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六部人选(1/2)

第九十六章 六部人选 周梦臣说道:“在朝廷办事,无非服从上极的命令,每一步都有章程,自己做章程的地方却很少。

而且衙门各种账目都是有定数的。

不会差上很多。

但是在商言商,却不是这样的,一年之间,数目变化太多,今日如此,明日或许就不能如此了。

要想看懂账目,也是需要一定的能力的。”

随即,周梦臣就以罐头作坊为例,为嘉靖详细讲解一番,分工合作,成本控制,质量监督,来往账目,乃至于市场变化,应对策略。

等等。

周梦臣并没有经过商,在这些问题上了解的也很浅薄。

但是好歹没有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的。

即便是相当然之,也能说了一二三。

再加上,在大明这个时代,有政府背景,很多事情都无须多考虑。

更多是考虑的是,有没有人损公肥私。

只是这个话题,太敏感。

周梦臣没有说。

嘉靖也不知道有没有仔细听周梦臣。

只是等周梦臣说完,就说道:“好。

周卿从来有点石成金之能。

我今日才知道,这点石成金背后的妙法。

你说得对,朕的这些奴才,都太不成器了。

奈何有些事情,朕也是离不开他们的。

这样吧。

周卿就兼个差遣。

比如内书房教书。”

周梦臣顿时感动不妙,立即说道:“臣谢过陛下。

只是大同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做完。

罐头这一件事情,臣仅仅是开了一个头。

如果这样交给宫中,臣恐怕将来是有出问题的。

臣请陛下开恩。

容臣回大同再任三年。

到时候回京为陛下效力不迟。”

嘉靖这个筹码也不可谓不高。

内书房是什么地方?

是教导太监读书的地方。

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但是凡是在司礼监有一席之地的。

都是内书房出身。

而太监不管在削弱,在大明政治版图之中,都是有一席之地的。

周梦臣现在还年轻,很可能他真正在内阁有一席之地的时候,他在内书房之中学生,就成为了他的得力臂膀。

虽然,明代对大臣与太监之间关系亲密,有些诟病。

但内廷与外廷之间的合作从来是存在的。

而且一般来说,内书房都是翰林学士教学的。

而给让周梦臣与此事,已经是破格了。

只是周梦臣总是要最后努力一把的。

嘉靖听了周梦臣的话,并没有说话。

一时间宜春宫中一片沉默。

“陛下,三位阁老到了。”

外面一个小太监传话说道。

嘉靖说道:“传。”

随口对周梦臣说道:“你且在这里候着。”

周梦臣立即行礼。

然后退后几步。

给几位阁老让开位置。

片刻之后,三位阁老就进来了。

除却严嵩与徐阶之外,第三位就是李本。

不过这位大学士低调得很。

暗中对严嵩低眉顺眼。

在大事上唯严嵩之命是从。

但依然不怎么得严嵩信任。

毕竟每一个大学士都有自立一派的可能。

即便李本表现得再无辜。

严嵩也不可能当他是小绵羊。

三个人进来之后,都看见了周梦臣。

眼神之中都微微有惊讶之色,随即平复,行礼过后。

就开始说正事了。

严嵩说道:“陛下,吏部尚书万镗无端被弹劾,已经上书乞骸骨了。

礼部尚书欧阳德此前在衙门昏倒,太医说身子已经不成了。

臣已经拟了令侍郎暂代政务。

只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有兵部尚书聂豹上书自劾。

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嘉靖说道:“下诏不许,三位都是朕的肱股之臣。

岂能弃朕而去?”

严嵩立即说道:“陛下宽仁,老臣代三位老臣叩谢天恩。

只是国家大事,向来繁重,六部尚书,一日不可无人。

臣请陛下以大局为重,应该考虑备用人选了。”

嘉靖听了,长叹一声。

说道:“这也是老成谋国之言,内阁可有人选?”

这一番话语其实大多都是套话。

嘉靖无意大动干戈。

如万镗的事情往深里挖,不知道牵制到谁了。

所以所有事情在这里就打住了。

同时他也为徐阶的所作所为有些恼怒。

所以对兵部尚书聂豹的事情,也表现出默许的。

所以聂豹很识趣的请辞。

严嵩与徐阶这一番交手,最后结果看似两败俱伤,但是到底伤不伤,不在看谁下位,而是看谁上位。

这果子落到谁的盘子里面。

当然了,体面还是给的。

不能下面一请辞,就批准。

所以三请三拒,还是要有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