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章 救灾(1/2)

第一百章 救灾 一路飞奔。

数日不下马背。

周梦臣来到大同的时候,大腿内侧已经磨破了。

一层层血痂叠得相当厚实。

让周梦臣行走之间,动作都有一些变形,颇有不便。

只是肉身上一点点小小的痛楚。

根本不被周梦臣放在心上。

他一路上所过之处。

都能看见地震的痕迹。

不过这也让他稍稍安心了。

无他,大同地震对大同的损害是有限的。

这更多是时代的好处。

虽然地震来临之际,很多百姓的房屋都承受不住地震的摧残。

毕竟这些房屋,放在后世都能打上危房的标签。

奈何,这些房屋都一层建筑,甚至还有很多是茅草房,是那种即便被埋在里面。

只是不是运气太差,最多受伤,根本死不了。

而且而今三月末四月初,天气逐渐转暖。

百姓在外面露宿,虽然还有一些困难。

但也不至于冻死人。

这让周梦臣松了一口气。

只是他依然有担心。

他担心的已经不是房屋倒塌,城垣倾颓这样的事情,他估计大同这一次地震,还做不到这个程度。

他最担心的是,山崩。

是的,大同是一块盆地,周围多山。

而且大同对外联系的几条道路都是在山谷之中,比如从杀胡口到玉林城这一段路,比如,刚刚连同北京与大同的西山运河。

这都是在山谷之中。

一场地震很可能造成山体滑坡,以及其他次生灾害。

与堰塞湖等问题。

这都是周梦臣担心的。

特别是对边墙上的问题。

大同边墙大部分都是依山而建,平日看起来,就好像一条巨龙在山间盘旋飞腾,好生状况。

但是而今想想,都是问题。

一场地震下来,很可能原来可以依偎屏障的山势,反而成为了的敌人,本来连贯的防御体系,反而被分割开来。

处于军事上不利的地位。

如此一来,防御工事都要作废了。

这就给了鞑子可乘之机。

即便和谈了。

周梦臣是一根汗毛都信不过鞑子。

不是周梦臣非要灭了辛爱,才肯罢休。

实在是双方打了这么多年了,不分出一个胜负。

就没有和平可言。

在此之间的种种,不过是一场休战而已。

周梦臣是这样认为的。

他估计,辛爱也是这样认为的。

大同城外,杨继盛来迎接周梦臣。

周梦臣二话不说,问道:“情况怎么样?”

杨继盛说道:“损坏房舍近两万间,大量百姓露宿。

不过因为地震的时候是下午时分。

人员伤亡倒是不大。

具体数字还没有统计,不过大同府附近,估计只有三百人上下,多是老弱妇孺。

很多人不是直接砸死的,而是病死的。”

周梦臣嘴角微微抽搐,感受着大腿根部火辣辣的疼痛。

似乎平日柔软之极的裤子,一下子变得坚硬如铁了。

他努力聚集思绪,说道:“军队怎么样?

边墙怎么样?

鞑子怎么样?”

杨继盛说道:“军中的事情,本应该李总兵来给你禀报。

不过。

他而今不在大同城中,几乎在地震当天下午,他就已经到了拒虏堡,提防鞑子。

边墙却是不行了,边墙大面积倒塌,到底倒塌了多长,这个还不好说,估计要一段时间才能统计出来。

总之,边墙想要修修补补,已经不成了。

至于鞑子。

而今没有什么消息。

不过,想来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地震的忠心,就在桑干河附近。

鞑子哪里要比我们轻多了。”

周梦臣手中的银子一直是紧巴巴的。

重建边墙也是一个大工程。

青石,水泥,劳工的费用。

周梦臣估计修建一里边墙,最少几千到一万两。

毕竟单单运输费用就相当大的。

即便周梦臣压缩费用,动用军队,包办整个流程,从青石开采,水泥制造,到劳工。

一里的成本依然也少不了。

大同镇的千里边墙,少说要个几百万两银子。

再者,周梦臣觉得一旦解决鞑子,大明边墙就要重新规划。

而今大明边墙要不要废弃,还是一个问题。

也就没有在这上面多费心思。

只是而今看来,不下功夫也是不行了。

周梦臣问道:“各地河渠,还有文莺湖怎么样?”

“没有什么大问题。”

杨继盛说道:“只是有些地方有了裂缝,不过,并不严重。

只要修缮一下,就行了。

整体上并没有什么大纰漏。

而且现在是春天,春天水少,也出不了大问题,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谢天谢地。”

这也是他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文莺湖中水位虽然不高。

但依然是有水的。

万一出了问题。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