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与晋商的谈判(1/2)
第二十四章 与晋商的谈判 数日之后,十余名晋商进入了巡抚衙门。
徐渭引领他们到偏厅坐定喝茶。
片刻之后。
周梦臣一身大红官袍就过来了。
周梦臣到了。
晋商一行人纷纷起身行礼不提。
周梦臣寒暄了几句,切入正题说道:“今日朔州大胜,将士们奋勇杀敌。
斩首鞑子过万,从虏数千。
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大胜。
只是奖赏银两不足,幸有尔等义民,慷慨解囊,借给大同镇数十万两银子,这才算是渡过这个难关。
本官在这里,代表将士们谢过诸位。”
随即端起茶杯,说道:“以茶代酒,请。”
周梦臣轻轻抿了一口茶。
下面的晋商纷纷也举杯。
虽然他们对于巡抚衙门的茶叶并不是太喜欢的。
毕竟而今到了的晋商,每一个都家产数十万,甚至上百万。
生活奢侈之极。
周梦臣喝的茶,在他们看来与刷锅水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此刻却不敢表露一点。
周梦臣放下茶杯说道:“而今我负责与鞑子商议通贡之事。
诸位也是知道的吧。”
下面人纷纷点头。
毕竟与鞑子谈判是整个大同,不整个北方都关注的大事。
殷正茂与赵全已经拉锯了好几趟了,已经将王号,白莲教等条款都谈定了。
对于鞑子派遣质子,还要辛爱朝见等事,殷正茂逼得赵全跳脚不已。
但不得不让步。
最后焦点都已经在通贡上了。
鞑子想要与之前一般,直接让使团带着贡品去北京,到时候朝廷会回赐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在北京发卖。
但殷正茂坚决不允许。
而今双方也在僵持。
周梦臣说道:“尔等有助国事,朝廷不可不会有回报。
我准备在边墙选一地开关,与鞑子直接交易。
只要战马,铁器,粮食这三样,必须官府管控。
其余的东西,都由你们与鞑子直接交易。
不过朝廷在边关统一收税。
十抽一。
诸位觉得如何?”
“大人,”
一个商人说道:“各种商品是分家专卖,还是-----”
周梦臣说道:“没有专卖,各家都可以经营,不过具体你们自己怎么做?
朝廷也不管,朝廷管的就是没有足够实力的商家,不能加入其中。”
周梦臣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收税。
周梦臣人手不够,如果放开了让所有商家参与进去。
倒是收税成本大增。
而确定几十家。
哪怕每一家专门派人收税也多不了多少人。
另外也是为了情报的封锁。
毕竟,他可以确定,开关之后,这个关卡就是情报交流的要地。
如果,他不加以限制,说不定某一个商家就是鞑子的探子。
虽然萧芹死了。
但是周梦臣担心,鞑子情报系统不会因为萧芹的死,而不存在了。
但是放进去的都这种身家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商家。
这些人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为鞑子当探子。
要知道这个时代,能容纳他们有数十万上百万两家产的政府,只有大明。
如果这样的商家在鞑子那边,早就被劫掠一空了。
至于不限制专卖。
周梦臣却没有多想。
周梦臣是不习惯而已。
“大人,那么茶叶怎么说?”
一个商人又说道。
“茶----?”
周梦臣一时间陷入沉思之中。
这也是周梦臣的思维漏洞。
草原上有两样东西,是万万不能缺的,就是茶与大黄。
这两样东西,是大明出口的拳头产品。
茶能解腻。
对于游牧民族常年吃肉的生活习惯有太大帮助了。
而大黄是一味药材,是一味泻药。
而草原上因为主食是肉,很容易引起便秘。
从而有各种并发症。
从而要了人命。
而大黄是泻药之中的上品。
几乎上草原上的得了病,都用大黄。
将腹中清空。
大半能活下来。
大部分活不了。
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那是长生天不保佑,能救下大半人就不错了。
甚至到了近代,大黄在出口之中还是有很大的比例的。
周梦臣说道:“茶叶交税之后,就可以正常交易。”
周梦臣决定,对茶叶增收附加税。
反正而今的他几乎是掉到了钱眼之中。
只要能搞到钱,不怎么伤害民生,他都下手很毒。
各种问题一古脑都问了出来。
周梦臣能大部分都解答了,不能解答了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了。
周梦臣咳嗽了两声。
说道:“但是有一些事情要说到前面。
与鞑子通商,是何等重要。
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即便是我也是要受牵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