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日月之食(1/2)
第八十四章 日月之食 周梦臣就这样被稀里糊涂的被带了过来。
整理衣物,行礼说道:“下官周梦臣拜见黄公公。”
黄锦的目光带着审视的意味,说道:“你就是周梦臣。”
周梦臣说道:“下官正是。”
黄锦说道:“那就是说说楚王府的事情吧。”
周梦臣说道:“是。”
随即闭口不言了。
黄锦等了片刻,说道:“你怎么不说了?”
周梦臣说道:“公公要我说什么。
我就说什么。”
黄锦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笑道:“好机灵的小子,不错,不错。”
周梦臣给他这个答复,可谓恰到好处。
楚王府到底发生了什么,已经被包装了不只一层。
周梦臣作为直接参与着,最重要的是守口如瓶,从此知道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知道的,说能说的,不能说的就不要说。
黄锦本身也没有想问楚王府的事情。
毕竟这内外案情,黄锦已经很熟悉了。
即便有一些疑点盲点,也无关紧要了,毕竟案子已经结了。
他问这个问题,更多是看看周梦臣的反应,看看之前那几个人夸上天的周梦臣是什么样的。
所以,周梦臣这个回答,虽然是在抖机灵,但是有之前那么多人的称赞与铺垫,黄锦不觉得失礼,反而觉得周梦臣果然有急智。
周梦臣微微躬身说道:“公公缪赞了。”
其实周梦臣担心,是不是陶元儿的事情暴露,这才故意打一个机锋。
看黄锦的反应,看来陶元儿的秘密,整个世界上只有周梦臣与李云珍知道了。
周梦臣既庆幸,又微微有一点遗憾。
庆幸是,过了这一次,估计没有人想为楚王或者楚王世子翻案了。
一些遗憾的事情却是陶元儿如此女中豪杰,却淹没在历史之中,只能成为青史之下的尘埃。
不足以将如此事迹留名于后世。
黄锦想了想说道:“听说你在天文上有所长?”
周梦臣说道:“周某不才,家中世习天文,在这上面还有一些自信的。”
黄锦说道:“那你给咱家说说,月食是怎么回事?
真是天狗食月吗?”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松。
对于这个问题,周梦臣不觉得有什么难度。
周梦臣看了周围,说道:“还请公公容我取几样东西。”
黄锦说道:“随意。”
周梦臣出去片刻,就取了一些东西过来,是一根蜡烛,两个橘子。
周梦臣令仆人将关上窗户,放下布幔,房间之中光线立即暗了下来。
周梦臣点燃了蜡烛,随即拿出来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
说道:“月与日不同,月本身不发光,月亮的光芒乃是受日光,日月之间,就形成了这样的关系。”
周梦臣一只手拿着一个橘子,围绕这蜡烛旋转。
用小橘子围绕着大橘子转,一时间一个简单,地日月系统建立起来。
特别给周梦臣比划了一下月食的时候。
说道:“当月食之时,地球行于日月之间,故而日光被地球所遮掩。
就呈现出月食的情况。
正如而今。”
黄锦提起心思,自己代替周梦臣,手拿着两个橘子,比划一下,用大橘子当烛光。
轻轻一笑,说道:“咱家,听过这么多给我说月食的,也就是你说的如此简单明了的。”
说实话,黄锦本身不精通天文。
他对周梦臣这样解释月食到底对不与不对。
所以他并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周梦臣一切解释都是基于日心说,而不是地心说。
这一点在大明天文界还真没有这样说过。
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界,并不是太新鲜的东西。
但是日心说,却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东西。
对于黄锦这个样的外行人来说,都一样。
他本来就不大懂。
不过,黄锦不懂这些,并不是说黄锦不懂的看人。
一个人对自己所说的有没有底气,相信不相信,等等,这方面的东西,却是可以看出来的。
黄锦看得很明白,周梦臣言语之间非常有底气,可见他对他说的这一套是十分的相信。
黄锦说道:“去年有一次月食,你知道吗?”
周梦臣想了想,说道:“是六月中的那一次吗?”
黄锦说道:“正是,钦天监预测日食不准,皇爷大为恼怒,你既然精通日月交食之理,可敢能预测日月之食?”
周梦臣心中一动,说道:“周某世习天文,岂有不敢之礼。”
黄锦说道:“好。
你如果真能测得准,我定然能将你推荐给陛下,重重有赏。”
如果在楚王府这一件事情之前,周梦臣或许有一些犹豫。
但是这一段时间之内,周梦臣细细思量之后,他发现他最好的办法,还是去钦天监。
这是他的本质工作,也是他的长项。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周梦臣可以说是应对自如。
周梦臣这一段时间,不是没有考虑过科举正途。
只是他细细研究过刘天和留下的一些时文,与考试经验等东西之后,他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想要走通这一条路,对周梦臣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特别是县试,与乡试。
无他,等到了会试,为了朝廷的体面,已经禁止出一些奇题怪题,截搭题等不伦不类的题目。
但是在秀才,举人考试之中,这种事情反而非常多见。
这就大大的提高的考试的难度。
八股文格式什么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为圣人立言,就是从四书五经之中挑选出一句话,让考生写出。
四书五经的字数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八股考试的总题库是有限的,当八股竞争太过激烈的时候,这种题目已经很难区分高下了。
于是各种奇奇怪怪的题目就应运而生了。
最奇怪的题目,是“〇”
这就是古文之中用来截断上下文,充当句号作用的符号,都能单独作为题目,可见秀才,举人考试题目之奇怪。
周梦臣很清楚,这样的题目,他即便是再努力,也未必能过的。
反倒是会试,也就是考进士的时候,不许出这些有辱圣人的奇怪题目,考试难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
更是产生了一句话,叫做考场莫论文。
毕竟对大多少举人来说,大家都差不多,高下之分,就靠发挥了。
当然了,也会有些天赋异禀的学霸。
但是大多少人考中二甲三甲乃至于落第考生,很难说彼此学问相差多少。
所以,周梦臣打小了,考科举一路大小三元的美梦之后,就只能回到原来冯立给他指出的路子,就是去钦天监。
不过,同样是去钦天监。
冯立只能推荐他去当阴阳生,从最底层做起。
而如果能通过黄锦的考核,那么就能直接越过这个步骤,或许能在钦天监之中担任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