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青城的决断(2/2)

周梦臣一些私货也没有在意。

对于嘉靖来说,周梦臣一些私心。

他从来是知道的。

就好像是严嵩父子从来不是清廉的官,嘉靖也是知道的。

嘉靖多疑之余,在用人上也是用手段的。

用人之长,不看人之短。

在嘉靖看来,严嵩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听话。

而且有一定的手腕镇压住其他不听话的文官,这就是优点,可以用的。

而周梦臣,清廉能干。

遇见什么难题,关门放周梦臣,就能解决了。

但问题,这周梦臣脑袋里面不知道长了什么东西,与别人的想法总是不一样,嘉靖也摸不清周梦臣想要什么。

不过,按嘉靖用人原则。

他不需要知道周梦臣想要什么?

只要看周梦臣能做什么就行了。

既然周梦臣搞定了辛爱。

安定了西北局面。

周梦臣到底夹了多少私货。

或者说从中捞了多少钱财。

嘉靖也不是太在乎的。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反正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至于什么事情,一定要查的清清楚楚。

一定要掌握的明明白白。

什么事情,睁一眼闭一眼这就是帝王心术的奥妙之处了。

而徐阶之前就感受到了周梦臣与他之间的疏远。

而徐阶与周梦臣之间是互相需要的。

很难说,是徐阶更需要周梦臣,还是周梦臣更需要徐阶。

而今徐阶自然表示支持。

而严嵩揣摩嘉靖的意思,自然不会与嘉靖唱反调。

而赵全暗中也走了严世蕃的门路。

给严世蕃塞了一笔银子,严世蕃在这方面还是很有信用的。

于是自然使出浑身解数让协议通过。

其实,朝廷之中,并非没有反对者。

无他,周梦臣的协议很多地方都太离经叛道一些了。

特别是通贡上,不设限额。

甚至鼓励百姓出关经商。

在儒家官僚看来,怎么看也不是正经路数。

不过反对的声音并不大。

一来是,上面的大佬们都统一了意见。

二来,其实很多文官都有恐虏症,他们都非常渴望与鞑子和平。

周梦臣当初一定要将谈判权拿到手中。

也是拿对了。

如果让礼部去谈,不知道谈成什么样子的。

在很多人看来,这协议虽然有些离经叛道,但是能太平过日子,未必不能忍下来。

而且他们很多人不知道谈判具体情况。

毕竟大同谈判的内情并不会那么快的传到京师。

很多人都以为,这一次谈判,是鞑子难缠,殊不知是反过来的。

觉得能谈成这个样子,不辱国体,已经是不错了。

于是,也就没有多闹事。

不过,十几日功夫,周梦臣奏疏到了京师,几乎马不停蹄从内阁到礼部,各部门走了一圈,形成有法律效力的圣旨,盖了玉玺之后,就发回大同了。

而此刻下面来报,玉林那边的准备也差不多了。

与青城之间,来回几次通报消息之后。

也敲定了会盟时间。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末。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