这份上了。
你就不要装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