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见徐阶(1/2)

第八十六章 见徐阶 徐阶也在等周梦臣来见。

无他,徐阶其实也知道,他一定要帮周梦臣过关,原因很简单,谁都知道,周梦臣是徐阶的人。

即便不是徐阶的弟子,但是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却是瞒不过人的。

但是,徐阶对周梦臣也不满意。

无他,周梦臣很多事情都是自行其是。

根本没有如徐阶商量过。

他们到底谁是谁的后台。

徐阶觉得,周梦臣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徐阶甚至感觉,周梦臣有时间已经绑架他在边事上的立场。

徐阶对边事的立场也很简单。

内修里政,外却蛮夷。

细细品味,就是徐阶觉得,大明作为整体上有太多的问题了, 而边事就是一个很大的流血伤口,对于边事的支出,已经成为大明朝廷第一大项了,甚至还要侵吞其他正常财政款项。

所以,徐阶的内心之中, 内重于外。

正如他之前说的。

大明这样的朝廷,只要内里做好自己的事情,所有外敌都不成问题。

他对周梦臣寄托就是,一个防御者,北京大门的守门员。

只要将鞑子抵挡在内长城之外就行了。

整个宣大都可以当成缓冲区。

只要大明内修里政,钱粮渐广,到时候再谋恢复也不迟,反正大同,宣府很多雄城,是鞑子绝对打不下来的。

恢复的时候也很容易。

而有了周梦臣。

徐阶在很多事情,不得不违心给周梦臣说话,一次两次还行,这都多少次了。

周梦臣会惹事,徐阶其实不怕。

毕竟作为想要冲击大明首辅的人。

自然知道,天下人有不同的人才,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想法。

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用法。

周梦臣会惹事,会惹事的用法。

但是周梦臣与他不是一条心,这才最大的问题。

徐阶已经准备好,很很收拾一顿周梦臣。

让周梦臣吃疼之余,再向他徐阶靠拢,虽然也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糖果的老套路。

但是好用就行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却是他的好弟子张居正,将周梦臣带到他的身边。

这让徐阶很多话都说不出口了。

张居正在徐阶身边好几年了,徐阶对张居正越了解,越觉得自己这个弟子是一块璞玉,是足以托付大事的人。

徐阶内心深处,已经有将张居正作为托付后事的人选了。

徐阶心思最深沉缜密。

他虽然还没有道首辅位置上,已经为了首辅位置退下来做准备了。

当然了,徐阶准备的人手,不仅仅是一个人,不过是他最欣赏张居正而已。

正因为这个原因。

徐阶对张居正,就好像对眼珠子一般,保护得特别好。

三年庶吉士散馆之后,直接是编修。

而今太子就要成亲了。

徐阶正在运作张居正为太子的老师之一。

他不给周梦臣面子,也要给张居正面子。

于是,他见了周梦臣。

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说道:“周大人稀客啊。”

虽然没有多言,但是言语之中的不满之意,即便是一个傻子都听得出来。

周梦臣说道:“徐阁老,我一直想见徐阁老,有关系到朝廷国运的大事禀报。”

徐阶说道:“这我可不敢当,真有这样的事情,你应该向陛下报告才是。”

周梦臣说道:“此事,在朝廷之中唯有能与阁老商议。”

周梦臣不等徐阶反对,就对徐府的下人们说道:“你们都出去吧。”

这个举动让人看来,估计会觉得这里不是徐府,而是周府。

徐府的下人一动不动,就好像没有听见一般。

还是张居正给周梦臣打了圆场。

张居正在徐府的地位不一般,徐阶与自己的儿子有些间隙。

所以没有带自己的儿子在京师,张居正在徐府的地位,近乎少爷了。

徐府的下人敢不给周梦臣面子,但不敢不给张居正面子。

周梦臣也没有追究,等人都出去了。

房间里面只剩下周梦臣,徐阶,张居正之后。

周梦臣开始长篇大论了。

说道:“大人可曾知道礼部尚书霍公在嘉靖初年受命清理天下皇庄的时候,查过旧档。

洪武之初,天下田亩数在八百四十九万顷上下,而但到了弘治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四百多万顷了。

当时,霍公觉得朝廷是旧档年代久远,再加上有抄写窜脱之处,大抵是有误的。

但是而今我可以告诉大人,这是没有一点错误的。”

霍公韬,乃是嘉靖初年的名臣之一,也算是想夏言的前辈,可惜死的有一点早。

否下夏言的首辅就不可能当得那么安稳,根本不用严嵩出来制衡。

徐阶是嘉靖初年的进士,他中进士的时候,霍韬就是朝廷重臣。

但好歹是见过的,打过交代。

徐阶又在翰林院待过很长时间,这整理旧档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翰林院的事情。

被周梦臣隐隐约约一提,想起来觉得是有这一件事情。

不过他与霍韬的想法一样,觉得国初到弘治,虽然有兼并土地的情况,但绝对不至于侵吞一半有余。

定然是档案出错了。

毕竟古代这些机密档案都是靠手写的,有一个笔误也是很正常的。

此刻听周梦臣这么一说,他心中如何有一点想法了,说道:“你的意思是?”

周梦臣说道:“没错,在我看来,消失的四百万顷,就是卫所屯田,也就是说,太祖虽然说养兵百万不费一钱,其实他费了天下之半。

而今我们加的军费,其实在付出天下之半的基础之上,再次付出一次军费。

这才是朝廷为什么入不敷出的原因。”

“大同在案的屯田只有两万亩,但是我在大同清理出来的土地有五十万顷,当然了,其中很多都已经荒废了。

但是如此算来天下卫所有四百多万亩土地一点也不多。”

徐阶听了一击掌说道:“原来如此。”

很多事情都是一层窗户纸。

一捅就破。

但是不捅的话,就一直想不明白。

更不要说,大明田亩税收是一笔烂账,烂到不能算的账目。

有一件很典型的事情,徽州有一个县,有一个好事的人,算了一些下夏里的账目,他发现都同样是徽州府的县,为什么自己县比其他县多出来六千两的赋税,而且很没有名目。

不知道是为什么,反正是年年要交的。

这个较真的人。

就去查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