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反客为主(2/2)

鞑子经济结构特点让他们不能缺少大明的物资。

取物资的办法,要么是战争,要么是贸易。

而大明在经济体系之中的优势,有太多可以做手脚的地方了。

徐渭举的例子,就是管仲对付鲁国与楚国的手段。

鲁国多生产丝绸。

于是管仲以千金买之,鲁人人人织布,都不种粮食了。

结果忽然管仲不要了,鲁国经济顿时崩溃了。

对楚国也是同样的手段。

高价买楚国的鹿皮,然后一下子不要,让楚国库存大量鹿皮,结果没有粮食。

也是哀鸿遍野。

周梦臣心中更有很多经济战的案例。

要搞得鞑子不得不用战争解决问题。

简直是小菜一碟。

此刻周梦臣顿时豁然开朗。

只要他主持和议,将来负责与鞑子对接。

等他觉得大同准备好了,这边一动,就让鞑子不得不起兵南下,到时候是鞑子破盟,与周梦臣毫无关系。

周梦臣作为边臣,面对鞑子南下,自然有便宜行事,先斩后奏的权力。

他不过是在防御战中,一个不小心追得有一点远了,把青城给拿下来。

皇帝知道了,还真拿他怎么样吗?

一想到这里,周梦臣眼睛似乎在发光,嘴角带笑,说道:“徐先生之谋,鬼神难测。

估计辛爱将来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我这就进宫。

与陛下说这一件事情。”

徐渭说道:“大人您不向陛下服软,你是进不了宫。”

周梦臣说道:“那就有劳先生为我写一封奏疏吧,核心就两点,为马芳请封。

还有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天下虽大,列国有疆,苟能止干戈,岂在多杀伤?”

如果单单听周梦臣这番话,似乎是周梦臣转向一百八十度,一下子从一个必灭鞑子而后快的大臣,变成了一个和平爱好者。

这就是反客为主。

顺势而为,掌控了主动权。

剩下的剧本,周梦臣就有足够地发挥空间了。

徐阶更是深明周梦臣之意,二话不说,洋洋洒洒数千言。

从白登之役说起起,一直说到朔州之战,一边为马芳诸将请功,特别为马芳请伯爵。

另外对鞑子使臣到来这一件事情,发表了意见。

表示大明内忧外患,不是大动干戈之时,只是国威不可损,将士的鲜血不可白流,议和可以。

但是请朝廷记得当日北京城下之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