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周公鸡(1/2)

第七十八章 周公鸡 西山运河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是朝廷的物资转运吗?

之前是,而今大同这边,那有什么物资可转运啊?

大同已经自给自足了。

是经商。

是货物运输。

对于大宗货物来说,一里陆路的消耗,甚至要比百里水路还大。

在铁路出现之前,水道永远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人们都知道铁路出现在英国,却不知道,英国在铁路出现之前,就修建成了密密麻麻的运河网络。

在英国几乎可以通过运河与海运到达绝大多数城市。

“大人谬赞了。”

卖羊肉串的人说道:“这是修河的潘大人说的。

我只是凑耳朵听了一嘴。”

周梦臣说道:“可是工部主事潘季驯,潘大人?”

卖羊肉串地说道:“正是。

不过,而今潘大人已经不是主事了,而是郎中,听说是什么河北郎中。”

周梦臣说道:“是北河郎中吧?”

卖羊肉串地说道:“对对对。

是北河郎中。”

周梦臣听了,为潘季驯有些高兴。

北河郎中这个官职,不同于工部的其他官职,不是在京的。

而是在地方上,与南河郎中,一并分管大运河的运作。

也就是一个专司治水的官职。

潘季驯这个人,还是下放到地方比较好,北京这个角斗场,周梦臣都有些受不了,更不要说潘季驯了。

周梦臣说道:“我记得之前听说过,桑干河水量不足。

通行的船只不多,而今这个局面是怎么解决的?”

卖羊肉串的说道:“我也不清楚。

听说潘大人请来两条铁龙。

能让河水倒流。

我听说啊,去年大旱,河水简直要为之不流了。

潘大人心思如焚,想国家花费这么多,结果运河不能用?

怎么对得起皇帝,怎么对得起百姓。

于是乎,潘大人就病了。

上天感潘大人之诚,虽每一个闸口,赐下两个铁龙,能吸水。

冒着黑烟,远远就听见呜呜的嚎叫之声,很威风了。”

周梦臣皱眉,似乎有些听不懂。

似乎又有一些听懂了。

不过话说到这份上了。

周梦臣该问的也都问了,赏了卖羊肉串的一两银子。

打发走了。

很快周梦臣就知道,所谓的铁龙就是蒸汽机。

周梦臣下了船到了船闸周围看了看,却见闸门附近,被挖出了一个很大水池。

有一台蒸汽机。

随着轰轰的声音从下面抽水上来。

然后用水池里的水灌入上游河道。

完成一个水循环。

甚至周梦臣还在这个一台蒸汽机旁边,看见预留的位置,很明显,潘季驯已经做好专准备,如果水量太低,还有加装蒸汽机抽水。

桑干河虽然是北方河流,是受季节影响很大的河流,但也不至于断流的地步,再加上一道道船闸。

几乎让桑干河的水全部用于运输。

足够支撑这一条运河。

或许将来西山运河唯一的问题,就是冬天。

或许冬天有一段时间,会冰封河道。

除此之外,周梦臣看不出西山运河有什么隐患了。

周梦臣似乎也想明白,为什么潘季驯会调任北河郎中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运河山东段。

前文也说过,运河山东段,就是一条闸河。

一路有十几个船闸了。

几乎所有想要通过运河的人都在等开闸。

而且运河山东段也面对西山运河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水量不足。

不足到了什么地步。

那就是不允许百姓灌溉,甚至将运河附近泉眼之中的水都引入运河之中。

可以想象百姓为了抢水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潘季驯这个方案,不能说完全解决山东的问题,但也能缓和一大半。

周梦臣更是想到了另外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方案,将大大减少运河修建的成本。

其实大明很多地方未必不能修建运河,就是水量不足。

但是通过潘季驯这个方案,却方便多了。

对水量需求直线下降。

如果比较极端的看,一条运河只需要能灌满河道的水,再加上一些蒸发量与其他耗损就行了。

水泥坝加上蒸汽机的组合,足够让上面的水,绝大多数不流到下游去。

而大明大多数河道。

倒也不至于缺水缺到这个地步。

周梦臣心中有些激动,他越发明白为什么那么先贤,将开启民智。

看得那么重了。

任何时候,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说起来潘季驯这个法子,有多难想到吗?

不然,周梦臣很自信,如果他一直负责这个工程,时间长了,他定然能想到。

其实就差一张窗户纸。

但问题是,天下间这样的窗户纸有多少?

周梦臣一个人哪里够啊?

唯独让更多人觉醒。

才能推动时代进步。

周梦臣相信,潘季驯既然做出这样的设计,他对蒸汽机就有足够的理解,对造蒸汽机的学问,已经自己的其他学问,也有足够的了解。

而今的潘季驯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即便潘季驯现在不是气学中人,将来也必定是了。

即便潘季驯是心学最盛的江南人。

毕竟学派之间的争斗更多是以思想凝聚人。

就好像王廷相的弟子薛蕙的思想变化一般。

不是从在什么学派影响下成长起来,将来必定是这个学派的人。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